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公开见面会上表达了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勇气,这是在中国经济改革面临重要的历史关头,中央决策层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这次讲话如同三月的春风,让人们去穿破重重雾霾,不断锐意进取,突破束缚在思想上的重重枷锁。大方向已经进一步明确,但前面的道路并不平坦,亟待思想上的探险者率先去反思和求索。
金融业是一个充满理性思维和数学逻辑的尖端产业,是现代经济的灵魂。从金融的角度,以冷静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经济问题,要求非同一般的洞察力和预见力。《中国金融困境与突破》一书的25位作者均具备这样出群的实力和专业水准。如周小川、郭树清、吴晓灵等技术性财经官员,他们的学术成长历程本身就是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深度参与和见证;如厉以宁、王建、樊纲、余永定、周其仁等著名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关头,均给出了诸多重要的建议和分析;如李 扬、王松奇、王国刚、巴曙松、贾康、李稻葵、钟伟等财经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们在金融财政等领域发出的声音一直代表着专业领域的权威看法。当然,这些简单的分类并不准确,因为书中的专家学者大多具有既熟悉宏大理论又见微知著、既埋首书斋又献策庙堂、既学有所专又视角广泛的学术强人的特质。
眼界宽阔,见解精辟。这是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2007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爆发构成了今天国内经济环境的国际背景。中国经济却能够独善其身,持续以8%左右的速度高增长,这不仅仅是宏观经济政策救急的功劳,更得益于金融行业未雨绸缪,厉行改革,实行了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造和成功上市,提高了银行风险的抵御能力,夯实了国内金融业稳健经营的基础。行难知更难,一定程度上说,成绩的取得也应该归功于中国金融业领导层和学术精英清醒的共识和预见。《中国金融困境与突破》即是2012年一批金融界的决策者、执行者及其智囊团政策建议观点的总结,对今后的经济改革有着很强的参考价值。比如书中对于欧美经济的形势观察,并不是流于空谈,而是从本国经济政策制定的角度熟稔地给出相对的应对之策,分析具体、理性并充满自信,且不是从金融谈金融,就国内谈国内,而是纵横捭阖,美、欧、日与中国的经济关联度分析体察入微,并以详实的数字分析作为佐证。
肯定成绩,不回避问题,这是本书25位作者共同的理性态度。高企的房价、持续的高通货膨胀、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隐形负债、高额的外汇储备,这些问题都是许多作者的研究重点。经济政策向来就是双刃剑,很难想象能毕其功于一役,完美无缺的政策在一夜之间出现。笔者认为,书中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经济在摇摆不定的前进过程中偏离的倾向并给出扭转的建议。看完本书,给人的印象就是在涉及民生的重要经济问题上,政策制定者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尤其是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新一届政府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中之重,如何让老百姓真真正正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这也是今后经济金融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重点。抵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国获得了惨胜,对比欧洲美国的经济巨大波动,我们可以感到欣慰。但是非常时期之后的经济政策究竟应该如何过渡和衔接,绝不是简单的表态就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必须保持高度的慎重,否则已经暴露的许多经济问题就会不断放大,迈出目前认为的“安全区”,那样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在书中作者没有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从改革财税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优化经济结构、升级对外贸易战略等角度提出了促进经济改革的制度性方案。这充分反映了李克强总理在任职见面会上的讲话精神,那就是只有通过不断加快改革才能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相信这些学者的建议和意见在今后新政府施政过程中逐步会得到体现。
聚焦金融,深度剖析。本书就线索是中国金融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并对牵涉到金融难题的决定性因素和关联问题均给予深层次分析,比如国际经济形势、对外贸易主导战略和现有外汇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改革和金融形势的联系与因果关系,房地产行业调控和货币政策效果,此外还包括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和既有金融体制之间的冲突与背景分析,等等。应该说,这几年的经济运行中的许多问题,无论是在金融体制内的,还是在金融体制外的,都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对经济中出现的诸多困难,许多责难的声音常常会直接指向现有的金融管理体制或者金融管理当局。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以来有既定的方针和一贯性,那就是维护货币稳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在维护货币稳定的同时往往需要兼顾许多经济目标,不时充当经济动荡中的减震器,在此过程中金融业自身也积累了许多风险。货币政策当局能够做的就是保证风险的缓慢释放而不使其突然出现问题。目前从这一点来看,货币政策达到了预期目标。毕竟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体制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快速变化的时期,同时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比较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受外部经济尤其是欧美经济的影响甚巨,因此货币政策很多时候必须担当许多难以承受又不能不承受之重。保持经济在动荡下的增长和基本平衡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货币政策当局的高超智慧与风险掌控能力。读完此书,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这一点。要解决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问题,也要同时着手于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尤其是要改变一些地方片面以GDP作为经济发展唯一指标的错误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货币政策独立运作的科学性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眼下难题与长远战略兼顾。由于本书的作者大多是经济金融政策研究的高层人士,因此本书不仅仅是着眼当下比较热点的经济话题,更着重于金融业的长远发展。正所谓不能谋一世,就不能谋一时,尽管当下经济问题千头万绪,但是并没有影响到金融业市场化的战略进程。从周小川的阐述中可以看到,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排在了日程表,并且许多措施正在陆续出台和执行。一个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如果没有一个市场化的资金价格机制,那无疑会造成大量的资源错配和效率的丧失。周小川提到目前仍然存在的“财务软约束”问题,这一名词让人不禁回想起3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短缺经济学的盛行一时。令人浩叹的是,30多年过去了,在许多行业和企业至今仍然存在着传统国营企业投资饥渴、不负责任地大量贷款投资以及“钓鱼工程”等现象。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资金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必将会大大加强和带动整个经济体市场化的步伐。而这也可以看作是金融业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贡献。在此过程中,中国金融业的活力也将获得进一步的释放。
打造中国金融业的升级版,可谓正当其时。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