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创造性教学的实践

2013-04-29 23:08:06曲晶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性小学生语文

曲晶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与小学语文的相关知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主动地接受启迪,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为前提,从而激发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观点,融合小学生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认识,以自己的感受、经验和情感去品读和理解作品的形象,能够非常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小学语文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一、小学语文创造性教学的相关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确立,突出语文文化内涵的教育意义,它是语文教学本体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基础上,其活用能力其实就是一种创新能力,是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阅读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培养他们发现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与小学语文的相关知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主动地接受启迪,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为前提,从而激发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观点,融合小学生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认识,以自己的感受、经验和情感去品读和理解作品的形象,能够非常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着眼点,教师以学生原有的期待视野和认知结构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性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的,引导、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语文,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独特的感受,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解读和建构意义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流畅性、变通性,进而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旨的一种教学活动。

在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创造性。教师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重新给自己定位,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只能这样,小学语文教师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首先,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师要具备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最后,教师要具备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教法研究。教师要以创造性教育理念为指导,善于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使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使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教师要成为价值引导者,即教师要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要重视教师作为价值引导者所承担的任务,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提供适宜的机会和条件。完善自身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指明方向。

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学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确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体验性,强调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独特性,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独特性,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价值性,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造要有价值,它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地对小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二、小学语文创造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师对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缺乏认识,没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忽视了作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价值引导,教师对创造性教学的理解存在着一定误解。

没有形成民主的课堂氛围。新型的师生关系还没有建立,学生对教师充满着畏惧的心理,而教师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探求、锐意创新、自由发挥个性的精神支柱和感情支撑;学习方式还没有得到彻底地转变。教师讲课的节奏很快,学生喜欢自己能有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但很多问题来不及思考,教师就急于告诉答案。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学生缺乏教师的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涨是其主体地位的缺失,缺乏自信的原因首先是教师的鼓励不够。

学生的阅读缺乏方法的指导,单一的评价方式阻碍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使学生无法创造、无处创造,从而影響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另外,在小学中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使教师作为绝对权威出现在学生面前,导致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小学语文创造性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对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掌握教学的内涵、特点、原则等内容,积淀经验、开阔视野;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目标,潜心钻研和教学。

融洽师生关系,创建民主课堂。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使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能使学生的学习参与水平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渠道保持畅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小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无限的关爱;转变学习方式,实施“对话式”教学。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创建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课堂;尊重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小学生更积极地思考与创见。

采用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发展。正确的策略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实施和学生对文本创造性的理解。要做到自主批注,尊重体验。满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批判质疑,求异求优。鼓励学生敢善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尊重学生语文学习感受的多元性,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意识”,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支持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设点发散,鼓励创见,完善补充,续改文本,畅谈感想,交流心得学会多方位的考虑问题。

完善评价体系,保障教学实施。监控阅读教学过程、评价阅读教学效果,建立一套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动态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赵彩玉.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阅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6).

猜你喜欢
创造性小学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防爆电机(2021年5期)2021-11-04 08:16:36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我是小学生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视野(2014年17期)2014-08-25 03:38:36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