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玲 王永康 隋串玲 任海燕 薛晓芳 李登科
摘要:连续3年重点对太谷壶瓶枣、彬县晋枣、赞皇大枣、稷山板枣、内黄扁核酸等常见枣品种的果实裂果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鉴定,并结合室内清水诱裂试验,明确了枣裂果鉴定的技术方法。田间调查鉴定应在果实脆熟期进行,清水诱裂鉴定以半红的果实清水浸泡48 h后统计结果。采用田间调查,结合清水诱裂,对24个品种的抗裂果性进行了鉴定,筛选出了稷山板枣、内黄扁核酸、运城相枣、藤州长红枣等抗裂品种。
关键词:枣;裂果;鉴定方法;品种筛选
山西省是我国枣的主产区之一,但生产中普遍存在裂果严重的问题,影响了果实的商品价值, 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前人的研究表明枣果实裂果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特性,影响枣裂果的因素很多,除了与枣果成熟期降水、高温等外界因子相关外, 枣果实本身的特性是影响裂果的重要内在因子[1-5],另外,枣裂果还与不同栽培方式下的营养积累有关。目前,鉴定裂果的方法主要是田间调查或清水诱裂[5-8],但两种方法都有其缺陷和不足,只有两种方法结合才能对品种的裂果性能进行准确鉴定。 2010-2012年,对常见枣优良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田间裂果调查,同时进行了清水诱裂试验和果皮结构观察,总结出一套枣裂果鉴定的技术方法,并鉴定了24个枣优良品种的抗裂果性能。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0-2012年在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进行,试材为该所国家枣种质资源圃内的太谷壶瓶枣、新郑灰枣、彬县晋枣、赞皇大枣、大荔蜂蜜罐、夏津大白铃、太谷鸡心蜜、清苑大丹枣等24个品种。裂果与浸水时间关系试验采用太谷壶瓶枣、濮阳三变红和姑苏小枣3个易裂品种。
1.2 试验方法
1.2.1 田间调查 在果实白熟期、脆熟期、完熟期,分别选取样本树南面3~5年生枣股上正常生长的枣果30~50个,统计裂果数,计算裂果率(取3年平均值)。
1.2.2 清水诱裂试验 采集成熟度一致、大小均匀、完好无损且带果柄的果实,立即将整个果实完全浸入清水中。裂果与浸水时间的关系试验采用脆熟期的果实,分别于浸水24 h、36 h、48 h、56 h、72 h、96 h后统计裂果率。不同发育时期的比较试验采用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的果实,浸水48 h后调查裂果率。另外,参照周俊义、石志平的方法[3,5],观察了枣果的果皮结构。具体为:取5个样品鲜果,从每个果实阳面中部切取约4mm3的材料用FAA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测量角质层厚度、果皮层数和果皮厚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裂果鉴定技术
2.1.1 田间调查鉴定 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表1),枣果处于脆熟期时裂果最重,白熟期和完熟期相对较轻。脆熟期遇雨最易裂果。调查中发现,果实脆熟期如遇2~3 d的降雨裂果率会迅速增高,表明果实脆熟期是鉴定品种抗裂果性的最佳时期,降雨是导致枣果实裂果的主要因素。 如2010年发生了2次大的降雨,而此时处于脆熟期的太谷壶瓶枣、彬县晋枣、清苑大丹枣等裂果严重,比2012年少雨年份高40%左右。
2.1.2 清水诱裂鉴定 试验结果表明(图1),果实浸水48 h内吸水最快,裂果率随之迅速上升,48 h后果实吸水逐渐减弱,裂果率趋于稳定,但裂口逐渐增多,裂果程度加深。72 h后裂果率几乎不再变化,随浸水时间延长,果实开始浆烂。可见48 h是清水诱裂鉴定果实裂果的适宜浸水时间。而对不同生育期的果实进行室内清水诱裂鉴定(表2),与田间调查的结果一致,不同品种的相对抗裂果能力也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可见,两种鉴定技术可以互相印证。总之,通过田间调查鉴定和清水诱裂试验分析,要鉴定某一枣品种的抗裂果性能,首先应进行田间裂果调查,调查应在果实脆熟期,最好是在雨后2~3 d进行。调查过程中还发现树体南面的果实裂果较重,在田间调查时,应选取南面生长健壮枝上的正常果实。有些品种成熟期过早或过晚,正好错过雨季不表现裂果,还有些品种果实大小不匀、成熟度很不一致或落果、缩果严重等因素也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对这些品种应以清水诱裂鉴定结果为准。由于枣果实裂果受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要鉴定品种的裂果性能应进行2~3年的重复,同时进行不同地域及栽培管理方式间的对比,与同等条件下公认的抗裂、易裂品种进行对照,确定其抗裂果性能。
2.2 抗裂品种筛选
田间调查和诱裂试验都表明相同成熟度的果实,不同品种的裂果率差异很大,说明不同品种本身的抗裂果能力存在很大差别。通过对太谷壶瓶枣、新郑灰枣、彬县晋枣、聊城圆铃枣、赞皇大枣、冷白玉等24个品种脆熟期的果实进行田间裂果调查和清水诱裂试验。结果表明(表3),稷山板枣、聊城圆铃枣、内黄扁核酸、滕州长个品种较抗裂果;新郑灰枣、彬县晋枣、夏津大白铃、大荔蜂蜜罐4个品种抗裂果能力中等;灌阳长枣、太谷壶瓶枣、交城骏枣、濮阳三变红、北京鸡蛋枣、清苑大丹枣、太谷鸡心枣等7个品种极易裂果。表3中灌阳长枣、南京鸭枣品种的田间调查与诱裂试验结果差异较大,这是因为灌阳长枣、南京鸭枣属于极晚熟品种,在山西太谷地区9月底刚到脆熟期,正好避开了降雨对裂果的影响。
不同品种抗裂果能力的一般表现为制干品种抗裂果能力强,鲜食品种抗裂果能力相对较弱。相同成熟度的果实不同品种的裂果率差异很大,这可能与不同品种果实本身的果皮和果肉结构有关。通过对壶瓶枣、晋枣、蜂蜜罐、板枣等17个品种脆熟期果实的果皮结构进行比较,发现角质层厚度和果皮厚度与裂果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制干品种的角质层和果皮相对较厚,如稷山板枣、运城相枣、濮阳核桃纹等;鲜食品种的果皮相对较薄,如太谷鸡心枣、清苑大丹枣、大荔蜂蜜罐等。制干品种太谷壶瓶枣、交城骏枣裂果较重可能由于其果肉疏松,细胞空腔较多,易吸水膨胀所致。
3 小结
研究表明,要鉴定某一枣品种的抗裂果性能,首先应进行2~3年的田间裂果调查,再结合清水诱裂试验进行综合判定。田间调查应在果实脆熟期、雨后2~3 d进行。调查时选取南面枝条上的正常果实的裂果情况。对较早熟或极晚熟且正好错过雨季表现抗裂果的品种,应以清水诱裂试验完全浸泡48 h的裂果率为准。
参考文献
[1]卢华英. 影响枣裂果因子的研究进展[J]. 现代园艺,2007(9):44-46.
[2]陈红萍,朱俊峰,李文辉. 红枣成熟期裂果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 6): 71-73.
[3]石志平,王文生. 鲜枣裂果及其与解剖结构相关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3, 18(2): 92-94.
[4]周俊义,毛永民,申连英. 枣果实显微结构与裂果关系的初步研究[J].干果研究进展,1999:266-267.
[5]王长柱,高京草,高 华. 枣主栽品种的抗裂性鉴定[J]. 西北农业学报,1998, 7(2):78-81.
[6]毛永民,申连英,毕 平.不同枣品种果实抗裂果能力的比较研究[J].干果研究进展,1999:145-149.
[7]单公华,周广芳,刘秀芳.枣果实裂果程度观察[J].落叶果树,2003 (4):9-10.
[8]吴国林,杨俊强,王小原. 红枣优良品种抗裂性鉴定[J]. 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1): 86-89.
第一作者简介:赵爱玲(1978-),女,助理研究员,从事枣种质资源研究。
资助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1004041-04);院育种基础项目( YYZJC1008)
(收稿日期:201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