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3-05-12 06:54刘书瀚席芳沁刘立霞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生产性价值链服务业

刘书瀚,席芳沁,刘立霞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134)

在生产和贸易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价值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分置和重组,国际分工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作为“世界工厂”,我国产业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发达国家牢牢控制了价值链的高端,而将我国锁定在了价值链的低端。如何实现价值链的攀升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与制造业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我国价值链攀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国现处于十二五时期,这一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研究我国及区域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这种影响以及区域差异,从而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基于全球价值链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关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江静、刘志彪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崔鑫认为影响产业升级的关键变量在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路径选择,只有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并形成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的良好循环机制,才能使我国制造业全面升级。[2]路艳红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价值链高端环节,改善价值链结构,促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从OEM向OBM转化。[3]王家宝、陈继祥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了颠覆性创新与后发企业竞争优势构筑的关系,强调了在后发企业利用颠覆性创新培育其获取竞争优势的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所起的不同作用。[4]魏作磊、麦小涛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了珠三角APS和制造业的产业互动并与典型发达国家进行对比。[5]张益丰、孙治宇认为通过有效发展GVC高端的先进生产者服务业(APS)与先进制造业的联动机制,创建有效嵌入全球价值链与引领国内价值链体系的高端产业,促进高端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形成区域内有效集聚,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全面转型,是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并最终形成地区经济极化效应与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途径。[6]

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均揭示了全球价值链下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可以实现价值链下制造业的升级。但是从研究方法来看,这些研究忽视了对不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分析,尤其是缺少对区域划分的实证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别较大,同时不同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效果不同。从区域和行业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研究能够得到更具针对性的结果。

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分行业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区别以及现阶段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差别。

1 研究方法及数据的选取

1.1 模型选择

本文首先对全国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业和软件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然后,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区域间差别比较。

为了减少数据的异方差和波动性,分别对制造业升级程度M、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PS、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业发展水平T、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发展水平W、金融业发展水平F和软件业发展水平S取自然对数。

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先进行F检验,得到概率均小于0.05,推翻建立混合模型的假设,因此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同时,在进行Hausman检验时,P>0.05,接受原假设,即相对于个体固定效应而言,应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综上,本文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εit表示随机干扰项,ci表示未观测到的个体效应,β、β1、β2、β3和 β4分别表示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软件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系数。

1.2 变量及数据的选取

对制造业升级程度的衡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指标的出现。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制造业升级实际表现为价值链上附加值的增加,制造业总附加值的增加可以用利税额来表示,同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将用工业利税额来反映制造业升级的程度。

生产性服务业和各行业发展水平由生产性服务业和各行业增加值来反映。增加值指生产过程中产出超过投入的价值,能有效反映出生产性服务业在价值链上的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口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业和软件业。

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1)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04—2010)。

东中西部的划分依据200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标准,由于西藏和青海软件业增加值数据不可得,本文统计的西部地区不包括这两个地区。

2 回归结果及分析

2.1 全国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文首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与工业利税额进行回归,然后再分行业与工业利税额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计量结果

从计量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价值链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有着积极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制造业附加值增加1.06个单位。从分行业来看,各个行业对制造业升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中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较为显著,而软件业和金融业虽然对制造业升级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作用相对较小。近几年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大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覆盖面积,同时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快速成长,物流的速度和覆盖范围都有了极大提高,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软件业和金融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反映出我国软件业和金融业还没有充分发挥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相对很多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软件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依赖性较强,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行业内部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对于软件业和金融业发展产生了一定制约。

2.2 分区域回归结果及分析

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与工业利税额进行回归,并对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进行回归,分区域计量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到,就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而言,西部地区这种作用最为显著,东部地区作用略小,中部最小。原因可能是由于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每增加一单位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较大,而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较为高级,对于制造业升级促进作用较强。

表2 分区域计量结果

对西部地区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主要来自于软件业,其他生产性服务产业的作用不显著,这可能和西部地区这些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有关。

就中部地区而言,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制造业升级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同样,从东、中、西部的计量分析结果看到,中部地区是唯一一个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对制造业升级作用显著的地区,中部地区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优势。此外,软件业也对制造业升级存在积极的作用。

就东部地区而言,除了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作用不显著外,其他生产性服务行业都对制造业升级存在显著作用,表明相对于其他两个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均衡,同时,由于东部地区制造业相对发达,升级的潜力相比中部、西部地区较小,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对中西部而言,东部地区各行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更为显著,说明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开始发挥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相对滞后,这种促进作用还不显著,这也与区域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状况相吻合。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价值链的角度看,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位于“微笑曲线”的两端,影响着制造业的升级。价值链下,制造业升级主要体现在制造业附加值的增加和效率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从制造业生产流程出发,生产性服务作为要素投入,本身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更是可以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同时,生产性服务可以通过参与生产、营销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制造业效率。[7]二是从产业角度出发,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分工和迂回生产的产物,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离,使得制造业更加专注于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部门,将不具优势的服务业外包出去,而从制造业剥离出去的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地形成规模经济,这种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1]两者通过其关系网络,形成良性互动。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自主研发设计与创新能力、增进专业分工程度、扩大产品差异化程度等途径影响制造业升级。[8]知识含量更高、附加值更大、创新能力更强、技术和资本更密集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显著的产业带动效应,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知识、技术、设计、信息、管理等关键性生产要素,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其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升级。

价值链下制造业升级包括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一般情况下产业升级遵循工艺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到产业功能升级最后到链条升级。[9]价值链上游企业通常通过垄断专利技术和产业标准来维系其在价值链中的位置,阻碍其他企业进入,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决定了这种垄断势力。演化经济学家认为产业升级存在正反馈和路径依赖现象,因此通过提升专利、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能力,同时强化品牌和渠道建设,能够有效实现产业链的价值增值。[10]制造业升级决定了需要更高端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时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高附加服务,提升制造业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11]技术依赖和市场隔离导致制造企业升级困难,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作为升级的驱动力,能够为制造业升级提供突破口。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方式为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虽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显然并不能单纯依赖企业,应该协同科研机构、政府等部门,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金融创新能有效改善信贷结构引导制造企业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优质多样的金融服务,为高技术型等价值链高端制造业提供金融保障。[12]天津市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开展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健全金融机构功能,创新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设立产权交易市场,完善金融市场服务功能,构建滨海新区现代金融体系和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为制造业升级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13]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制造业在经济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制造业具有总量大、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差等特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存在市场开放度低、结构不合理、投入不足、创新不足等问题。这种产业结构,会导致生产要素向制造业集中,生产性服务业所获得的投入和发展不足,反过来又会制约制造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进一步会恶化产业发展环境,制约产业的升级和产业价值链的攀升。[14]我国要想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必须认识到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产业链攀升中的作用,加大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协调区域发展,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级生产性服务业。[5]

本文基于价值链,从行业和区域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有积极的影响,我国要想通过增加制造业附加值,从全球价值链低端位置提高到高端位置,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一途径来实现。

区域范围内,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业的发展缩短了工业产品交易的时间,提高了交易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根据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远远落后,而作为人口最密集的东部地区,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运输装备和技术的落后阻碍了运输效率的提高,政企不分严重制约行业发展。因此作为政府而言,应认识到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明确交通运输邮政通讯业存在的不足,合理引导相关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同时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逐步减少政府的直接投资,充分发挥市场效率。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可以通过交易增加制造业的附加值,中部地区政府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批发零售业的布局,加强技术创新,重视城乡协调发展,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软件业具有能耗少、投入低、高效益、高产出、运输量低等特点,对于空间和资源的依赖性低,比较适合于西部的现状,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建立软件园区,引进软件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措施,来发展软件业,进而促进制造业的升级。

[1] 江静,刘志彪.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南方经济,2009(10):36 -44.

[2] 崔鑫.嵌入全球价值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分析与对策研究[J].前沿,2009(5):53 -56.

[3] 路艳红.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基于产业互动、融合的视角[J].财贸经济,2009(9):126-131.

[4] 王家宝,陈继祥.颠覆性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后发企业竞争优势[J].科学学研究,2010,28(3):444 -448.

[5] 魏作磊,麦小涛.珠三角制造业与APS产业互动的特点及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11,27(6):53 -57.

[6] 张益丰,孙治宇.高端产业市场性质与集聚形态研究——一个数理分析框架[J].软科学,2011,25(7):56 -60.

[7] Joseph F,Julia W.Producer Services,Manufacturing Linkages,and Trade[J].Journal of Industry,Competition and Trade,2008,8(3):199 -230.

[8] 高传胜.中国生产者服务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1):44 -50.

[9]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5):38-46.

[10]崔鑫.嵌入全球价值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分析与对策研究[J].前沿,2009(5):53-56.

[11]赵小,芮明杰.上海以高新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2):63-76.

[12]岳毅.我国产业优化升级与商业银行服务创新[J].中国金融,2010(1):31-33.

[13]郭庆平.站在新起点上推进天津滨海新区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07(10):15-16.

[14]郑凯捷.分工与产业结构发展——从制造经济到服务经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生产性价值链服务业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中国制造”:助力“一带一路”价值链的提升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