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新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有力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中的素材往往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阅读的积累,写作犹如空中楼阁;写作是阅读的延伸,缺少写作训练,再多的阅读也只能是雾里看花。
想要让学生作文时言之有物,大量阅读是前提,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去开拓眼界,培养情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为写作积累大量素材。可以这么说,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高低。
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为使阅读很好地为写作服务,我们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一、鼓励学生多看书
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多看书,以课前3分钟故事、《比一比,看谁读的书多》的看书登记等方式督促学生看书,使教室“图书角”不成摆设,尽可能发挥图书角的作用。
二、教会学生方法
1.培养学生写读后笔记。写读后笔记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学生应有明确的阅读任务,写读书笔记就是其中之一。阅读之后学生可以摘录好词好句,可以就阅读资料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有时就作品的艺术特色或写作手法付诸于文字,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悟。读书笔记写好后,教师要定时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其中写得好的笔记要加以赞赏和鼓励,还要当众阅读,并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张贴展览,让大家有学习的榜样。
2.作文训练时鼓励学生仿写。为了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读写迁移的目的,对于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学生可以抓住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几个点进行分项仿写。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与课本配套的同步作文或学生自己的作文书,教给学生仿写的方法。如风后,启发学生想象,当风来的时候你还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不一会,学生们就纷纷举手了回答树叶会在地上打滚、玉米叶会哗啦啦的唱歌、麦穗会点头、柳树会摆长发、湖水会皱眉……我没想到,学生们看见的东西还真不少,还会说出如此优美的句子,我由衷地笑了。随即,一篇按课文内容仿写的作文没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学生说得好写得也轻松,教学内容完成轻松。
3.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进行扩写与缩写训练。扩写与缩写训练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思想、文章结构、文章体裁,比如对于比较简单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在加深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扩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进行缩写则可以考察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与作品思想感情的体会,同时,还训练了学生抓住文章重点的能力。针对课本中的重点课文,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用扩写和缩写的形式进行训练,效果明显。
4.续写。续写是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写出既符合课文情节,又融入自己想象的较圆满的结局。如《小山羊和小灰兔》,课文结尾是:明天早晨还要不要等小灰兔呢?小山羊心里犹豫起来。我利用小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写一写第二天小灰兔、小山羊会怎么做?怎么说?学生有写等的,也有写不等的,还用小山羊和小灰兔的对话,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看着他们续写的内容,写话训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我还常常利用课余的时间,给他们读课外搜集的、他们喜欢的一些小故事,在故事的结尾留下悬念,留给他们想象的空间,以此来激发他们续写的兴趣,变“要我写”成“我要写”。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练习,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入手,指导学生反复品味重点篇章、背诵精彩语段,给学生指出阅读重点,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等,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等,如此持之以恒,必定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总之,阅读和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务,但在实践中又是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的。因此,我们要阅读与写作两手抓,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这两柄“利剑”,相信一定会“双剑合璧,威力剧增”。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