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飞?吴小峰 蔡芳?殷黎霞
摘 要 目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振口服液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Symmetry C18柱(3.9 mm ×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85:15;流速:1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2];柱温:30℃;进样量:1 0μL。结果 本法可用来测定金振口服液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分别在0.0100~0.1045μg和0.0253~0.2783μg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1%和98.2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金振口服液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 金振口服液 液相色谱法 大黄素 大黄酚
金振口服液主要由羚羊角、平贝母、大黄、黄芩等组方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主要用于小儿痰热蕴肺所致的发热、咳嗽、咳吐黄痰、咳吐不爽、舌质红、苔黄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等症状,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国家药典》2010年版一部[1]中通过控制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以控制金振口服液的质量。由于本品中大黄含量较多,而大黄中主要含有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成分,大黄素别名朱砂莲甲素,化学名为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分子式为C15H10O5,来源于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具有抗菌、止咳、抗肿瘤、降血压等作用;大黄酚又名大黄根酸,化学名为1,8-二羟基-3-甲基蒽醌,分子式为C15H10O4,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测定金振口服液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有助于判断药用效力。本文参照文献[2,3]本文采用HPLC法同时对金振口服液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进行测定,该法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好。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站(美国安杰仑公司)。
1.2 试剂
大黄素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56-200110);大黄酚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96-200615);甲醇(国药集团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国药集团分析纯;金振口服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0401,120901,121201)。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Symmetry C18柱(3.9 mm ×150mm,5μm)[4];流动相:甲醇-0.1%磷酸85:15;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5];柱温:30℃;进样量:1 0μL;在此条件下大黄素峰的理论塔板数为7502,大黄酚峰的理论塔板数为8020;大黄素与大黄酚峰的分离度为6.23。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大黄素和大黄酚对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醋酸乙酯(2:1)适应溶解并定量稀释成含大黄素95.0μg /mL和大黄酚210.8μg /mL的贮备液。分别精密量取大黄素贮备液5mL,大黄酚贮备液6mL,用无水乙醇—醋酸乙酯(2:1)定量稀释至50mL,制成对照品的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测定峰面积值(A),并以A对进样浓度(C)进行回归,绘制标准曲线。大黄素线性关系见表1,大黄酚线性关系见表2,色谱图见图1。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 mL,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h,放冷[6,7],再称重量,用甲醇补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5mL,置烧瓶中,水浴蒸干,加30%乙醇—盐酸(10:1)溶液15mL,置水浴中加热水解1h,立即冷却,用氯仿强力振摇提取4次,每次15mL,合并氯仿液,在水浴上蒸干,残渣用无水乙醇—醋酸乙酯(2:1)溶解,移至2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即得。
2.4 稳定性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含大黄素9.50μg /mL和大黄酚25.30μg /mL),分别于0,4,8,12h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峰面积基本不变。其中,大黄素的RSD为0.33%,大黄酚的RSD为0.35%。
2.5 精密度实验
取对照品溶液(含大黄素9.50μg /mL和大黄酚25.30μg /m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连续测定5次,大黄素RSD为0.1%,大黄酚的RSD为0.1%。
2.6 重复性试验
按照拟订的含量测定方法,取同批号样品5份,分别制备样品供试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5次,大黄素的RSD为0.7%,大黄酚的RSD为1.1 %。
2.7 回收率试验
取6份已知含量的样品,分别加入大黄素和大黄酚对照品贮备液1ml,按2.3中所述方法操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结果见表3,表4。
2.8 空白试验
按处方比例称取除了大黄以外的其它几味药[8],按制备工艺制成供试液,照样品测定法测定,在主成分出峰处无干扰,结果见图2。
2.9 样品测定
对同一厂家不同批号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见表5,色谱图见图3。
3 结论与讨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振口服液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在0.0100~0.1045μg和0.0253~0.2783μg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1%和98.24%。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金振口服液质量控制的方法。
在制备供试品溶液时,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大黄的药材处理方法。笔者还曾分别采用超声30min,处理样品,结果所测含量与本实验结果相比,含量较低。
通常大黄蒽醌类的检测波长为254 nm,选用该波长测定,其它组分及辅料无干扰。
实验过程中曾尝试乙腈-甲醇- 0.1%磷酸(44:46:33) [9] ,乙腈-水-冰醋酸(60:40:1) ,甲醇-0.2%磷酸(80:20)为流动相,经比较得知选用甲醇-0.1%磷酸(85:15),比例最佳,峰形及柱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2-23.
[2] 陈敬然,谢飞,尹晓飞,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解毒滴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J].医药导报,2011,04(1):2-3.
[3] 窦金凤.HPLC法同时测定女金胶囊中黄芩苷和丹皮酚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2,03(5):40-42.
[4] 窦金凤,曹云飞.HPLC法测定肾衰宁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J].黑龙江中医药,2007,10(10):52-54.
[5] 倪晓霓,杨燕飞.HPLC测定牛黄解毒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J].中成药,2005,05:(25):35-37.
[6] 倪晓霓,杨燕飞.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特灵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08(30):30-32.
[7] 杨水清,张尚斌,洪志勇.HPLC法测定保肝宁颗粒中大黄素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03(20):23-24.
[8] 谭朝阳,尤昭玲. HPLC法测定化癥回生口服液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6(52):92-93.
[9] 原永芳,刘爱波,金山丛,等.新脂康口服液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HPLC法定量分析[J].中国药师,2004,12(12):94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