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兹猫
骄阳下,茵莱湖珍宝度假村(MyanmarTreasure Resort)的老板Win Oo Tan正忙着指挥员工给每个客房送电风扇,满脸歉意,“实在不好意思,没想到今年湖区这样热,入住的客人又这么多,酒店的电风扇没有预备那么多。”往年,这里是缅甸最凉爽的地方了,一千米的海拔足以让温度降下6℃~7℃甚至更多,因此这里90%的酒店都没有空调。
湖上小住的日子,洗尽了连日来在缅甸各处奔波的风尘,这里没有酒吧,没有咖啡馆,白天逛湖上的手工作坊,与当地人话家常,看他们种菜、织布、打铁、编渔网、磨黄香木,生活古老而朴实。夜晚出来散步,入夜的茵莱湖平静得迷人,偶有小舟经过,船上人细细的谈话声,在无漾的湖面上久久飘荡。
生活在别处
茵莱(Inlay)中的lay是缅语数字“4”,这里原是由4个小湖泊汇成的大湖,只是近年来湖水干涸,158平方公里的湖面缩小不少。
生活在茵莱湖的水上人家至今循着祖先的生活方式,住在湖深处的传统高脚屋或渔船里,需要坐船前往。雾霭中的两面群山沿湖列席向南,湖水清浅,最深不超过3米,看得清顺水飘忽的水草。头戴斗笠的船夫一直站在船尾,左脚踩在船板上,右脚悬空荡桨,姿势十分优雅,桨板起落处带起一串水珠,船无声漂曳前行。
这样独特的划船姿势源于当地一种特殊的捕鱼方式。因为茵莱湖里芦苇多,只有站起来才能看见芦苇下是否有鱼,用脚划桨就能空出双手捕鱼。加上常年生活在湖上,当地人为避免双脚的行走功能退化,便发明了这一独特的划船方式。但女人依然坚持双腿盘坐在船尾,以手持桨。
每条船的船头都放置一个状如大斗笠、两头中空的倒三角形鱼筐,那就是捕鱼工具一罩鱼笼。筐没有底,筐身是松松的鱼网,船夫根据鱼换气时冒出的水泡断定鱼的大小。当看到大鱼时,渔夫便将鱼笼罩下去,将鱼圈在中央,当鱼跳到下层竹圈外面时,就被松松的鱼网卷住了,再将鱼叉从鱼笼上端的孔中伸进去,把罩内的鱼叉上来。显然,这种与众不同的渔网可不好机器生产。
在湖上晃悠,看见不少菜地,密密麻麻地插着竹竿,里面整整齐齐地种着一垄垄西红柿、黄瓜、豆角、鲜花,只是全都泊在水面上,这就是当地盛行的浮岛种植法。把从水下收集来的海藻聚起来,漂浮在水面上,再把水底的泥浆打成湿泥砖铺在水草上,然后一层稀泥浆一层海藻地往上铺,土层就越来越厚,从30厘米至1米不等,便能搭棚种菜了。因为用竹竿插到湖底加以固定,无论潮起潮落,菜园子总能漂浮在水面上。这些菜地也可以买卖,你需要多少,主人会划好地,用船拖到你家门前,但价钱不菲。
浮岛与木头房屋组成了茵莱湖的水上村庄,家家户户遥遥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村民们可以调大嗓门传递信息。若两座浮岛距离较近,便架起拱形竹桥或木桥,桥上人来人往,桥下小舟穿行,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渔乡风景。
水上手工生活
“你们运气真好,赶上了五天一次的水上集市。”导游说。
和缅甸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人住得比较分散,集市并非天天有。茵莱湖一带有一万多户居民,大部分属于茵达族,散居于湖边的180多个村落中。当地人选中几个不同的村庄,按五天一个周期轮换坐庄开集市,村民们就像打游击一样,按照集市的时间决定日常生计的买进卖出,这天,茵莱湖的集市轮到了伊瓦村。
在伊瓦村浑浊的小河汉里,许多小船推来搡去,除了食品和日用品,集市上还有不少手工艺品,因为这里有相当多的人靠在浮岛上从事养蚕、纺织、打铁、制作金银手饰等手工过活。
因为缅甸炎热多雨,源于中国的油纸伞在这里大受欢迎,至今还采用涂上熟桐油的棉纸做伞面,再手绘上小花,清新脱俗。这里还有缅甸特有的乐器竖形弯琴的模型和铁匠一锤一锤打出的首饰,或许缺乏设计感,急于兜售给游客,它们的做工并不精美,售价约20多元。
要不是见到这些大大小小的手工艺品,人们总以为缅甸只有翡翠玉石,其实这里别致的漆器手工艺品的名气并不小。漆器,在缅语中叫“荣”,当地人喜欢全家在一个带底座的漆器大圆盘中吃饭,用漆器水杯喝水,认为用漆器餐具吃饭更香甜,用漆器水杯喝水更清凉。但缅甸漆器的平整度和精美度比不上越南漆器,他们选用竹子为胎体而非木头,表面上通常绘有镀金花纹。
作坊里,一群手工艺人正忙活着:用削得细细的竹片一圈圈环绕编制成圆形器皿后,再反复上漆、自然风干、雕刻、套色绘制。漆器的生产周期需要数月,但这里大部分漆器售价最高不过几十美元。
在茵莱湖上,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技艺是纺织。穿过一片密集的水上丛林,来到一个以织布闻名遐迩的村庄——In Paw Khone。走进一家名叫Myat Pwint Chel(丝绸和荷花)的水上纺织工坊,被眼前一条条纯色的、彩条的、方格的围巾吸引。它们看上去似乎与棉麻材质区别不大,却散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魅力,因为,它们是用藕丝织成。
木地板上坐着一位正在织布的老妇人,她用削铅笔刀将一根藕茎轻割一周,捋出数条细细的藕丝,随手搓成细绳,再取四五根荷叶秆一起掰断,拉出的丝搓到一起就成了线,但长度不过十几厘米,需要不断地续上藕丝,再一点一点地纺成线。然后上机,手脚并用,手拉一下,脚踏一下,梭子来回穿梭,藕丝便织成了布。
这样的藕丝布非常受欢迎,手感类似麻,但垂感不错,戴起来很舒服,售价约几百元人民币。
当习俗遇上生活
在缅甸,很难见到愁眉苦脸的人,物质上的匮乏并不妨碍他们感受生命的愉悦。无论是在集市还是庙宇,常能见到锯成一截一截售卖的木头,最初以为是柴火,其实这是当地人纯天然的防晒佳品黄香树(Murea Exotiaa),她们称之为“特纳卡”。
缅甸人家家都有座小石磨,就是专门用来磨黄香树皮的,磨成粉状后再沾水擦在脸上,防晒去斑,这也是她们的习俗。记得美国有位年轻的木雕艺术家,她不局限于黄杨木、楠木、柚木雕刻,曾将木质极软的黄香木制成一支笔,可置于案几闻香,兴起时也对镜在脸上勾勒几笔。若是指点一下当地人,是否会开辟黄香木的另一用途呢?
乘船到一个长颈族人的船屋,这里是所有到缅甸的游客都不会错过的地方,他们只为看一眼闻名世界的戴着铜环的长颈女。她们是巴东族的女孩子,以一种建立在痛苦之上的“美”为荣。她们从小便在脖子缠绕一根铜绳形成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加铜环的数量。据湖上制作铜绳的铁匠介绍,一根铜绳并不轻,重量约两三斤,因此女人的脖子会越来越重,脖子越拉越长。
前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为这里的女性传授知识,开导她们,建议摒弃这种不人道的习俗,但因为旅游发展,曾经拆下的颈圈又重新回到这里的姐妹们的脖子上,因为给她们拍照,可以收取约10元人民币。
突然忆起缅甸蒲甘的木偶戏。60厘米高的木偶的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关节部位被各缀丝线,约有13根提线,最多的可达60根,舞蹈时手指、关节、头颈、眼睛、下颔、脚趾都可随意动作。于是这些本来无魂的木偶,通过线腔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活了起来。
眼前的长颈族女人,似乎像本国的木偶人,只需一根线,便被牵扯一生。
离开茵莱湖那天,遇见一位现场制作沙画的手工艺人。与撒沙不同,他把沙子先粘贴在画布上,再绘以宗教故事的画作。未完的画布上是两个执伞的僧人背影,粉色袈裟干净飘逸,颜色鲜艳,质地柔软。手艺人说还能清洗,不由得心生喜爱。便问道:“除了佛教题材,还有其他内容的沙画吗?”艺人疑惑地摇着头说道:“我们只画僧人。”带着些许无奈离开,但艺人们专注的神态却深深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