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培养凝练小学职业性语文教师素质的策略

2013-04-29 20:37:28刘应芬熊志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儿童语文能力

刘应芬 熊志明

以“标准”为贯通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目标制定依据,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创设各种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提高并日新其:健康的人格,系统而广博的学识与专业技能,健康的心理和体能,良好的个性思维品质,建构终身学习理念等素质要素,是信息化时代国际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少年儿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形成,促进小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的关键,也是对小学生智力开发、知识形成、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

小学语文教师职业素质职前职后一体化策略小学职业性语文教师,是指能热爱小学教育事业,以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为终身职业,并以此为乐的教师。他们是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实施者、承担者,是连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以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目标制定依据,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创设各种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提高并日新其:高尚的人格,促进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凝练健康的心理和体能,培养良好的个性思维品质等素质。这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以及进行智力开发、知识形成、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假如要使虔信在任何人的心里生根,那就应在他年纪还轻的时候把它灌输进去;假如我们希望任何人有德行,我们就应当在他的少年时期训练他;假如我们希望他在追求智慧方面得到巨大的进展,我们就应从婴儿时期把他的能力领向这个方向,因为那时欲望正在沸腾,思想正在迅捷,记忆正在牢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具备高水平综合能力素质,对少年儿童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对于生命个体的崛起,对于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对于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培养并“日新”高尚人格,着染少年儿童健康人生底色

教师人格包括情操、品行、道德、伦理、气度、胸怀等,赋予时代内涵: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所谓“政治素质”,是指政治立场坚定鲜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素质”,是指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质”,是指关心、爱护小学生,诲人不倦,为人师表,堪为楷模。这几方面的健康协调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前提,是为人师表的根本,是不断进取,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的关键,是推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教学深入展开的内在动因,是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灵魂。因为,个体教师的伦理道德、情操气度、能力修为等,都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以至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世界产生定向与定性的震撼力。正如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这对于少年儿童的影响更是如此,所以,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师范院校、初等教育学院,应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各项活动、各门课程凝铸一代师魂;作为在职小学语文教师要时刻反省自身人格素质,净化人格修养;各级各类管理工作者,应不断加强指导性学习,创设各种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建立职业道德评价标准体系,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恒定发展并“止于至善”,让教师既是知识能力的化身,又是铸造灵魂的高手,以期为儿童成长着染健康人生底色。

二、系统而广博的学识,是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

全球多元文化交汇,开放性家庭教育,使当代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为广阔,所学到的知识不仅仅源于课堂,其知识容量已经超过了既往时代同一年龄实际,这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面提出了空前的要求。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所应该拥有的知识不在于精深,却在于广博而系统。其系统知识应当涉及:本位知识(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辅助知识(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验知识;附加知识——普识一定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掌握多媒體信息技术,比较擅长音乐、舞蹈、绘画、书法、体育等造型艺术。唯其如此,才能应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有能力融会贯通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内涵与外延,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知识水平,生活世界,进行合理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预设,选择恰当的方法、手段,顺利地导引课堂教学流程,以期实现全面提高每一位小学生的科学、人文、能力素养。也能够对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作出敏锐细致地观察,准确预见,正确判断与处理,达成师生关系的和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承担职前教育的师范院校,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其开设的小学教育语文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与通识选修课程的关系与比例必须适应当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接轨,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都必须以此为中心,切实加强师范生专业知识学习方法导引与师范技能训练,使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真正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切实符合小学各学段儿童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利于促进其发展。对于已经在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各级管理部门应通过开展有计划,有步骤,分能力层次、地域发展水平,分年龄段的教师培训,插漏补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以努力提高每个在职教师的知识深度、理论水平、人文修养、科学素养为目的,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骨干教师培训。这是现代化进程发展对小学各学段语文教师素质结构建构的客观要求,是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之必然趋势。

三、系统的专业技能,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知识学习导引的关键

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由教师融会贯通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课堂教学渠道达成师生的和谐互动,并调动家庭、社会环境诸种积极因素的协调配合而完成的。其中,教育教学审美效应的优劣,则充分体现出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而教师的职业技能集中表现为对教材、课程标准的理解能力;课堂案例设计能力;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准确预测学生的心理动机能力;对学生既有知识水平的侧评能力;课堂人际情感的调控能力;灵活机变的选择适合于小学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文本情感基调的语言表达技巧;人际交往能力(包括课内与学生;课外与同事、朋友、领导、家长及各界社会力量),等等,这些能力因素的综合性协调发展,是信息化时代合格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的能力素质。

所以,对于从事职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师范院校,应创造机会,提供条件,分层级、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以悟规律为目的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训练;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应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前瞻性,實用性;配备的各门课程老师应将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落实到实处;教育学、心理学老师及小学语文教学法老师应从理论上指导,并引导学生掌握将知识转化为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原则、方法、手段,借助见习、实习,与实习基地指导教师一起共同演绎,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反复观察、感悟、体验、学习,实践模拟。总之,让学生在毕业之时具有一定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反思能力。

在职教师应不断增进自身的职业技能素养,总结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方式如经验丰富型指导经验欠缺的,或者通过反思教学日记、观看自己的教学录象、同行互动听课等;作为管理工作者应当搭建一个为广大教师提高职业技能的宽广平台,统筹规划实施专业性针对性极强的培训,如分区域,层次的教师技能竞赛,聘请课程专家、教育专家深入学校做宏观把握,深入课堂做微观督导,组织集体调研活动,集体备课交流,彼此观摩讨论,师生的互动反省形式,等等,都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技能不断提高。

四、个性化的思维品质,是促进少年儿童认知感悟的内在动因

(一)多元智能结构,是复活与和谐各种影响教育教学效率因素的核心思维

多元智能结构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更是能以冷静沉着心态合理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心理要素之一,所以,唤醒、启蒙、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多元智能,是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职业性语文教师最起码的必备心理思维基础。

现代科学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市场经济发展,家庭体制相对发生着一定变化,给儿童的生态发展影响更趋于复杂化,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增添了更为复杂的附加内涵。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承担着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从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自觉纪律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的良师,更是医治那些因在市场经济、家庭、信息网络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下应运而生的有心理障碍儿童的良医,教师一旦拥有多元智能结构,既可以帮助自身深入理解课程内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社会行为进行有针对性分析、指导,因材施教,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章显儿童个性,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才能的前提,更是在面对学生平时可能出现的:如打架、斗殴,迟到、早退、旷课、精神状态欠佳等现象,能在瞬间之内成多角度思考,冷静对待,及时找准问题症结,寻出帮助学生的最好办法,而不会仅仅就表面现象做简单分析,粗暴地草率处理,从而让老师自身真正成为懂学生、爱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身生命行为去感动生命复活;同时教师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也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敏锐的教学机智

心理学研究者发现,少年儿童的有意注意比较弱,无意注意比较强,其注意力根据观察材料表明:7~10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的儿童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的儿童约为30分钟。小学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而形象思维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乌申斯基指出:“儿童,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一般地他是按照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来思维的。”因此,直观的、具体的事物比较容易吸引儿童注意,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却不大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所以,整个小学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整节课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学习,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人际情感调控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传统的课堂组织方式,就是采用正面要求教育,或者对那些精力分散、左顾右盼出现频率比较高,又反复无常者,有的老师就施行高压——严厉批评、惩罚,或者请家长,长此以往,造成师生间的相互不理解、不信任,甚至情绪对立,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倘若我们充分体察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特点,儿童的生活世界,既采取正面要求,建立合情合理的鼓励评价系统,又结合随堂文本教学,融会贯通自己所拥有的各门知识,慧眼独具,从所教学的语文知识重点,能力训练内涵与外延中发掘出适合于课堂人际情感调控的因素来,适时地营造课堂情境氛围,就能让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始终处于老师、学生、文本、作者、编者情感的多维合一,实现请君入瓮,就能促进学生高效益生命认知感悟。如根据知识学习的需要,编演讲述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采用幽默的语言,选择适合于儿童身心特点的教学语言,评价语言,教师的体态语言,或通过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浑浊相间的声音,可以架设起栩栩如生的情景磁场,吸引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注意,振奋精神,既延长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也融洽了师生情感;或选择与文本内涵相吻合的源于生命本原而产生的音乐、舞蹈可以转移注意力,使已经处于疲劳状态、精力分散的学生情绪振拔……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习得特点,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知识水平特点,敏锐机智地思索,快速地调动其中蕴涵的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内涵组合,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又能陶冶性情,转换思维方式,保持旺盛的精力,在愉快中乐学,实现课堂教学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权威性意识,是推进小学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现代化进程的思维品质

任何科学技术的象牙塔都是建立在继承借鉴创新基础上的,既有群体智慧做奠基,也凸显出生命的独立智慧,权威意识。传统型小学教师只停留在教书育人基础上,即只传道授业解惑,体现的是育人方式的共性。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竞争的终极焦点则是人才的竞争,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创新精神与创造才能。所以作为小学教师,对待自己从事的职业,不仅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还必须通过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规范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更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排众议,章显个性,在不断总结自己与吸收借鉴他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创造出适合于资讯时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教育模式,有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成为教学型、创新型、研究型的专家,形成富有个性的权威性意识,以推进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代化进程,同时老师的范式行为,也能为学生幼小的心灵注入创新的活力,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进程。

五、学会学习、坚持不懈,促进终身可持续发展

信息文化、网络文化,促使世界各种文化交融,通过各个不同的渠道渗透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世界,人们的价值观念、认知结构不断地受到冲击,儿童也毫无例外。而知识增长速度从上世纪以来,全世界知识总量每7至10年翻一番。同时,“知识废旧率”也在加快。一个师范毕业生在校获得知识,仅占一生所需知识的10%,90%的需在实际工作中获得。《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所以,统筹职前职后小学语文教师的高素质建构培养,使他们学会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改变自身的知识素养,能力结构,提高整体素质;通过良好教风、职业道德、严格的工作纪律,谦逊、礼貌、优质文明服务于小学生。

介于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教师中许多教师的学历是通过补偿教育获得的,更缺乏深厚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基本功水平还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并且由于学历补偿教育多是业余学习,在教学研究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所欠缺。”近几年,国家虽然已经高度地重视职后小学教师的分层次提高专业素质的工作,但因为方方面面情况的复杂性,其效果不是太好,尤其偏远地方的小学语文教师。所以,本人认为,按“标准”要求为目标中心,统筹建构职前职后的培养体系,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提高凝练小学语文教师综合性专业素质十分重要。因为高素质小学教师所获得的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所获得的最规范的、最基础的、最系统化的专业技能的分层把握,系统训练,并形成初步的技能技巧,则全在大学教育的奠基工程。所以,职前打好坚实的基础,职后凝练提高,持之以恒且“止于至善”,方能磨砺出紧跟时代发展要求所需要的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从而极大地推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科学教育出版社,1984.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12-12.

[4]刘应芬.刍议信息化时代小学职业性教师的素质建构.

猜你喜欢
儿童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抄能力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