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也白
《咬文嚼字》9月号刊载有《“房东”从何而来》一文,认为“房东”由“东家”衍生出来,而“东家”来源古代“东向为尊”的礼仪。此说不对。“东家”其实来自“东道主”。
《现代汉语词典》“房东”条:“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跟“房客”相对)。”《辞海》不收。《汉语大词典》与《现汉》同。可见,房东就是房主。
房主怎么与“东家”搭上了关系?再查“东家”,《现汉》:“旧时受人雇佣或聘请的人称他的主人;佃户称租给他土地的地主。”《辞海》:“房东;寓主。”《汉大》同《现汉》。
三本权威辞书,都将“东家”与“主人”挂上了钩,而与古代礼仪中的“坐西向东”、“东向为尊”毫无关系!
再说,礼仪中的“东向为尊”,是指坐在西边的那一位,即西座为尊。上述文章引唐人赵磷《因话录》:“礼先宾客,故西让东,主人在东,盖自卑也。”主人是房主,家中以他为尊,所以日常居西位,客人来了,他从西位让到东位,以尊客人。既然主人日常居西位,那就不应该是“东家”!
关于“东道主”,《现汉》释为“请客的主人”,五个字,很“现代”。《辭海》稍详,字不多,且抄全段:
东道主 本指东路上的主人。《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按:郑在秦东,可以随时供应秦使的困乏,故称为“东道主”。后亦用以指房东。
看!这最后几个字,可是《辞海》原文,不是我妄加的!
“东道主”本义是东边道上的主人,后指招待客人的主人,由此衍化出“东家”一词,指雇工及佃户的主人,进一步衍化出“房东”一词,指房屋的主人,不是顺理成章吗?(摘自《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