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像呼吸一样自然

2013-04-29 00:44:03戴晖明范琼仙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3年5期
关键词:盒子新课标习作

戴晖明 范琼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马龙县通泉第一小学晏延跃老师执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七《照片里的秘密》”一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如何有效进行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创设情景,巧妙导入

师:我们身旁有许多人,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与我们和睦相处,是我们的亲人,你最喜欢谁?

生1:我喜欢妈妈,她天天为我和爸爸做饭、洗衣服,还织毛衣……

生2:我喜欢爸爸,他辅导我学习,带我跑步、爬山,给我讲故事……

生3:我还是喜欢奶奶,她慈祥、心又好,常给我买学习用具。

……

师:出了家人外,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他们当中也有我们喜欢的人!老师跟同学们朝夕相处,感情深厚,我非常喜欢大家,而且最欣赏其中一位同学。你知道他是谁吗,猜猜看?(同学们猜想、交流、回答。师板书:喜欢 欣赏 猜一猜 谁)

生1:可能是班长,因为他学习好,又能管理全班。

生2:是学习委员,因为她品学兼优……

生3:我想也许是体育委员,因为他爱好广泛、思想活跃,活泼可爱……

……

〔评析:“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目标。这样设计导入环节教学,既能训练学生口语表达,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会说了,说流畅了,写下来也就通顺了。这是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

二、设疑激趣,观察探究

(一)设置悬疑,激发探究兴趣,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师:现在,老师已经把我最欣赏的同学的照片放进了盒子里(出示盒子),这是个秘密(板书:秘密)。谁愿意走上讲台来看看?(生纷纷举手)

师:老师马上满足你的愿望,但有一个条件,看后不许把看到的情况告诉别人,你可要为老师保守这个秘密。

(二)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等。

1.课件出示观察提示。

(1)全程观察,要仔细,特别注意细节。

(2)重点观察动作、表情,并展开想象。

2.组织第一位同学上台看“照片”,引导其余同学仔细观察上台同学的动作、神态等。

(三)组织“说”的训练,把看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

1.指名学生说,边“引”边“说”:你看到了什么?你猜他会怎样想?

2.另外三位同学依次上台来看“照片”,其余同学观察后继续说。

师: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走上台,怎样看动作、表情变化、神态等。)你猜他会怎样想,你心里又会怎样想。

生1:只见××迫不及待地走上讲台……

生2:×××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小心翼翼地把手伸向盒子……我看到他的手在微微颤抖,好几下才把盒子打开,想必是他心里老在想盒子里到底会是谁呢?以至于手都有些不听使唤……

生3:×××满心欢喜,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上讲台……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我猜结果可能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这“照片”一定精彩……

……

〔评析:“观察、观察、再观察”是巴甫洛夫的座右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量的知识更为重要。学生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深化知识、巩固知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观察。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上台同学的动作、表情、神态等,叙述个人独特感受和想象,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三、个体体验,自主习作

(一)继续看“照片”,个体体验、观察老师最欣赏的同学的“照片”。

师:你一定更想知道老师最欣赏的同学是谁了吗?老师也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照片”。请小组长把老师准备的小盒子发到同学们手中。

师:请同学们各自打开,观察、欣赏“照片”。

(二)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要说出来,请先和你的同桌说说吧!然后小组交流,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在班上交流发言。

(三)汇报:说说自己看到的、想到的。

生1: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原来是面镜子,镜子里照出个圆圆的脸,现出灿烂的笑容……

生2: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原来老师最欣赏的同学是我……

生3:啊!我恍然大悟……

……

(四)课件出示写作提示。

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成一段话(片段),如果全过程都印象深刻,就写成一篇文章。不写错别字,用对标点符号。(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探究者;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从出生起就在观察、感受着整个世界。当他们面对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时,都会带着自己对世界初步的观察、感受与思考来进行交流、理解与表达。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四、朗读交流,指导修改

1.小组内朗读修改。

2.展示作品:指名朗读自己的作品,师生点评,激励表扬。

3.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新课标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能够自主合作地学习;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真正体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既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能在倾听同学说话中尊重理解对方,做到听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简要转述,有条理表达,关注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五、拓展延伸,实践体验

请同学们给自己的习作加上题目,写好开头、结尾,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总评:这节习作课,是巩固性的习作课。学生既可写活动过程及感受,又可写人物神态、动作及事件片段。主旨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活动,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合作、探究、自主表达,让学生观察、体验,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内心活动,从而真实、有序地观察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设置悬疑,激发兴趣;组织观察、个体体验;自主写文,朗读修改;展示作品,点评激励”的教学过程,把习作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表达,有话可说、可写,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感受到了习作的快乐,达成了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王天杰

猜你喜欢
盒子新课标习作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有趣的盒子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寻找神秘盒子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
习作展示
肉盒子
小说月刊(2014年9期)2014-04-20 08:58:07
盒子
小说月刊(2014年5期)2014-04-19 02: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