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须“四巧一洁”

2013-04-29 14:37韦显志
广西教育·B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

韦显志

【关键词】高考 作文 “四巧一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83-01

高考作文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高分与否决定着考生语文一科的命运。而高考作文有许多特殊之处,高考作文是限时作文,写作时间短,且评卷老师阅卷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能将其等同平时的写作看待。因此,教师在应试作文训练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一些应试技巧,才能使作文获得较高的分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高考作文高分的秘诀——“四巧一洁”,即题目要拟得巧、开头要入得巧、结尾要收得巧、素材要用得巧,同时还要做到卷面整洁。

一、题目要拟得巧

除命题作文外,凡要求自拟题目的作文,一定要在命题上下一番工夫。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题目拟得巧,新颖别致,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便能第一时间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阅卷老师会据此判定考生的审题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作文时能拟一个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题目,令人眼前一亮,得分自然会高。如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是一道材料题,材料内容是一个孩子回到乡下帮母亲干农活,他挑着一担秧苗在田埂上走,因为路很滑,他不仅挑不动还差点摔跤,母亲让他把身上的鞋子和外衣脱掉,脱掉衣服和鞋子之后,他果然走得稳当了。题目要求考生自选角度写文章。就这一则材料而言,考生可以这样立意,衣服、鞋子就像包袱一样,甩掉包袱才能轻装上阵,才能走得稳当。更深层的可从排除羁绊、抛却杂念等方面立意,如广西的一篇满分作文的题目为《抛却羁绊》。

二、开头要入得巧

作文的开篇如果新颖独特,也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考作文尤其如此。一语中的的“开门见山式”、故作惊人之语的“悬疑式”、娓娓道来的“春雨润物式”开头,落笔入题,为全文定下基调,使阅卷老师一下就能把握文章主旨。如2012年广西高考满分作文《抛却羁绊》是这样开头的:“挑担人不是挑不动重物,而是外衣鞋子的洁净与否羁绊了他前进的脚步,抛却了这些羁绊,他就能昂首前进。”开门见山,直言主题,使读者看第一眼就能抓住文章的主旨。

三、结尾要收得巧

老师在评卷时,因时间仓促,往往比较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因此,结尾的优劣同样关键。作文讲究“凤头豹尾”,结尾时,往往要卒章显志,用一两句话点明文章中心或主题。如果文章内容已经紧扣题意,也可以在结尾营造“余意悠长”“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如果善于哲理思辨,结尾处可以来一句凝练的哲语,能给人以深刻凝练之感。结尾巧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脱颖而出。如2012年广西高考满分作文《抛却羁绊》是这样结尾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让我们抛却羁绊,用与生俱来的洒脱挥毫我们的人生!”引用佛语简短有力地收束了全文。

四、素材要用得巧

大脑是材料的仓库,在考场上,要从中选取新颖贴切而又合乎题意的素材进行作文。如果材料过于陈旧和平淡,文章就很难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具体运用素材的时候,还要认真思考究竟怎样运用才有特色、才巧妙,不能只是简单把材料罗列出来,而要围绕主题进行叙述,并且适当添加抒情或议论,以突出材料的意义。比如,2012年海南高考作文《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中是这样运用材料的:“吴斌,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到金属片袭击。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吴斌用尽最后力气,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拯救全车乘客,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吴斌倒下了。吴斌走了,省委书记为他流下了眼泪,数万群众自愿去护送他的灵车,整个中国为吴斌而感动,中国‘最美司机的称号将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财富。他的行为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职业道德。从他身上,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这则材料对吴斌在生命垂危时刻拯救乘客的一系列行为动作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在叙述中加强了抒情议论,突出了人物内在的品质,形成了较强的感染力。

五、卷面要整洁

卷面如人面,它是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高考阅卷时间紧,加之天气炎热,工作强度大,阅卷老师每天面对电脑屏幕,难免产生疲倦感。字迹清楚,字体端正、美观、大方,涂痕少的试卷,能立即获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如此一来,“印象分”自然就高了。试想,一份字迹潦草、涂痕累累的试卷,读者岂愿卒读?过于潦草的作文,阅卷老师往往只看几眼,很可能就将其定格在三类及以下的作文了。因此,考场作文一定要尽量做到卷面整洁。

以上技巧多少有点急功近利的味道,但确实是应试作文获取高分的有效策略。高考作文若能做到“四巧一洁”,恰当处理好拟题、开头、结尾、选材,并尽量保持卷面整洁,就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作文才有可能获得高分。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