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

2013-04-29 09:48韦家德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布条气压现象

韦家德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物理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去发现、认识一些自然现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是敲开物理神秘之门的金钥匙。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两个事物的现象,或者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来进行实验。

例如,在教学“沸腾现象”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液体沸腾前后的变化,并细致准确地给出沸腾的定义,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地控制影响沸腾的因素,观察在正常气压下以及增大气压和减小气压时的沸腾现象。最后让学生作出总结:同一种液体在不同气压环境变化下沸点是随着气压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样的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快地了解所学的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探索,让他们知道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二,引导学生总结事物现象的规律,探究现象的实质以及变化因素等问题来完成实验并对实验过程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例如,在做“滚动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滚动过程中,物体上升和下降时的速度变化,并对滚动过程中的势能和动能进行分析。同时,在归纳观察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怎么样去观察所发生的现象,以及找出发生现象的条件,最后归纳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如在观察水加热后沸腾的实验时,我在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当加热开始时,容器内壁与容器底部是否出现小气泡?在加热开始时温度有什么变化?小气泡在不断加热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容器口出现的“白气”是什么?在沸腾时间过长时,水位与加热前有哪些变化?这样的实验操作,学生看起来就会倍觉新鲜可信,求知欲望自然就会更强烈,兴趣倍增。

二、让实验贴近生活,引导学生探究物理本质

实验贴近学生生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更能让学生探究并发现物理现象的本质。如,魔术师经常表演的节目就是“烧不着的布条”。这样的实验贴近于学生生活,也容易上手。首先取一块棉布条并淋湿,在布条的中心滴上酒精,将布条的中心放在火焰上方。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烛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真奇怪,棉布条并没有烧焦。还可以做这样的实验:“小纸锅烧水”。要是在通常情况下,纸锅很快就被烧着了,可是水都烧开了,纸锅仍未着火。这样的实验现象都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掘其本质。最后有教师作出总结: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只要有水存在),温度不会再升高,始终保持100℃,而布和纸的燃烧温度都超过100℃。因此,虽然酒精燃烧了,水也烧开了,但是在水的保护下,布和纸没有被烧着。这样的实验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发现物理知识中的乐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的引导,让实验的效果更生动、有趣,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发明创造更多的小实验。

实践证明,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思考中渗透质疑的方法,最终获得结论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培养质疑能力;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让学生有一定的数学技能。

三、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实验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验的对象必须是全体学生,实验的目的是实现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在实验教学中,要能关注到水平较低的学生,同时可以激发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产生思考,会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经验和体会,这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不断将教学引向深入,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发展逻辑思维,完善物理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物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实验对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发现能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源。实验无处不在,可以是各种形式的、不同场所的和不同的工具,只要你勤于动手,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实验随处可在。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各种实验方法,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胜华.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J].考试周刊,2007(22).

[2]田世昆主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布条气压现象
看不见的气压
水泥窑协同处置布条类有机工业固废污染物排放特性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布条小书签
旧衣变杯垫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