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梓萱
提起我们学校的标本室,那叫一个恐怖:阴森的屋子、奇形怪状的动物、逼真的人体器官……同学们都称它为“鬼屋”。可那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我总想什么时候能去见识一下它的庐山真面目。
机会终于来了。这天,戴老师让我和几个同学去打扫标本室。到了目的地,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门,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生怕惊醒那些沉睡的动物们。
一进门,我的目光立刻被一个“紫怪物”吸引住了。只见它圆滚滚的身子,浑身布满了小刺,活像一只小刺猬。一个同学激动地叫起来:“呀!刺猬也有紫色的啊!”我们看了说明,才知道这叫“紫海胆”。“哈哈,少见多怪……”
大家不由得大笑起来,屋
子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许多。
开始行动了。面对着“活生生”的小动物,我们拿着抹布,谁也下不了手。不知是谁找来了鸡毛掸子,有了这个法宝,打扫可就变得轻松多了。我正干得起劲,忽然看到一个透明的玻璃箱里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长蛇。我本能地后退了一步,大喊道:“蛇!”同学们一听,个个吓得“嗖”的一下窜到了门外。我得意地捧起玻璃箱:“瞧瞧,瞧瞧!动都不动的,你们也怕?”一听这话,他们松了口气,“呼啦”一下全围了过来。高妍琳还隔着玻璃摸着它的头,说:“小乖乖,好好睡觉吧!”我第一次觉得,蛇也这么可爱。
这次打扫标本室,我们和鲨鱼、青蛇、蝙蝠……来了个“亲密接触”。回到教室,我们添油加醋地宣传了此次“鬼屋”之行。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戴老师坏坏地笑着问:“跳蚤有没有跳起来咬你们啊?”“没有。”“它们还跟我们打招呼呢!”我们七嘴八舌地说。
原来,“鬼屋”
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
恐怖啊!
(214500 江苏省靖江市城东小学三〈6〉班)
(指导老师 徐 伶)
本刊特约评论员徐伶老师: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一次偶然的机会成就了小作者的“鬼屋”之行。原来,孩子眼中的标本室竟是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