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说行
识字·写字(40分)
一、我能端正地写出反义词。(6分)
是 冷 丑 前 近 旧 早
二、我会拼,也会写。(12分)
xiǎnɡ fǎ ɡāo jí hónɡ huā lǜ cǎo
nán hái liàn xí nán lái běi wǎnɡ
bānɡ zhù pénɡ you huì dé dào kuài lè 。
。
三、我能根据读音,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字。(5分)
mínɡ yuán qì wán xiànɡ
天 菜 车 成 方
mínɡ yuán qì wán xiànɡ
片 平 球 球 好
四、我会圈出正确的读音或字。(5分)
将(jiānɡ jiànɡ)来 朝(zhāo cháo)霞
长(zhǎnɡ chánɡ)跑 柳梢(shāo qiāo)
眨(zǎ zhǎ)眼 活泼(pō bō) (已 己)经
(晴 睛)空 (因 应)该 (炒 秒)菜
五、我会连一连。(4分)
六、我会照样子写。(4分)
七、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把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1.①什么 ②多么 ③怎么 ④那么
(1)爸爸 关掉精彩的球赛看舞蹈节目了呢?
(2)蜻蜓展开小小的翅膀, 漂亮啊!
(3)乌鸦用 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
(4)军舰上有 多海鸥。
2.①吗 ②吧 ③ 呢 ④呀
(1)棉花姑娘问蚜虫:“你们是谁 ?”
(2)你赶紧睡觉 ,明天还要上学 。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 ?
阅读·积累(20分)
八、我能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夜来,花落。
2. 意欲捕鸣蝉,忽然。
3.桃对,柳对杨。山清对,对花香。
4. 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冬天。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
九、我会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家
树叶是小毛虫的摇篮,花朵是蝴蝶的眠床。歌唱的鸟儿,有一个舒适的( )。辛勤的蚂蚁和蜜蜂,都住在漂亮的大宿舍(shè)里。小螃(pánɡ)蟹(xiè)和小鱼的( ),在蓝色的小河里。蚂(mà)蚱(zh)和蜻蜓的家园,在绿色的田野上。可怜的风没有家,东跑西跑也找不到一个地方休息,天一阴就急得不住地流眼泪。我们最幸福,生下来就有爸爸妈妈给准备好了家,在家里安安稳(wěn)稳地长大。
1.选一选,在文章的括号里填上词语。请填序号。(2分)
①乐园 ②小窝
2.下面和短文中的“幸福”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1分)
A.幸好 B. 幸运
3. 我能按照短文内容把它们送回家。(4分)
4. 我能正确地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3分)
(1)蚂蚁住在漂亮的摇篮里。 ( )
(2)“云急得不住地流眼泪”是指天下雨了。 ( )
(3)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云很可怜。 ( )
【命题意图】
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由口头、书面两部分组成。口头测试占40分,包括课内生字认读、课外生字认读、课文朗读、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本测试卷为书面测试部分,占60分。
期末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本测试卷依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紧扣教材,以基础知识为主,遵循“注重基础、注重方法、注重能力、渗透情感”的原则,以考察大部分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为主,也兼顾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力求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本测试卷题量适中,难度系数在0.92左右,知识点覆盖面广,仅“识字·写字”部分前四题就涉及教材内容35课,占全册教学内容的70%。
“识字·写字”部分安排了七道题目,采用一年级学生熟悉的写一写、圈一圈、连一连、选一选等形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前三题,针对本册教材的重点,考察学生正确拼读、端正书写的能力,以反义词、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辨析三种形式出现,考察学生掌握字形、理解意思及准确运用的能力,题型比较灵活。第四题考察了多音字、易错字,重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第五至第七题,选取了量词、偏正词组、语气词等本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考察。在测试卷中选取了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词组形式,稍加变式和拓展,意在检查学生搭配、运用的能力,更进一步地让学生通过测试积累语言,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二部分为“阅读·积累”,课内阅读有词语积累、句式积累、句子积累,还有语言迁移运用,以提高学生语言感悟、理解、表达能力,更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及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外阅读改编自台湾作家杨唤的儿童诗——《家》。这是一篇简短易懂、充满情趣的短文,贴近学生生活。短文通过对毛虫、蝴蝶、鸟儿等动物的家的描写,极大地调动了儿童阅读的兴趣,激发了儿童的阅读渴望,降低了测试的焦虑感和紧张感。本阅读设计了四道题,注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题选词填空,考察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2011年版课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第二题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联系上下文思考推断的能力,体现2011年版课标中“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的要求。第三题是连线题,考察学生阅读短文时提取信息、正确反馈的能力。第四题为根据短文内容判断,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以及利用文本对相关问题作出推断解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