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三义乡龙洋村是彭水县重点扶贫村,距县城56公里。
3月14日,当本刊记者提出前往龙洋村采访时,该县干部劝阻道:“像这样的‘天路,连本村人都很少进出。”
其所以称为“天路”,是因为一段路挂在悬崖上,村里人进出,需抓住头顶的藤条,踩着木桩缓慢移动——村民用钻头在崖上凿出深眼,插入木桩,当作路和护栏。
这条“天路”,是进出龙洋村的必经之路。
因为交通不便,龙洋村不少村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100多名老人至今从未出过村,从没见过汽车,很多人打了一辈子光棍。
也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龙洋村挣扎多年,仍摘不掉贫困帽。
2010年,该村被彭水县列为整村脱贫对象。2012年,龙洋村村民终于盼来好消息——在县交委协调下,有关方面准备修一条公路进村。
可是,施工方刚到现场,就被险峻的地势吓退了。随后几个月,一连五家施工队都因为施工难度太大而全部撤退。
像龙洋村这样的高寒贫困山区,在重庆还有不少,市里、区县投了不少钱,可还是年年扶贫年年贫。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那一块,而是最短的那一块。重庆要在2017年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长最短的那一块短板——统筹发展最难的高寒山区。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寒山区农民的贫困现状?
自2001年起,市委、市政府就在巫山、城口等区县开展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试点——对部分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水平低下、发展致富无门的边远高寒山区的群众,实施自愿异地搬迁扶贫安置。
十几年的实践证明,通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贫困群众安稳致富,还有效减轻了迁出区生态压力,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据统计,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群众多年来的返贫率不到1%,远低于全市5%左右的返贫率。
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根据《意见》安排,从2013年到2017年,全市将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0万人,2013年将启动搬迁20万人。
如何打好这一场造福数十万乡亲的扶贫攻坚战,确保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本刊记者走进巫山、黔江、城口等高寒山区,实地了解巫山县原庙堂乡、黔江区石会镇中元村、城口县岚天乡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情况,希望通过解剖这三只“麻雀”,能对打好这场攻坚战提供借鉴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