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靖茹
“理解色波”,这是张军在1989年4期《西藏文学》的《理解色波》1一文中发出的呼吁。该文道出了一个执着于中国现代小说探索实践的小说家色波所面临的被读者和学术评论双重忽略的尴尬境遇。“理解色波”真的有这么难?以至于竟然需要要发出这样的呼吁?以至于一些评论者纷纷发文力图寻找色波的小说“企图”2?在西藏新小说3作家中,色波的小说让很多读者读不懂,同时也让众多评论者望而却步,对此,只需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一下,评论色波小说的论文依然屈指可数即是明证。对于这样一个带给我们多重小说思考的作家,为何还依然会遭遇如此的学界冷遇呢?本文试图就该问题探寻一下原因所在。
从表面看,色波绝大多数作品都发表在汉文版《西藏文学》上,该刊物的发行数量和潜在读者群决定了色波被中国读者和评论家接受的可能范围要小一些;但是,有意思的是,同时代的藏族作家扎西达娃和色波的小说往往在《西藏文学》同期刊发,仿佛俩人一直就这样如影相随。同为藏族作家,为何扎西达娃总能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为何总能被写进诸多的大学当代文学的教材里?而色波被评论被关注的时候一般总是在扎西达娃后面。为何有这般不同?
仔细研读两人的小说作品,可以发现,色波和扎西达娃在小说上所走的路子却有着很多不同。如果说扎西达娃注重小说主题开掘的话,那么色波就注重探索小说形式的探索;如果说扎西达娃致力于创造民族寓言象征的话,那么色波就是致力于对小说这种文体艺术进行不懈的探索;如果说扎西达娃运用现代派的所有表现方法是为了创造西藏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话,那么色波就是在思考超越民族超越西藏的现代小说艺术;如果说扎西达娃更注重小说的社会性的话,那么色波注重的是小说这种文体本身的游戏性(包括小说语言、小说结构的游戏性的探讨和实践)。对此,张军在1989年就有类似的表述:“同是藏族作家,他(指色波,作者注)不象扎西达娃那样怀着强烈的理解渴望去熟习自己的民族,他只是利用这个民族的生活现象来进行他的超越西藏的沉思。”4“这篇小说(指《幻鸣》,作者注)的虚幻同扎西达娃的虚幻不同,扎西达娃是把幻想同藏民族的历史——现实结合起来,他尤其注重历史表象后面的民族的魂;而色波则更多的是把幻想同生活现象,尤其是门巴族的生活现象结合起来,这种幻想来自他对永恒的思索,生活现象则不过是使这种幻想外化的载体的一部分。”5因此,色波小说带给读者更多的是对永恒和孤独的思索,作品中更多地传达出寂寞、无奈、无聊、荒诞等现代体验,带有强烈的实验性质。这难道就是被很多读者和评论者所忽视的原因之一?
让我们先来看看色波目前的小说:
1.《海螺号吹响了》……《西藏文艺》1982.2
2.《夜宿门巴村》……《西藏日报》1982.2.7
3.《乌姬勇巴》…………《西藏文艺》1982.3
4.《来自珞瑜的患者》
…………………《拉萨河》1983.8创刊号
5.《归宿》………………《西藏文艺》1983.3
6.《传向远方》…………《西藏文艺》1983.5
7.《竹笛·啜泣和梦》…《西藏文学》1984.9
8.《幻鸣》………………《西藏文学》1985.6
9.《在神鹰的翅膀下》
………………………《民族文学》1986.10
10.《圆形日子》……………《收获》1987.5
11.《永不止息的河》
………………《西藏文学》1985.8\9合刊
12.《在这里上船》……《西藏文学》1987.9
13.《小巷黄昏》…………《拉萨日报》1988.
14.《苍蝇》………………《拉萨日报》1988.
15.《八月是个好季节》
………………………《西藏文学》1989.6
16.《昨天晚上下雨》……《西藏文学》1990.4
17.《星期三的故事》…《西藏文学》1992.1
18.《倒叙》………《七彩人生》1993.创刊号
19.《来来去去》
………………湖南《文化时报》1994.8.23.
20.《诺布次仁》…《四川文学》2002.1月号
从《海螺号吹响了》到《归宿》可视为色波小说创作的起步阶段,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主。从《传向远方》6到《在这里上船》,色波开始了他小说创作的第二阶段,即对现代小说意蕴的哲理探索阶段。从《小巷黄昏》到《星期三的故事》,是色波小说创作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色波在探索小说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探索也更大胆,因此,这一阶段的小说引起的争论也最多。
目前国内关于色波小说的专题评论主要有:
1.唐展民《浓缩、幻化、游离及其他——评短篇小说<幻鸣>》,《西藏文学》1986年7期
2.刘志华《超越西藏的反省——谈谈色波的三个短篇》,《西藏文学》1986年7期
3.张军《理解色波》,《西藏文学》1989年4期
4.李启达《色波的企图——小说的可能性》,《西藏文学》1990年4期
5.黄惠清《也谈色波的企图》,《西藏文学》1991年1期
6.王珂《为“色波的企图”一辩——兼与黄惠清商榷》,《西藏文联通讯》1992年4期
7.黎风《智者的诗意独白——色波小说创作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8.刘雅君《体味神秘与孤独——用原型批评理论解读色波小说》,《西藏文学》2008年第2期
9.徐琴《评藏族作家色波的小说创作》,《当代文坛》2010年第1期
这九篇评论主要集中在对色波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小说解读上。此外,还有一些评论涉及到色波的主要小说,如张军的《太阳照常升起》7、《如魔的世界——论当代小说》8,那么理解色波呼吁是如何发出的呢?
仔细回顾色波三个阶段的创作,可以发现,在第一阶段,色波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解起来并不难,因为我们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中的主题、叙事和语言,那是我们可以理解的非常熟悉的一种小说模式。正向色波自己所说:“倒是初学写作时,由于脑子里只有从教科书上学到的关于小说的知识和丰富但只属于个人的生活体验,我丝毫也没有自卑感。那是一九七八年底,我在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一个叫做荷扎村的地方下乡,一面行医一面与那里的门巴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要代表政府按照当时的政策保护弱者和打击强者,在他们之间制造绝对的平均。一天下午,我突然觉得没事可干,就在巴掌大的、花花绿绿的包药纸上写起小说来了,一气写了三个短篇,并陆续发表在《西藏文学》和《西藏日报》上。那时我对小说的认识极其明确: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事件、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差不多每一本汉语词典上都是这么注释的。这个定义在规定小说形式由故事、主题和经验摩仿三者组成的同时,断定小说家头脑里的故事、观点和经验的存在先于叙述的存在,全然不考虑那些先于表现的思想或经验是如何获得的。”9
从第二阶段开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色波小说开始有了理解难度。但这种难度,读者尚还可通过冥思而进一步把握。若对这阶段的小说进行文本细读的话,每篇都有很多空白需要读者去填补,读者在阅读中尚不至于中断阅读乃至抛弃文本。如《传向远方》、《幻鸣》、《在这里上船》、《圆形日子》都仿佛在指引读者去小说中思索人生困境、追求哲学意蕴。读者也可通过黎风评论《智者的诗意独白》中得到揣摩,也可从张军的评论《理解色波》中对色波的读解中得到启发。对于这一阶段的小说,我以为唐展民、刘志华、张军的评论都有比较独到的分析,对色波的小说探索给予了肯定。张军的长篇论文《理解色波》(《西藏文学》1989年4期)将色波的作品《传向远方》、《竹笛、啜泣和梦》、《幻鸣》、《在这里上船》和《圆形日子》进行了解读,对色波小说的时间观念、空间观念、圆形意识、身份意识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评析。在今天看来,该评论依然可以作为我们理解色波作品的入口,由此进入色波作品去理解色波的小说观念及其在小说艺术上的所有探索。
但从第三个阶段开始,色波变得好像是执意要抛弃读者似的,尤其是《昨天晚上下雨》、《八月是个好季节》、《星期三的故事》,让很多读者读后如坠云雾,难以把握。这一阶段的的色波,在小说的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文体革命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的实验,上述三篇作品就是现代小说观念下的实验结果,因此理解这些作品的前提是读者或评论者小说观念的转换。关于这一阶段的小说,色波坦言:“一种认识上的新发现,反应在小说中,必然会在人们广泛意识到它之前显示出其艰涩怪异的特性,因为任何一种新思维、新观点都不可能在我们平时熟悉的标准和常识中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和明确的答案。这也是我的作品很少的原因,是我写作艰苦的根源。如果我接着《幻鸣》或者《圆形日子》或者《在这里上船》或者《昨天晚上下雨》往下写,我就会因为占用了本来可以用来印刷令人愉悦的通俗小说的纸张而感到内疚。”10色波说,“我的缄默不语不是故作深沉,而是在多重复杂的小说面前的一种自卑。”11“我的自卑感产生于在写作《幻鸣》之后,犹豫这一阶段对文学的看法在时间上离我太近,我现在还理不清个头绪来。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这个时期我一方面执意要破坏和颠覆小说中被人们普遍承认的固有的秩序,一方面又力图要在小说中建立一种新秩序,其结果是作品尽管晦涩难读,却同样具有可供读者捕捉的确定意义。《星期三的故事》提醒了我,使我对小说的继续存在和发展是否只须凭借自身的力量产生了怀疑,同时对具体写作的过程中突发的想象和偶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感兴趣,尽管这种突发的想象和偶然是何等自在何等懒散,并常与设计之间产生无法统一的矛盾。”12
我以为在理解色波小说的过程中,有两个背景是至关重要的,一是世界现代小说艺术发展史,其次是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发展状况。色波的自述道出了他的小说观念的形成过程。色波的小说观念其实是一种现代小说观念,具有精英式色彩。对色波来说,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之所以存在,就其本质来说是要不断地创新,从语言、从叙事、从结构……而作为一个有着自觉的小说文体意识的小说家,色波一直致力于这样的努力。
从《昨天晚上下雨》开始,色波致力于小说结构和小说语言的探索。李启达的《色波的企图——小说的可能性》、黄惠清《也谈色波的企图》(《西藏文学》1991年1期)以及王珂《为“色波的企图”一辩——兼与黄惠清商榷》(《西藏文联通讯》1992年4期)是评论该小说的三篇重要文章。李启达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昨天晚上下雨》(《西藏文学》1990年4期)进行解读,深刻地阐释了色波的小说观念及小说文本意蕴,尤其是对色波的小说观念和时间空间的运用有独到的分析。黄惠清认为《昨天晚上下雨》“大体上可以归进受西方形式主义文学观念影响,走向形式化的这类小说之列。”13认为色波的企图就是“显示他的叙述操作手段”14,“《下雨》的独特之处,不但在现实主义小说中无法找到,就是在一些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作品里,也未必能够发现。可以说它较明显地体现了对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所强调的小说审美价值的追求。”15而王珂认为“色波的最大‘企图就是文体革命带来的小说创作方法论的革命。他想打破传统小说‘形式的专横,让‘清晰的叙述式、热情的激动式和个人的行动式结合,让作品包含‘所有体裁的丰富性。以致他的小说随着文笔越来越老练,他笔下的景致描绘得越来越具体、人物的动作刻划得越来越确定、细腻(小说文体:清晰的叙述式产生的效果);他却时时转换叙述角度、改变叙述方式,选取了随意性的叙述技巧(散文文体:个人的行动方式产生的效果);他躲开平铺的手法,不断制造空白,造成时间前后跳跃的现象,让有限的文字容纳尽可能的可能性,充分显示出语言的弹性力量,时时处处充满不确定的暗示(诗歌文体:抒情的激动产生的效果)。”16“‘色波的第二个企图是力图揭示出现代社会中的凡人情感(平民意识)和呈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17
三位评论者对《昨天晚上下雨》的解读,对色波在文本中所进行的小说形式上的创新努力都给予肯定和理解,并都不约而同地呼唤读者解读文本能力的提高,这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色波小说受到评论者的忽视的原因所在:因为解读与言说的难度,所以几乎集体保持沉默。
《昨天晚上下雨》主要着力于对小说结构的探索,《八月是个好季节》通过对话显示了叙述的力量,一个枯燥的刑事案件被叙述得干净整洁、动人心弦,充满玄机。《星期三的故事》(1992年1期)由两个民间故事组合而成,叙述者站在民间立场来反映藏民族的佛教观,折射出色波对佛教影响下的藏文化的反思。
通观色波的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色波第三阶段对小说形式的探索,其实从第二阶段的《在神鹰的翅膀下》已见端倪。《在神鹰的翅膀下》叙述视角频繁转换,文体形式的拼贴形成了较强的小说张力。小说中穿插叙述者的梦境,这梦境带有性的隐晦和朦胧,因此梦中的女性形象缺乏实体感。而梦又与创世纪的传说并列,性躁动之后的情绪与后面的对话相互暗示呼应,于是,躁动获得了普遍性,梦却最后破灭。在看似梦游似的思绪中,色波将拉萨不同文化群落间的对峙与碰撞尽数呈现。当然,现代小说技法诸如意识流、不加标点的长句,在《在神鹰的翅膀下》中也运用得极为广泛。
“理解色波”的呼吁在20多年的风云变幻中已然成为历史,直到今天,这声呼吁在学界的回应依然寥寥,作为一位热爱小说的小说家,作为一位深具探索意识的小说家,作为一位总被评论界和读者忽略的作家,色波的小说其实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思考:
首先,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应该具备怎样的文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其次,面对一位具备小说先锋意识的小说作品,读者和评论家应该具备怎样的理论修养和艺术修养?
再次,中国当代小说在何种程度上应该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创新?
最后,对于少数民族作家作品,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
参考文献:
1张军《理解色波》,《西藏文学》1989年4期
2李启达《色波的企图——小说的可能性》,《西藏文学》1990年4期;黄惠清《也谈色波的企图》,《西藏文学》1991年1期
3见拙文《“西藏新小说”的兴起与终结》,《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3期
4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1页
5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51页
6《传向远方》1983年出现在《西藏文艺》上,简直就是个奇迹,不仅在当时的西藏文坛,即使从整个中国当代文坛来看,也是个奇迹。色波从《传向远方》开始迈上了现代小说艺术的探索之路。
7 《主人》1992年1期。《主人》杂志后来改名为《七彩人生》。
8张军《如魔的世界╟╟论当代西藏小说》,见《西藏新小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9色波《说给<贡嘎山>》,《贡嘎山》1995年第3期61页
10色波《说给<贡嘎山>》,《贡嘎山》1995年第3期60-61页
11色波《说给<贡嘎山>》,《贡嘎山》1995年第3期61页
12色波《说给<贡嘎山>》,《贡嘎山》1995年第3期61页
13黄惠清《也谈色波的企图》,《西藏文学》1991年1期126页
14黄惠清《也谈色波的企图》,《西藏文学》1991年1期126页
15黄惠清《也谈色波的企图》,《西藏文学》1991年1期128页
16王珂《为“色波的企图”一辩——兼与黄惠清商榷》,《西藏文联通讯》1992年4期36页
17王珂《为“色波的企图”一辩——兼与黄惠清商榷》,《西藏文联通讯》1992年4期37页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