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进彝乡南涧

2013-04-29 22:09赵云
大理文化 2013年5期
关键词:南涧热土本真

赵云

旅游如同放风筝。风筝在灰色压抑的地方憋久了,就想飞出去。自由自在地享受纯蓝的天空和纯净的空气。大部分风筝都会回来;小部分风筝却回不来了——它们的心灵已被全新的世界、全新的生活俘虏了。我即属于后一种风筝。

一不小心踏上滇西彝乡南涧的土地,我立即就被这儿热烘烘的气候及比气候更热的民风俘虏了去:因国家级小弯电站的开发,这片彝乡正在全力建设之中。新建的街道笔直宽敞,配以新颖别致的路灯,街道两旁及街中间都匠心独具地栽种上花草、绿化树,色彩浓烈的红、黄、紫色花配上浓绿的行道树,让旅途、工作、劳作疲惫的人们见了,目光为之一亮。而这么美丽的街道,无论是艳阳普照的白天还是华灯齐放的夜晚,行人都极少——毕竟,小弯电站离县城有100多公里。在这全新的环境中,走在街上,你恍若走在郭沫若《天上的市街》的诗里;继续走下去,你已不知身处何处?不禁想入非非。

若遇到赶街天,到处是来来往往的乡民。因天气炎热,他们大多衣着简单、随意,日常生活及为人处事也简单明了。他们大多直来直去,心里不设防,让你容易接近。他们的肤色也多呈当地的泥土色:本真、质朴、厚重。他们憨厚地笑着,是那种心无挤压、漫不经心的坦然的笑。让我等终日陷在灰色压抑的水泥城市里的人见了。心里顿生羡慕和感慨:人的幸福,并不由复杂的物质生活来决定;有时,简单本真的生活,反而是一种天赐的幸福,可遇而不可求。

这片热土上的一切,与我青少年时代孜孜以求的乡土诗歌是那么吻合,吻合得连我自己也顿生疑虑:是这里的一切像我的乡土诗歌。还是我的乡土诗歌像这片热土?

我发现自己爱上了这片热土。难以自拔也不愿自拔。

以后随着去南涧的次数增多,渐渐地由表象深入到它的内里:这片现在依然不算富裕的热土。之所以能孕育出闻名天下的“跳菜”土风舞。之所以能深深吸引住现代孔雀舞之王杨丽萍。是因为它的本真和人性美。而作为支撑人类感情基础千百年的这一高贵的情感,如今正面临着被现代商业文明吞噬的危机。

后来借着写材料的机会,我专门去南涧小住了几天。为了让我静心写出好材料,为人坦诚豪爽的高原汉子大石,特意让我住在离县城6、7公里的“牧童园”。

这里风景绝佳。白天,静极,只有山风和风吹树林的天籁之声。那么枯燥、乏味、冗长的材料,在这样的环境中写得很顺手,很快。接连几天,我吃过早点后就将中饭和晚饭并在一顿吃。从早上9:00一直写到下午4:00,写饿了就吃饭。饭饱神虚。我打开窗,如打开了一扇通往天堂的神秘之门:周围的山不高,但绿意盎然,并且是那种极有层次的绿,由远及近,渐渐地由浓绿过渡成浅绿,过渡得非常自然,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力;远方有片凹地,氤氲着淡紫色的烟雾,不知名的鸟儿,在紫红色的天空悠闲地慢慢飞着,异常神秘,很像那些中外著名动画片里的仙境。

早晨,精神抖擞地跑下山去赶街。街上非常热闹、拥挤:摩肩接踵,箩箩筐筐,自行车、手推车、板板车、拖拉机……汗味、泥巴味、蔬菜水果味……我这样翻翻,那样瞧瞧。望着彝乡那新奇的一切,望着那一张张真实淳朴的笑脸。心情好极了。

逛累了,随便找个卖锅巴油粉(该油粉名气很大)的小吃摊,一屁股坐下:来一大碗,作料多放些!稀里哗啦进肚,凉滑、味浓、饱人,痛快痛快!老板娘见我吃得那么爽,非常得意自己的手艺:“再来一碗?”“够了够了,撑得站不起来了!”大家就笑。与我同坐在一起吃油粉的三口之家,同样吃得嘘气展眉。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那有着乌溜溜大眼睛的孩子,咿咿呀呀的话都讲不清楚,肥嘟嘟的两支藕手就已经往大土碗里直接抓吃凉粉了。小家伙胖脸上的五官辣得挤成了一堆。好汉好汉!我竖起了大拇指。孩子父母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就快乐得游来游去。这种质朴真实的脸,如同一本无字的书,同样需要我们仔细去阅读、感悟。

抹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敞开衣襟。任高原的热风拍打着我被钢筋水泥的城市折磨得苍白的肌体与思想;继续游进人群,任滚滚人流裹挟我流到东流到西。我已变成一尾健康本真的鱼,在中国大西南边地的彝乡,快乐地游来游去。

猜你喜欢
南涧热土本真
这片热土上,“新”的力量正迸发
州文联组织27名作家到南涧开展“文艺助力乡村振兴”采风创作活动
冬日,共赏无量山烂漫樱花 南涧无量山樱花节
云南“南涧跳菜”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热土西藏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山城热土
行走在张家口的热土上
新年的6个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