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才 蒋洪峰
摘要:通过在水泥池中对病鳖用药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对比分析,研究中草药防治黄沙鳖病害有效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中草药防治黄沙鳖病害提供科学依据。黄沙鳖主要病害发生在6-8月,捕捉患病的鳖,筛选9组中草药在水泥池进行鳖病防治试验,每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7d,仔细观察、记录全过程,从中得出最佳防治效果的3组中草药配伍。
关键词:黄沙鳖;中草药;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5-0048-04
Abstract: Through the serious observation on drug use condition of diseased turtles in cemented pool, a comparison analysis was made to study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prevent and cure the diseases by Chinese herb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The main diseases of the Huangsha soft-shelled turtle occur from June to August. 9 groups of Chinese herbs was screened out for disease control. The herbs were applied once daily, 7d continuous application. The overall process was observed and recorded so that three groups of Chinese herbs with best control effectiveness were chosen from 9 groups.
Key words: Huangsha soft-shelled turtle; Chinese herb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广西黄沙鳖养殖生产中发生病害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常见病有腐皮病、红脖子病、腮腺炎病等。虽然用中草药防治黄沙鳖病害的报道不少,但在药物的筛选、增减、用药量、药物配伍等方面都没有仔细的研究。本试验通过在水泥池中对病鳖用药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对比分析,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草药防治黄沙鳖病害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在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武伶坡村龟鳖养殖基地,养殖黄沙鳖池塘10口,面积为1.3hm2,每口塘667-1000.5m2,水源为山泉水,池塘水深1-1.5m,池水透明度为20-30cm,池底均为红泥20-25cm,四周为水泥砖砌成,形成露出水面斜度3-5m2的斜坡,给黄沙鳖爬到边坡晒背和投喂饲时用。在池塘中放养一些水葫芦,混养少量的鲢、鳙、鲤鱼、罗非鱼、草鱼,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池塘边上种有芦苇草等野生植物作为鳖的隐蔽屏障,减少行人或其他动物的活动对黄沙鳖产生的惊吓应激。2010年4月初开始放养黄沙鳖种苗前15d,用生石灰兑水全池消毒,用量为100-150kg/667m2,等石灰水毒性消失后放苗。鳖苗下塘前用3%-4%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15min。鳖苗放养规格为50-100g,密度为1000-1200只/667m2。投喂饲料主要为新鲜(或冰冻)的鱼、虾、螺,搅碎后和玉米粉或豆粕粉混合,比例为10∶1,每天投喂量按黄沙鳖体重的8%定量,分别为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半,下雨天气不投喂。试验水泥池9个,池面积5m2,池顶上盖水泥瓦片,防止雨水进入池内影响试验效果,试验池清洗干净后注入水深1m待用。
1.2 试验用中草药
田三七、地锦草、甘草、七叶一支花、白花蛇舌草、连翘、土槿皮、半枝莲、半边莲、苦参、地丁、黄芪、败酱草、双花、车前草、茯苓、蒲公英、五倍子、金银花等,均为干中草药。
1.3 试验品种
黄沙鳖病鳖,每只体重在0.4-1.2kg,每个池放6-10只。
1.4 试验方法
取6-8月发生病害的黄沙鳖,按诊断患病类别放入不同水泥池作试验,停止喂食。按不同配方配置好中草药后粉碎,以1∶10的比例加水,煮1h,捞出药渣,待药凉至与池水温度基本一致时,全池泼洒。每天早上9:00-10:00时用药一次,连续用药7d。详细观察、记录整个试验过程病鳖变化的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本试验从6月10日开始至8月16日结束,水温在25-32℃范围内,是黄沙鳖养殖生产当中最容易发生病害的季节,从3组试验结果来看1#池治疗腐皮病、4#池治疗红脖子病、7#池治疗腮腺炎病所配伍的药方效果较明显。详见表1-3。
2.2 分析
医学科学实践已经证明田三七、地锦草、甘草、七叶一支花、白花蛇舌草、连翘、土槿皮、半枝莲、半边莲、苦参、地丁、黄芪、败酱草、双花、车前草、茯苓、蒲公英、五倍子、金银花等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杀虫、抗病毒等攻效,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黄沙鳖因细菌性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有专家认为中草药在动物体内起到防病作用的是中草药中所含的有效活性化学成份在动物体内发挥的综合药理作用,一味中药一般都含有多种化学成份,通常中药方以4-8味药为好。近几年来,广西各地养殖户在生产中普遍使用中草药防治黄沙鳖疾病,效果也较明显,但在用药量和配伍上都相差很大,随意性很强,也没有比较全面系统地加予总结。从本试验结果来看,治疗腐皮病1号配方,通过11种中草药的配伍治疗,第4d病情明显改善,第5d开始少量进食,第7d症状消失;治疗红脖子病4号配方,用药16种,用药第3d症状有所改善,第7d症状完全消失;治疗腮腺炎病7号配方,用药17种,第5d没有发现死亡现象,第7d症状基本消失,上述3个配方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发现,使用中草药后试验池水质较稳定,水色为黄褐色,透明在20-30cm之间,比较符合黄沙鳖生长对水质的要求,病鳖在用药过程中没有出现焦燥不安等应激反映现象。试验结果表明1号、3号、7号配方均具有清热解毒、抑菌和抗病毒的功效,至于用多少味药为宜、那几位中草药的配伍更合理、药效更好些?还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来确定。
3 小结
3.1 中草药既有很强的治疗作用,还含有很多营养物质,如多种维生素等,具有来源广、成本低、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等优点,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要求,在特种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是今后防治黄沙鳖病害主要选择的药物之一。但不宜长期使用,否则会产生副作用。
3.2 本试验使用的中草药种类、剂量等都是凭养殖业主在平时生产实践中经验积累来进行操作,致于中草药合用后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没有经过药检部门对药物药理的分析来确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3 试验所用的病鳖均来源于本基地池塘养殖的黄沙鳖,大小不是很均匀,鳖的应激反应及体质状况有所差别;从治疗效果来看,患病较轻的用药效果较明显,患病严重的治疗效果比较慢。因试验条件所限,没有进行对比试验及重复试验,这都是今后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黄沙鳖养殖技术规范,广西地方标准,标准发布号:DB45/T 169-2004.
[2] 陈世锋,黄斌,赵万鹏,等.中草药防治鳖暴发性传染病[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2):236-238.
[3] 赵忠添,陈志玲,何为.黄沙鳖庭院标准化仿生态养殖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3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