激励理论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建设滞后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2013-05-14 01:32:52张栋贤谢爱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4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辅导员思想

张栋贤,谢爱华

张栋贤,谢爱华/广东金融学院讲师,硕士(广东广州5105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然而,在市场经济机制下,辅导员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这严重影响着战斗力的发挥,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个体与群体访谈以及跟踪调查等方式,对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作了相关的研究。力求探讨如何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辅导员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问卷调查的概况

笔者选择了珠三角地区的八所不同性质的高校进行调查,八所高校分别是重点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一般院校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商学院、东莞理工学院,高职院校广东工程职业学院、番禺理工学院、佛山纺织学院。调查问卷共发出200份,回收193份,其中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为92.5%。

在调查对象中,性别方面,男性占56.4%,女性占43.6%;学历方面,13.4%为专科,58.6%为本科,19.5%为硕士,5.3%为博士;职称方面,24.6%未定级,42.2%为初级,22.6%为中级,5.8%为副高,1.9%为正高;工作年限方面,15.6%为“1-2年”,46.3%为“2-5年”,28.6%为“5-10年”,9.4%为“10 年以上”;年薪方面,29.8%为“1-3 万元”,46.7%为“3-5 万元”,19.8%为“5-8万元”,3.6%为“8万元以上”;在所学专业与工作吻合方面,18.6%为“吻合”,35.7%为“有些相近”,28.9%为“不吻合”,16.8%为“完全不吻合”。

(二)个体与群体访谈的概况

个体与群体访谈能从深层次上获得对目标群体的认识,捕捉不同特征的人在思想认识上的差异。

笔者在2007-2012年在广东省“优秀辅导员”、“学生工作先进个人”、“辅导员年度人物”获奖者中挑选了30名同志进行访谈。采用的访谈提纲见下表。

(1)您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吗?您认为学校目前的分配制度对您是否有较大的激励作用?

(2)您觉得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大吗?

(3)学校的考核制度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辅导员的工作努力程度与业绩?

(4)您觉得学校注重对辅导员的培训制度吗?

(5)您觉得学校重视对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吗?

(6)您赞成辅导员实行职业化吗?

(7)您觉得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政策、条件更能激励您做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跟踪调查的概况

跟踪调查是笔者通过电话交流的形式进行的,调查的对象是主动申请转岗的辅导员。这能从深层次把握到辅导员离岗流失的原因,表现如下。

二、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对工作待遇不够满意

对“您对现在的福利待遇感到满意吗”一题,26.3%选择满意,23.6%选择比较满意,19.8%选择不满意,高达30.3%选择非常不满意。可见,“不满意”的比例远远高于“满意”的比例。而“您认为获得的薪酬待遇与职责及工作量的相称程度”一题,38.6%选择“很不符合”,25.3%选择“不符合”,22.8%选择“基本符合”,13.2%选择“很符合”;“贵校有实行辅导员岗位津贴吗?”的一题,28.8%回答有,35.9%回答没有,18.6%回答不清楚,16.7%回答无所谓。这表明在很大程度上辅导员在工资待遇上没有体现其工作的重要性。

(二)辅导员对评价和考核制度不够满意

对 “您对现在的考核制度是否满意”一题,24.9%认为不满意,28.4%认为非常不满意,25.5%认为比较不满意,只有21.2%认为满意;而对于“您对评价辅导员工作的制度是否感到满意”,28.6%认为不满意,32.%认为非常不满意,25.3%认为比较不满意,而只有13.8%认为满意。调查显示相当部分的高校在辅导员的培养、培训以及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是有所欠缺的,可见,需加强队伍的制度建设,为辅导员队伍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

(三)辅导员对业务培训机制不够满意

在对“学校为您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多吗?”调查中,20.5%认为非常多,18.4%认为比较多,23.4%认为一般,18.6%认为比较少,19.1%认为非常少。而对于“贵校是否制定了有周密详细的培养、培训项目及实施计划?”一题,33.6%认为很不符合,34.8%认为不符合,20.3%认为基本符合,11.3%认为很符合。结果显示,辅导员的业务培训机制不完善,这也是造成辅导员的思想政治专业理论、职业技能难得到系统化培养和针对性提高,是严重阻碍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

(四)辅导员对职业发展前景不满意

在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前景的总体调查中,11.8%认为非常乐观,27.5%认为一般乐观,36.9%认为不容乐观,23.8%认为无所谓。而对“您认为影响工作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题中,高达20.8%认为工作没有成就感,32.4%认为个人发展没有前途感,16.9%认为物质待遇较低,8.6%认为事务性事情多,21.3%认为缺乏职业能力培训。在对“您认为那些因素会最影响工作的积极性?”,38.6%认为“工作成就感”,18.3%认为“工作条件”,22.8%认为“工资福利”,20.3%认为“发展前途”。这折射出辅导员自身满意度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辅导员的热情和投入的状态。

三、当前辅导员激励机制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辅导员的收入与工作强度、难度不够对称

当前,很多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科研者的收入水平,但薪酬内容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仍存在。辅导员工作常常是事无巨细,需花较多的时间、精力去做,然而,与其他专业老师相比,却有许多劣势,诸如在职称、职级有明显的差距。辅导员的晋升途径主要是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称,目前辅导员的最高行政级别很多高校是科级(部分高校有实施副处级辅导员制度),特别优秀的提升为院系党总支副书记,但副书记职位需要较长时间才会有空缺。而专业技术职称对授课、发表论文等有十分严格的硬指标。辅导员平时繁重的事务工作,使得在教学、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发表方面没有优势,所以在职称评定时处于劣势。在职称、职级评定中处于劣势的辅导员在待遇方面相对偏低,在另外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又高,这一高一低反差太大,造成了辅导员心理失衡。

(二)辅导员的评价和考核制度不够科学

辅导员的育人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难以量化的工作,因此导致对工作绩效的考评往往以定性为主,很少也很难去量化。所以,一些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的辅导员,往往与一些工作实绩平平的辅导员,在职称、待遇上没有任何的区别;另外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实效性不能立马反映,也有可能导致“做多做少一个样”。学校习惯把学生问题与辅导员工作联系起来,思想问题、学风问题、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都与辅导员的工作直接挂钩,长此以往辅导员养成了求稳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缺乏了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在调查中,较多辅导员把“没事就是本事,平安就是心安”看成是对自身工作的评价。

(三)辅导员的业务培训机制不完善

辅导员一般都是从硕士研究生(部分是本科生)中选拔出来,他们都是学生时代的优秀党员、学生干部,政治素质较好,实践能力较强。但是,他们常感到无法承担学生工作。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方面部分辅导员未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培训,其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一方面,由于部分辅导员受到专业的限制,还不完全具备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咨询、辅导等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力不从心;再一方面,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辅导员长期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时间给自己“充电”,这就使得他们的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对新知识利用少,重经验轻创新。为此,他们急需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

(四)辅导员缺乏自身满意度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激发积极性,我们还要考虑如何使辅导员的工作更有内在意义和挑战性,给辅导员自身带来一种自我价值实现感的成就感。目前,高校激励机制重点体现在报酬上,表面上看来,人力资本的投入与回报得到了平衡,但从实际效果看,还有一部分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主要是忽视了对辅导员主体自我满意度的关注。辅导员主体并非为单纯的经济人,他们更关注工作自身价值的体现。工作满意度与报酬的高低相关,与工作价值也同样相关,要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绩效,除了加大报酬力度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建设尚存在滞后的状况,这需要高校在思想上加强对辅导员激励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措施上加强辅导员激励机制建设有效性的研究,在制度上加强辅导员激励机制建设规划化的制定。

[1]李东,孙海涛.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辅导员激励管理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2]彭庆红,张瑜.试论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75-77

[3]罗涤.试论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的建设[J].世纪桥,2007,(1):100-101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辅导员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1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29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