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兰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到物理教学之中。”同时指出,物理教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的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走出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走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知识构建、技能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八年级(下)《重力》为例,对合作探究的应用作简单探究。
合作探究教学是基于小组合作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来探究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学生实际,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通过自学、讨论、交流,以及操作、探索、研究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小组探究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统制地位,学生被教师支配。学生常常通过听来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以背诵、解题的方式来巩固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这种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一定的分数,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强,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喜欢“直奔主题”,直接告诉学生要学什么,然后开始讲授知识。而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更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究来分析解决问题。在新课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直观过渡到抽象,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重力》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瀑布以及运动员跳水的两个视频,并让学生找出这两个新频的共同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先观察、讨论,教师再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其他类似的现象,让学生在想象和讨论中初步感知重力的概念。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进而引入课题。
二、合作探究,构建知识
合作探究过程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发现知识,并通过探究理解知识,构建起知识体系。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组织好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探究精神的培养。当然,探究是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进行的。
在《重力》教学中,重力的方向、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是重点。为此,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探究重力的方向。在该过程中,可让学生不经任何实验,仅凭印象、经验来猜想,再通过引导,借助直线悬挂小球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重力方向与悬线下垂方向的关系。同时让学生注意“垂直”“水平”“垂直向下”的区别和联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发现“竖直”与“垂直”的差别,
图1 图2实验如图1所示。通过直观体验来发现“竖直”与“水平”的关系,如图2。最后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各个地区的“竖直向下”,深化对重力方向的认识,
图3如图3。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手边的工具,设计几种方法检验我们的桌面是否水平。
在《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大胆猜想重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通过分析,对其中的一些因素进行处理。再让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重力的相关因素),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中,发现规律: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G=mg(g=9.8N/kg)]。
三、应用拓展,培养技能
在学生学习有关知识后,就要引导学生应用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教学中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解题来巩固知识,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猜想、实验活动,让学生去验证,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
在《重力》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想:如果世界失去重力,人类将会怎样?保持上身不前倾,双脚不后缩,比一比谁能站起来?通过这样的猜想或比赛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积极思考,并交流认识;最后再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探究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这样的课堂才会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