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全面推进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吴永平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3-05-11 09:04
山西煤炭 2013年4期
关键词:矿井煤炭全省

2012年年末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科学部署了做强做大我省煤炭工业的战略方向、目标要求和工作举措。今年年初召开的山西省十二届人代会,就煤炭工业转型跨越进一步提出了改革方略和路径取向。我们这次会议就是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全面推进我省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

一、201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百万煤炭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迎难而上、负重前行、拼搏奋斗,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从发展方向上:确立了高标准、高科技、高管理、高端化、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益、现代文明的“七高一文明”发展新模式,指引了山西煤炭的新航向。

从发展理念上:创立了“安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大于一切”的新理念,“文化引领、制度先行、理念统一、执行有力、落实到位”的新思路,“居安思安、科技兴安、管理强安、文化创安、打造久安”的新观念,形成“三新”安全发展理论体系,构筑了山西煤矿安全发展的坚强保障。

从发展路径上:确定了山西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建立了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全面实施煤炭转型发展,形成了山西煤炭强劲发展的新引擎。

从发展成效上:煤炭经济平稳发展,支撑了全省经济建设。煤炭产量91 333.06万吨,同比增加4 100.64万吨,增长4.7%;出省销量58 200.75万吨,同比增加71.42万吨,增长0.12%;销售收入11 870.18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同比增加3 494.60亿元,增长41.72%;上缴税费1 313亿元,同比增加102亿元,增长8.41%;煤炭工业增加值3 711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省GDP的31%。煤炭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为56.6%,拉动工业经济增长6.7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突出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

(一)高标准管理煤炭行业有了新开端

第一次把建设煤炭标准体系作为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走出了高标准管理煤炭行业的一条新路。一是在全国首次建立了煤炭工业发展标准体系。出台颁布《煤矿办矿企业标准》、《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煤矿管理标准》、《煤矿建设标准》、《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六个新标准,配套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文件,形成了系统性、科学性的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炭工业发展标准体系,开创了我省煤矿标准建设的新里程。二是分解落实责任。对标准的贯彻落实责任进行分解,开展办矿企业等级评定工作,审查办矿企业资料114家。三是全面推行实施。省煤炭工业厅举办专题培训班,各市、各集团公司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标、贯标、达标”活动。吕梁组织市、县两级煤炭部门、企业负责人进行新标准培训;长治转发印发5 200册新标准;同煤集团编制学习贯彻落实新标准考试300题;晋煤集团明确不同类型矿井落实新标准的重点等。通过这些措施,全省形成了上下齐动、全力推进的浓厚氛围。特别是一批地方煤矿,在去年现场会后,全力实施标准管理,执行落实有力,矿井建设、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矿区面貌、职工生活大为改善,为标准管理做出了榜样。

(二)高科技建设现代化矿井进入新时期

全行业以实施新标准为突破,梯次推进煤矿基本建设和现代化发展。一是现代化矿井建设强力推进。召开全省现代化矿井建设暨煤炭基本建设工作会,全面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系统工程。全省现有500到1 000万吨的矿井33座,产能1.99亿吨/年;1 000万吨及以上的矿井14座,产能1.85亿吨/年。二是煤矿基本建设顺利推进。坚持“稳健有序、规范达标”原则,全省完成煤炭固定资产投资1 802亿元,同比增加382亿元,增长26.9%。其中:煤矿项目完成1 228亿元,同比增加263亿元,增长27.3%;全行业3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998.1亿元,完成233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190.9亿元的122%;审批初步设计755座、开工报告710座,分别占应批总数的96.79%和91.03%;建成矿井124座,其中61座完成竣工验收,形成产能6 180万吨/年,63座进入联合试运转。三是“两化”融合工程稳步推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制定评估考核体系,有48座煤矿开展了试点,成效显著。

(三)高要求监管煤矿安全步入新阶段

2012年是我省资源整合后矿井建设任务最重、安全形势压力最大、集中整治时间最长、上下互动给力最强的一年。全行业坚持“三新”安全发展新理念,推动安全生产取得了事故起数“总体下降”,一般事故“总体减少”,重特大事故“总体稳定”的好成绩。全省煤矿累计发生事故39起,死亡83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15起,下降27.78%;百万吨死亡率0.091,实现了“双零”目标,比全国低0.283,为全省经济建设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一是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更加强化。强势开展了三次“百日煤矿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召开了13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特别是出台了“五项十五条”坚决措施和“八条”强力规定,确保了重大时节和特殊时段的安全生产。第一次出动人员14 816人次,督查检查整合矿井922座,排查出安全隐患 16 160条,停产停建整顿143座次,罚款1 713万元;第二次在全省所有煤矿全部自查的基础上,省级督查组督查矿井279座,查出隐患5 166条,责令21座关闭生产系统、吊证22座、停产停建整顿157座;第三次目前正在深入推进。

三次全省性的专项行动,部署精心周密,上下协调互动,检查动真碰硬,声势大、规模大、力度大、震慑力强,社会影响大,整治效果好,为确保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和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两个主体责任落实机制更加完善。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煤矿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实施方案》,严格履行政府监管、企业生产两个主体责任,严格考核煤矿“六大员”和安全监管“五人小组”的履职情况,清退不合格“五人小组”监管人员20名。

三是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治瓦斯、摸清水”,召开全省瓦斯突出矿井专项整治会议,出台瓦斯防治八项规定。制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实施细则,建立高瓦斯、突出矿井准入制度。对全省1 014座矿井进行了防治水专项检查,查出问题及隐患738条,逐一进行了整改。

四是标准化工程建设更加严格。召开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会议,按照新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积极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全省共建成259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

五是“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更加深入。全省共出动人员44 516人次,检查煤矿4 826矿次,责令整改、限期整改及停止非法违法行为418起,责令停产、停业、停建394家,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3 765起。特别是各级煤炭执法纠察队伍,采取突查、夜查、暗查、抽查等方法,出动2.8万人次,下达1.2万份执法文书,煤矿生产秩序进一步规范。

(四)高端化推进煤炭转型发展取得新进展

全行业非煤项目投资574亿元,同比增加119亿元,增长26%;非煤收入7 028亿元,同比增加3 032亿元,增长75.87%,占全省煤炭销售总收入的59.21%,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特征的煤炭转型发展步入快车道,省人大常委会测评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满意度为100%。

一是构建煤炭工业转型综改试验高端框架。编制了《转型综改试验煤炭工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2)》、《转型综改试验区煤炭工业实施方案(2012 - 2015)》,建立了全行业转型标杆项目储备库,筛选了108个高端化、科技化、潜质化转型标杆项目,加快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全省煤炭工业转型综改试验框架。其中,同煤集团40亿立方米煤制气、焦煤集团60万吨/年烯烃、阳煤集团化工新材料园区、潞安集团煤基多联产园区、晋煤集团100亿立方米煤层气抽采利用等一批综改试验和转型标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二是积极打造煤炭循环多元产业链条。煤电一体化、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煤机(制造)化“五化”产业链条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

(五)高质量建设煤炭科教人才体系得到新推进

全行业全力推进科教兴煤体系建设,煤炭科技进步、人才队伍培养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省厅出台《进一步加强全省煤炭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全省煤炭科研项目有68项通过省级鉴定,有28项荣获国家级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有3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煤炭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

二是培训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省厅组织培训各类从业人员15万人,省属煤炭院校输送煤炭人才1.3万人,各市、各集团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提高了教育培训质量。

三是劳动用工管理进一步完善。开展了煤矿劳动用工执法大检查,召开全省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作座谈会,推进变招工为招生。全省煤矿新招从业人员3.68万人,其中变招工为招生1.36万人,占36.9%,从源头上提升了能力素质。

(六)高效益发展煤炭经济取得新成效

全行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煤炭市场形势,按照“定量、稳价、提效”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调控产能,科学组织生产;建立了“一日一了解、一旬一分析、一月一总结”的煤炭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和市场研判机制,及时把握煤炭市场供求变化,及时协调解决倾向性、突出性问题;加强省内煤炭企业的合作,实施“抱团经营”策略;加强煤炭企业与电力用户的沟通合作,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煤炭销售票制度,完成全省1 281户洗储煤企业和铁路查验回收联网建设工作;为全省812万户低收入农户供应冬季取暖用煤846万吨,省委、省政府支农惠农的政策落到实处。

(七)煤炭行业现代文明发展跃上新台阶

综合生态矿区建设成效显著。全省煤炭系统造林3.98万亩,绿化面积370万m2;全省煤炭企业在岗职工平均收入增长10%以上,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全行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59.35万人,井下职工意外伤害参保人数达40万人。全行业有11个煤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潞安集团6座煤矿、晋煤集团6座煤矿荣获“中国最美矿山”称号。

创新党的建设和“三型”机关建设。提炼了“忠厚吃苦、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卓越至上”的山西煤炭精神,召开了劳模大会,开展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创先争优、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学习活动;开展了 “三风”教育整顿活动,促进了“三型”机关建设,干部队伍素质得到大幅提高;开展了“抓转型、谋发展、听意见”深入调研,开展了“带公章下基层”活动,送文件证照、送政策法律、送技术标准到基层和企业,审核通过67座矿井的产能核定,批复能力比证载能力净增3 704万吨/年;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基层企业反映煤炭厅真正成为煤炭人温暖的家。

一年来,围绕如何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谋,如何引领全省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如何为基层企业服务,如何建设“三型”机关等重点,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深切地体会到:一是必须确立科学发展方略,以资源为本、市场为先,以“七高一文明”为发展新模式,才能引领煤炭转型跨越发展;二是必须创新管理理念,以“六个新标准”推进煤炭行业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发展,才能增强山西煤炭引领力和话语权;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行业一盘棋,上下给力,协调互动,才能共同推动安全发展;四是必须实施煤炭高端转型,以抓转型开拓发展空间,以抓转型倍增经济效益,才能率先走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五是必须坚持科教兴煤,建设现代新型煤炭产业大军,才能提升煤炭整体发展硬实力;六是必须坚持文化引领,弘扬“山西煤炭精神”,激励、感召、凝聚山西煤炭人,才能促进山西煤炭现代文明进步。

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行业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煤炭厅党组,向始终关心支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向辛勤工作在煤炭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煤炭行业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方式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从业人员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行业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把握能源发展宏观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煤炭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方向,省“两会”描绘了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新蓝图。全省煤炭行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山西煤炭实际,深入分析面临的新挑战、新形势、新要求,谋划好我省煤炭工业发展的新任务。

第一,国际能源资源长期偏紧,供需面临新挑战

受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双重影响,煤炭、石油等化石资源生产开发强度减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受技术限制;发达国家长期形成的能源资源高消耗模式没有改变,占世界人口18%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消耗了世界45%的能源;新兴发展中国家对能源产生新的巨大需求,今后10年新增需求将占全球增量的85%以上。因此,全球能源供需总量将呈长期偏紧态势,资源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第二,我国能源资源相对匮乏,改革面临新形势

我国煤、油、气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7.7%,但人均能源消费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能源对外依存度加大。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过快上升,2012年达到58.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29.5%,一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36.5亿吨,净进口达到2.6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6%。

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重点是提高能源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控制消费总量,这就是全国能源领域改革的新战略、新方向和新形势。

第三,我省煤炭工业转型迫切,发展面临新要求

从产能规模上看:全省从建国以来到2007年,用57年时间煤炭年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而从2006年到2012年,仅用7年时间就突破了9亿吨,直逼10亿吨大关。可以说,近几年来我省煤炭产量大幅增长,走的是产能扩张之路。目前,全省煤矿批复总能力13.24亿吨/年,“十二五”期间有20多座国有重点煤矿由于资源枯竭造成产能衰减,有近100座重组整合矿井和新建矿井由于受地质条件、开采技术和施工工期等原因影响不能按期竣工投产。到2015年,全省煤炭实际产能约为11亿吨/年,去年产量已经达到9.13亿吨,我省煤炭产能规模增加的空间十分有限。同时,国家严格控制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新的《煤炭产业政策》即将出台,要控制煤炭产能规模,依靠扩张产能规模已不是我省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方向。

从经济增长上看:2008至2012五年间,全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比例为45.83%、7.6%、44.48%、49.48%和45.95%,其中非煤收入同比增长 比 例 为79.31%、29.66%、66.98%、62.04%和75.87%,非煤经济已经成为煤炭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尽管我省煤炭产量和价格提高空间有限,但煤的“循环式”利用、“链条式”增值空间很大。所以,未来我省提升煤炭经济效益的路径必须转变到转型发展上,必须打好循环经济这张牌,尤其更需要大力发展非煤实体经济。

从安全生产上看:客观上,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水害等自然灾害威胁更加严重。主观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法制意识淡薄,执行力不强,习惯性违规违章作业仍然是事故发生的主因。主客观因素叠加,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

从国际、国内煤炭供需情况总体上看,短期宽松,长期偏紧。2013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有望进一步巩固,全国预计煤炭产量可达到37.5亿吨,增长2.7%,进口煤约3亿吨,煤炭表观消费量约39.5亿吨,增长4.2%,供需形势总体宽松。

因此,全省煤炭行业必须放眼全球看全国,立足全国看山西,着眼行业看发展,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困难,把握工作主动权,扎扎实实谋划好我省煤炭转型跨越发展。

三、坚持改革创新,强力实施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八化”工程,全力推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

2013年是十八大精神的落实年,也是“七高一文明”的推进年。全省煤炭工作的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七高一文明”为目标,以“六个标准”为抓手,以法制路径促进安全生产自觉行动为突破,突出创新,突出服务,在推进煤炭发展标准化,矿井建设现代化,转型发展高端化,安全监管重点化,全员素质专业化,行业管理科学化、反腐倡廉制度化、自身建设高效化“八化”上下功夫,为全省经济建设再做新贡献。

主要目标任务是:煤炭产量9亿吨、力争10亿吨,出省销量突破6亿吨,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上缴税费突破1300亿,职工收入进一步增加,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创新实施标准新机制,推进煤炭发展标准化

六个新标准关系到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现代化矿井建设。我们确定今年为“标准落实年”,要创新管理模式,推进标准实施。同时,对六个标准尊重客观实际进行了部分修改,随会议下发。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省厅成立新标准落实领导组,全面负责标准实施、考核评估、检查验收工作。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座矿井,典型引路,示范推进,适时召开新标准推进会。各市、各集团公司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抓典型,树样板,推动标准落实。

二要强化推进实施。配套出台相关实施措施,形成完整的标准实施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按矿井类型、核定产能、难易程度,制定分年度、分阶段落实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全面推进我省煤炭工业标准发展。

三要强化对标达标。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办矿企业标准重点是严格企业准入和实施淘汰机制,强化等级管理制度;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重点是严格煤矿施工队伍准入,加强施工、项目和安全的全过程管理;煤矿管理标准重点是进一步规范煤矿管理行为;煤矿建设标准重点是严格规范设计、强化质量监督,全面提升矿井建设水平;现代化矿井标准重点是推进装备现代化、安全系统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全面实现“两化融合”;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重点是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

四要强化考核验收。制定出台新标准评价考核标准和实施办法,明确任务和责任,严格考核到位。年内达标的,要严格验收;分年度达标的,要加强动态督促检查。

标准化是新管理,是新蓝图,是新目标。全行业一定要增强标准意识,向标准要管理,向标准要安全,向标准要效益,真正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晋”字号品牌。

(二)创新煤炭建设新机制,推进矿井建设现代化

标准化支撑现代化,现代化依靠标准化。省政府将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的意见,今年也是现代化矿井建设“推进年”,要创新战略构想,提升标准理念,打造一流企业,到2015年全省150万吨/年及以上的矿井力争有80%以上达标,150万吨/年以下的矿井力争有50多座达标;2013和2014年分别达到上述目标任务的30%和50%,建设世界级现代化煤矿。

一要大手笔建设现代化矿井。省厅制定现代化矿井建设整体规划,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出台评价考核验收办法。适时召开全省现代化矿井建设推进会。各市要明确任务和责任,出台具体推进措施。各集团公司、各煤矿企业要结合实际,全力推进现代化矿井“五化”建设。

装备现代化。要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设计理念、生产工艺、自动化控制和数字化矿山技术,实现矿井生产装备100%机械化,全部综采综掘。对因边角煤、薄层煤等因素不能上大型综采设备的,可以上小型综采设备。

安全系统化。要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系统集成、升级应用,形成满足矿井设计、施工、生产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和管理,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队伍专业化。要培养引进一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现代化矿井安全生产、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管理科学化。要运用现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方式,突出人员素质、资源条件、自然环境等科学管理的核心要素,创新工作理念,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组织体系,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体系,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强力高效的决策执行体系,提高行业管理能力和煤矿管理水平,形成行业管理与企业自律双依托,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相促进的科学管理体制。

矿区生态化。要加快建设绿色矿区、幸福矿区、文化矿区和美丽矿区,原煤洗选率达100%,矿井水处理率达100%,煤矸石综合利用处置率达100%。

二要大气魄推进煤炭基本建设。全省完成煤炭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要做好重组整合收尾工作,对70余座未批准开工的矿井,争取6月底前完成开工审批;要加强在建矿井施工管理,加强施工图纸资料审查,严格落实建设、施工、监理三方责任,确保矿井安全建设;要抓好试运转矿井的竣工验收,争取年内150座矿井建成竣工。

三要大网络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煤矿井下光纤环网和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网,建设煤炭行业综合信息数据库,提高煤炭专用信息网运行水平,增强煤炭行业现代信息监管水平。

四要大力度争取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我省重组整合关闭煤矿、升级改造矿井、淘汰落后产能的财政奖励。

现代化矿井建设是一个综合宏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有信心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办出一流水平,办出特色经典,在全国最有发言权、最有权威性,成为全国的样板、世界的品牌。

(三)创新煤炭行业综改试验先行先试新机制,推进煤炭转型发展高端化

全行业要利用煤炭的加工价值、交换价值、资本价值来集聚新的能量要素,把握好综改试验机遇,在政策创新、重大项目、板块突破上先行先试,力争全省非煤产业投资400亿元,非煤收入占销售收入一半以上,真正形成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要全方位明确煤炭转型发展战略目标。坚持经济做支撑,技术做先行,管理做样板,按照“延伸传统产业、拓展新兴产业、发展高端产业”思路,全方位指导、推动全省煤炭转型跨越发展。资源丰富、服务年限较长的企业,要着眼长远,未雨绸缪,把煤炭主业与转型项目同步规划、同步推进;资源有限、服务年限较短的企业,更需要早部署、早转型,从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要加快构建以煤炭资源为优势的四大产业链。煤电一体化产业链:要抓住国家电煤价格并轨机遇,推进煤电联营、煤电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煤电一体化”国际型能源大集团。

煤焦化产业链:要充分发挥稀缺炼焦煤资源优势,加快炼焦煤下游企业重组,稳定炼焦煤生产秩序,掌握炼焦煤市场话语权。

煤气化产业链:要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全省煤矿企业力争完成瓦斯抽采量63亿立方米,利用量28亿立方米,提高煤层气抽采利用水平。

煤液化产业链:要全力推进现代高端煤化工产业,促进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同时,各地区、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煤种特色和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因煤制宜、因企制宜,明确转型方向,加快项目落地,促使黑色高碳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三要拓展煤基新兴产业。

煤机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系列化、成套化方向,加快建设以太原为中心的世界煤机产业基地。

现代物流业。要坚持高水平、高科技,加快建设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物流便捷、运输畅通的山西煤炭“超市”,高端建设煤炭现代物流业。

煤炭文化业。要坚持煤炭形成的资本优势与山西独特的山水人文景观相对接,高端创意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炭文化产业、文化景区、文化项目,实现地下地上两种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四要发展煤炭高端服务业。充分发挥煤炭资本经济优势,发展煤炭金融业、保险业等,实现煤炭实体经济金融化、高端化发展。

煤炭转型是全省综改试验先行先试的主力军、排头兵。全行业一定要敢闯敢干,打造世界煤炭发展新高地。

(四)创新安全风险防控新机制,推进安全监管重点化

全行业始终要以“绝不能过高估计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绝不能过高估计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绝不能过高估计抓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水平”为警示,始终要本着“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的态度,坚定煤矿安全“三新”理念,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松劲、不懈怠、不满足,抓重点,重点抓,推动煤矿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一要突出两个主体责任落实重点。要运用“政府组织、部门负责、企业实施”的安全管理新机制和“以查隐患为手段、促整改为重点、防事故为目的”的安全管理新方法。政府层面:要积极创新煤矿安全监管模式,抓难点,抓重点,抓焦点,抓热点,确保一方平安;管理层面:要坚持铁面无私,采取铁腕手段,以打击非法违法为重点,实施更加有效的非法违法行为和重大安全隐患惩治办法,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特别是要创新探索尝试市场化隐患排查治理有偿服务合作机制,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效果;企业层面:要严格执行国家新出台的《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构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特别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制定更加严厉的违规违章操作惩戒措施,深入开展“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活动,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今年,按照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要求,结合推进标准实施和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需要,制定严格的条件,对安全生产得到保障、六个新标准全部实现的矿井,提出试行免检、免停的想法。通过这个措施,激励全省煤矿企业推进标准化发展,现代化建设煤矿,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发展。

二要突出瓦斯和水害防治重点。“治瓦斯、摸清水”是遏制事故的科学性提炼和规律性总结。在防治瓦斯上,省厅要出台全省煤矿推行“人人都是通风员”的指导意见,全行业要实践“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形成“人人懂通风、人人会通风、人人抓通风”的工作格局,完善“网络科学、设备匹配、设施可靠、风量合理”的通风系统,构建“依靠科技、立体抽采、平衡达标、提升水平”的防治体系;在防治水上,要坚持“机构健全、探掘分离、探测科学、稳定可靠”的原则,严防水害事故发生。

三要突出事故多发区域重点。将上年度事故多发区域(市、县)列为重点防范地区,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逐矿拉网式排查,地毯式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管理水平。

四要突出事故多发企业重点。将上年度事故多发企业列为整治重点,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一把尺子衡量,一个标准执行,对所属矿井全部进行重点整治。

五要突出事故多发矿井重点。建立完善好、中、差三类煤矿安全评估体系,重点监管第三类矿井,提高煤矿安全指数。

六要突出敏感时段安全重点。将重要节日和重大政治活动等列为重点防范时段,不间断巡查,不断档检查,不休息排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家要持务实之心增强安全发展理念,谋务实之举健全安全长效机制,行务实之为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有信心、有决心把煤矿安全抓得更好、做得更实!

(五)创新煤炭软实力建设新机制,推进全员素质专业化

现代化矿井急需现代化人才,现代化人才支撑现代化矿井。全行业必须把人才兴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强煤炭发展软实力。

一要建设新型煤炭产业大军。要创新煤矿产业队伍建设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煤矿用工管理规定》,实行煤矿从业人员准入制度,煤矿企业要逐年扩大变招工为招生的比例,从2013年到2015年,每年变招生的比例须达到55%、75%、100%,到“十二五”末全部变招工为招生。在过渡期内,所招人员也要先进校门进行专业培训,强化变招工为招生,先培训、后上岗,确保人才后续保障,实现从业人员素质专业化。要发挥各级煤矿工会的作用,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推动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

二要大力提升人才素质。监管层面,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全年培训煤矿主要负责人、A类安管人员3000人、科区队长1.5万人、特种作业人员8万人、班组长2万人;要研究出台技能人员晋升职称的激励政策,鼓励管理部门非主体专业人员到煤炭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层面,要建立完善企业培训机构和职工技校,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采取委托培养、对口单招、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煤矿主体专业人才;科研院校层面,要加强与煤矿企业沟通合作,适应变招工为招生的需要,调整专业学科布局。加强科技攻关和基础技术研究,积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三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多渠道的引进、储备人才机制,出台煤炭行业招才引智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评价、待遇、任用成体系,安全、技能、业绩、收入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吸引院校毕业生充实煤矿人才队伍,特别要注重解决地方煤矿的人才短缺问题。

人才就是资源,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未来,要实行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培养制度,加快建设具有山西煤炭特色的人才队伍。

(六)创新落实执行力新机制,推进行业管理科学化

管理是通过科学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核心是人、本质是协调、目的是效能。行业管理科学化,就是要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安全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在新形势下加强煤炭行业宏观管理,推进管理科学化,关键是执行力问题,直接体现了管理水平,决定了发展质量。要坚持战略性、综合性、全局性,高端谋划山西煤炭发展战略,以坚决的执行力,全面推进行业管理科学化。

一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化煤炭生产开发管理。要加强煤炭生产开发科学调控,充分发挥稀缺资源优势,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产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山西煤炭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煤炭资源保护性开发。煤炭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开采,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方向,树立“资源紧缺”的思想,坚持满足国家需求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坚决避免企业之间以占有资源为目的的恶性竞争;煤炭资源是宝贵的,不能破坏和浪费,要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把保护煤炭资源作为长远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必须树立“合理保护性开采”的思想,坚决反对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推广无煤柱开采、充填开采技术,提高资源回采率。

三要实施资源管控战略,科学合理配置煤炭资源。要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科学管理机制,国有、民营一样。把有限的资源向大集团、大煤矿和管理能力强的企业倾斜,作为能源供应的主体、综合利用的基础、安全保障的支撑,保证国家能源供应。要着眼全国能源安全和发展大局,把煤炭资源战略储备作为重要任务,充分利用近两年市场比较宽松的时机,切实做好产能储备,在国家需要时,及时释放产能。

四要实施依法治煤战略,强化安全管理法制执行力。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安全问题反复出现、重复发生的原因,客观上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但关键是主观人为因素、人员操作不当、法规制度淡薄等造成隐患,根源是责任落实不力、制度执行不强。一些煤矿企业甚至抱着隐患看惯了、重复出惯了的思想认识,上边严要求、下面松应付。这是全省共性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如果人为因素都消除了、责任都落实了、制度都执行了、法制意识都增强了,煤矿安全就能够真正得到保障。所以,从今年开始,要采取法制强制措施,彻底根治“制度归制度、执行归执行”的老大难问题。

今年,特别要在全行业深入开展煤炭法律法规的学习活动,以宣传的鲜活力普及法律法规,以学习的影响力增强安全意识,必要时把法律法规培训学习作为煤矿验收投产、职工从业上岗的前置条件。

要严格落实省政府事故隐患举报制度,煤矿企业要建立隐患排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安全监督作用,鼓励职工排查隐患;同时,要建立隐患责任查处制度,毫不心慈手软、坚决严肃查处隐患责任者,人的行为隐患,物的状态隐患都要查,都要根治,真正把“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牢记在职工心中,体现在工作岗位。

要充分发挥执法纠察队伍的作用,对违法违规单位和人员实施处罚,赋予执法纠察队伍对违法违规人员问责建议权,与当地政府和相关主体企业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切实加大安全执法力度,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安全生产。

通过强化法制管理,以法制的约束力杜绝习惯性违章,以法制的强制力突破思想怠懈桎梏,以法制的威慑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进一步增强职工法制为本、遵纪守法、依法从业意识,引导职工把安全生产变为自然意识和自觉行动,提升安全发展力。

五要强化市场意识,创新煤炭经济科学运行机制。要适应国家电煤价格并轨,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按照“定量、稳价、提效”原则,科学组织煤炭销售,以需定量、以量稳价;进一步提高煤炭销售票的法律地位,实行煤炭销售票年检制度,规范全省煤炭经营秩序,继续做好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

六要突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矿区。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关注和改善煤炭行业民生问题。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矿区要求,进一步加快绿色矿区、幸福矿区、安康矿区、和谐矿区建设,把矿区建设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人,让矿工生活得更精神、更尊严、更文明、更和谐,更美好!

煤炭行业管理科学化是一个新课题,是一个大命题。只要我们坚定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一定会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行业管理新路,引领全国、全世界煤炭工业科学发展。

(七)创新廉政风险防控新机制,推进煤炭行业反腐倡廉制度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袁纯清书记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也做了具体要求,这是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全省煤炭行业一定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一要着力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按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求,突出煤炭特色,着力构建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相结合的煤炭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二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按照中央转变作风“八项规定”要求,严格执行省厅出台的“九项二十三条”措施,突出勤俭节约,突出转变作风,突出服务意识,突出效能建设,推动工作提高。

三要进一步抓好清正廉洁。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特别是结合今年竣工验收矿井多、任务重的实际,简化验收程序,精简验收人员,巡回督查验收,严格工作纪律,确保验收工作风清气正。

(八)创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新机制,推进自身建设高效化

做好山西煤炭这篇大文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行业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实施文化强煤战略,大力弘扬“山西煤炭精神”,凝聚更多力量共同完成。

省煤炭厅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带公章下基层”活动,深化“三型”机关建设;特别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以更快捷的速度、更简便的程序、更热情的服务,为基层办实事、为企业办实事,真正建成温暖全省煤炭职工人心的“煤炭之家”;

市、县管理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衔接好省厅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落实,推动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履行好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全省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为山西办好“两件大事”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矿井煤炭全省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