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传来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政府 淄博 255100
笔者与阎先公陶瓷艺术大师(右)在研究淄川古陶瓷攵化
在山东淄川博物馆二楼的澹庐展室,珍藏着几百件淄博古窑生产的瓷器,它几乎涵盖了淄博历史上所有的窑口,时代跨越一千多年!当我们有机缘亲眼观赏到这些曾长眠于地下而又横空出世的一件件精美绝伦、隽秀高雅的瓷器艺术品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赞美和感谢我们的祖先,是他们用鬼斧神工般精湛的技艺,在泥与火中创造岀了这些傲世千年的光辉灿烂的陶瓷文化瑰宝。在这些浩繁瑰丽的古陶瓷中,藏有108件形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唐、宋、金各时期的瓷龟。它们被整齐的排列在一个大展厨中,就象一个等待检阅的龟兵方阵,既威严壮观,又憨态可掬。使人产生无穷的乐趣和不尽的遐思。
(龟)字
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爬行动物,它性情温和,动作迟缓,耐渴耐饿,生命力极强。被认为是介虫之长。中华民族的龟崇拜,源远流长,由此积淀而成的龟文化蔚蔚壮观。自古以来,龟就是通神的灵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极为神秘的意义。黄帝氏族,号为轩辕氏。轩辕,乃天鼋之音转。鼋,即鳖,龟属。《楚辞·河伯》注云:“鼋,大龟也。”天鼋氏就是以龟为图腾的氏族。从考古出土资料看,中国人对龟的崇拜,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原始时代。在属於新石器时代的一些文化遗址如山东大汶口、河南贾湖、浙江河姆渡等墓葬中,都曾先后发现龟崇拜的遗存。在安徽凌家滩遗址中,还出土弥足珍贵的玉龟实物。据专家考证,这种玉龟是作用祭祀功用的。古人为什么选用龟来祭礼呢?《礼记·礼运》提供了破解的密码:“麟体信厚,凤知治礼,龟兆吉凶,龙能变化。”所谓“兆吉凶”,是说龟具有能掌握未来的非凡智慧。龟背“上隆象天”,腹甲“下平法地”,龟甲图案是星宿或五行八卦二十四节气的象征。能“知天之道,明于上古”、“先知利害,察于祸福”。国之兴亡,王者之疑虑,均可凭着龟的灵性,通过占卜的形式来解决;所以在夏商周时期,用龟占卜遂成一个文化现象。
商代既是龟卜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系统卜法的形成时期。商人占卜都要把卜事记录下来并书契於龟甲。我们熟知的甲骨文就是刻在乌龟的板甲上的文字。西周是龟卜文化继续发展时期,龟卜既为大事,周代诸王“灼龟观兆”,以决诸疑,决不亚於殷商。《尚书·大诰》云:“宁王遗我大宝龟,昭天明即命”宁王即周文王,他留给后人的是传达天意,象征国家安危的大宝龟,只有在国家危难之时,才可以动用宝龟来占卜。春秋时期是龟卜大普及的时代,上至天子,下至诸侯,卿大夫以至於家臣,无不用卜。在此之前,龟卜一直为天子王室垄断,诸侯当中只有个别有功的大臣有幸得到天子的恩准,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龟卜。不过,龟卜在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大普及以后,人们对天命神权的龟卜观念开始产生动摇,这直接导致了龟卜文化的衰退。
古瓷龟
古瓷龟
夏商周盛行的龟卜现象到汉代已非常少见,人们预测吉凶祸福,不一定非用龟卜不可,但乌龟作为祥瑞之物,依然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从战国始,阴阳五行学说兴起,它最早把宇宙物质概括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龟不但代表着元素中的“水”,还表示着颜色中的“黑”,占据着方位上的“北”, 四季中的冬,象征着品德中的“智”。古人把星星划分为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分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为“四灵”或“四神”(见《礼记·礼运》),而玄武就是乌龟,是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的总称。在汉代铜镜及画像石中,玄武是常被表现的对象。玄武的形象为龟或龟蛇结合体,是人们认为龟只雌无雄,龟要繁衍后代,只能与雄蛇相配。《埤雅》中说:“广肩无雄,与蛇为匹,故龟与蛇合,谓之玄武。”宋洪兴祖《补注》云:“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礼记·曲礼上》曰:“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孙颖达疏:“玄武,龟也。”战国时,大将之旗以龟为饰,名为“龟旗”:汉时,列侯、丞相、大将军的印纽都刻成龟形,名日“龟纽”;汉武帝时,曾铸造龟文之币,名为“龟币”;北魏孝明帝时,还曾把年号改为“神龟”三年,以资自誉。唐武则天时,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佩戴一种龟形袋子,名为“龟袋”,龟袋上分别饰有金、银、铜三种金属,以区分官员品级的高低。 将传统的调兵遣将的虎符改为“龟符”,北方边陲的都护府改名为“龟林府”。因为金龟是高官的官印,所以女子的丈夫位居高官,就称之为“金龟婿”。 罢官时被称为“解龟”。
在流传下来的许多文献古籍中,对龟长寿的美誉更是枚不胜举。《淮南子》说:“龟之千岁。”《论衡》说:“龟三百岁大如钱,游华叶上,三千岁则青边有距。”任肪《述异记》说:“龟一千年生毛,五千岁谓之神龟,寿万年曰灵龟。”都盛赞乌龟为长寿之物。中国道家在学习乌龟方面是最成功的。“清静无为,修身养性”是道家崇尚的目标,而乌龟是这方面的典范。一般动物都靠饮食维持生命,而龟则不吃不喝,靠调气也可以生存。道家发现乌龟这些习性后就创造了独特的养生法。故道家养生,讲求“气”,认为“气”是万物生成的根源,也是生命之源。道家气功,即有龟息之法。“龟息”,就是说练气功时,要象乌龟那样缓缓地呼气。《云笈七签》五八云:“精气充溢,不饥不渴,龟龙胎息,绵绵长存。”《抱朴子·对俗》云:“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导引以增年。”所谓“龟息”,“龟鹤导引”都是指仿效乌龟行气的。道家的辟谷功也是模仿龟行事的,并有一专门术语“龟肠”。所谓“龟肠”,是说人们的肚肠要尽量像乌龟那么空着,这样才能长寿。人们常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可见不仅是它生命的连绵不绝,它所赋予历史的文化也博大深远。
在中国民间,亦常以“龟龄鹤寿”、“龟鹤之年”、“龟鹤遐龄”等成语寓意长寿。传统吉祥图案也有“龟鹤齐龄”、“龟龙麟凤”、“龟年鹤寿”等。为追求长寿,古老的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共同心理:效龟之行,借龟之名,托龟之庇,同龟齐年,以龟颂人。60岁——花甲,是为长寿,而百岁以上统称为“龟龄”,以龟龄作为人生最高追求。现在南方一些地方的人过60岁以上生日还简称“作龟” 。
在古人诗文中,也往往将龟与寿联系在一起,寄寓美好。如唐人白居易诗《效陶潜体》中有“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句,李商隐《祭张书记文》中有“神道甚微,天理根究,桂蠹兰败,龟年鹤寿”句。魏武帝曹操的《龟虽寿》,更是中国古文学借龟言志的典范之作。宋真宗命儒臣修撰一部君臣迹册,则题命为“册府元龟” 。
正因为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所以古人多有以龟为名者:周时宋国有公子围龟、楚国有斗韦龟,汉代有京兆尹陈龟。唐朝有名望叫李龟年的就有三位:一是唐太宗的十四子专王李龟年,另一位是曾任京兆司户参军的李龟年,再就是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的好友乐工李龟年。还有进士张仁龟、农学家陆龟蒙等等;古人还认为龟为天地中精物,不但灵且寿,藏之更是大吉祥,能守土保疆安社稷,所以《礼器》云:“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史记·龟策列传》谓:“龟者,是天下之宝也,先得此龟者为天子,且十言十当,十战十胜……王能宝之,诸侯尽服。王勿遣也,以安社稷。”又言“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 受这些思想的影响, 民间什物中龟的造型很多,如龟砚、龟枕、龟纹砖、龟床等。另民间又有“怀龟骸求聪敏”之俗,以为“龟骸环裳,子孙聪明,取龟骸左环而带之,子孙吉祥” , 因而模制或捏制的儿童玩具瓷龟大量出现。淄博窑出土的这些数量众多古瓷龟,应该就是这些习俗的最好见证。
古瓷龟背面
古瓷龟模
但是後来,乌龟几乎从宝座上跌落,被编入了骂人辞典(如乌龟王八蛋、龟孙子等),成为人们最瞧不起的动物之一。与龟崇拜文化观念格格不入的是,到现在还经常能听到有人用“乌龟”或“王八”来骂人。看来“王八”或者“乌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极其丑陋卑贱的了,其形不堪入目,其事不堪入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关于“王八”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往曾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如有人根据《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的记载,说“王八”指的是五代十国时的前蜀主王建。因为王建年轻时乃是个无赖之徒,专门从事偷驴、宰牛、贩卖私盐的勾当,王建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所以和他同乡里的人都叫他“贼王八”。另一种说是,“王八”即“忘八”的谐音,是指忘记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种品德的人(见赵翼《陔余丛考》)。以上两种说法虽然都不无道理,但所说的“王八”均非民间所忌讳的“王八”。民间所忌讳的“王八”,指的就是乌龟。因为“王八”即乌龟的别名。(民间俗称乌龟为“王八”)为什么乌龟又叫王八呢?这只要读一读《史记·龟策传》就明白了。在这篇由西汉史学家褚少孙增补的《龟策传》中,作者根据远古时代三王、五帝以“神龟”和蓍草卜筮的传说,将“神龟”分为八种。每一种都有一个名称,第八种名为“王龟‘,于是,后人便将这列在第八位的“王龟”简称为“王八”。久而久之,“王八”也就成了乌龟的别名,人们也常将乌龟与王八放在一起连用。如明代郭勋编的《雍熙乐府》中有一首《叨叨令兼折桂令》,就将“龟儿”和“王八”连在一块,用来指同一种人:“虾儿腰,龟儿辈,玉连环系不起香罗带;脊儿高,绞儿细,绿茸毛生就的王八盖。”
那么,这样一种曾被人崇拜,又被人作践的两种完全不同褒贬含义的文化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有人认为应从元代开始,因为元代是蒙古族政权,草原游牧民族不崇龟。证据就是元代一位叫陶宗仪的文人在录《败家子孙诗》中说:“兴废从来固有之……宅眷皆为撑目兔, 舍人总作缩头龟。”在诗后,陶氏又作补充说明:“夫兔撑目望月而孕,则妇女不夫而妊也,妻有外遇,兔喻其夫。”故骂人“缩头龟”、“龟孙子”、“兔崽子”等,皆指妻有外遇或其母行娼乱伦野合而生的杂种,说明这种贬龟的文化现象在元代已经很盛行了。
从龟身上所反映出的这种不同文化内涵,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也表现出了中国汉字文化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
现代科学证实,龟确实为长寿之物。如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里,存有一龟标本,该龟甲上刻有“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的字样,由此可以推算出,这只龟到1972年被捕获时至少已活了132年。龟之所以长寿,源于其独特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龟有一副坚硬的甲壳,使其头、腹、四肢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免受伤害:龟颈可以伸缩自如,既可伸颈吞气,也可缩颈于壳以避险情;龟肺可贮大量空气,呼吸缓慢,因而体能消耗极少等。在现代人看来,乌龟跑得慢,但有恒心,有耐力,谦虚谨慎,有时能跑过骄傲自大的兔子,所以,一个小小的童话《龟兔赛跑》,就弘扬出乌龟身上的这种精神,从而产生广泛的教育意义,在一个时期甚至比孔子的《论语》还有影响,现代中国的每个儿童都听过这个故事,都多多少少地向小乌龟学习过。历史延至今天,龟仍然循着它的自然轨迹在代代繁衍,在它的背后却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足可歆享的文化财富。除却历史的虚枉之后,龟文化应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文化奇葩。
遐思过后,重新审视这些寿命早已超过千年而现在仍然活灵活现的淄博窑诸多古瓷龟,我们又会萌发出什么样的新的思古幽情呢?
淄川博物馆古窑瓷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