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惠军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纵观全国各地多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如,江苏“洋思”、河南西峡“三疑三探”、山东青岛“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等,无不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上做文章、想办法,尽可能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力求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张扬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课堂效率之目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课前预习;动手操作
藏族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薄弱,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紧张、焦虑、厌倦、缺乏信心以至于表现出情绪低落、不愿主动参与学习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不是简单的事情,笔者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出了对教育教学有一定成效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促使学生共同参与课堂学习
笔者在讲新课前,通过布置课前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列出预习提纲,明确预习内容,为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突破难点,解决问题,并督促检查课前预习的效果,增强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探究的良好习惯。只要持之以恒,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一样会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结合实际设计课堂教学,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结合藏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耳闻目睹的材料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分类”一课,就地取材用图片和实物等不同形式分别展示出雄鹰、藏獒、绵羊、藏羚羊、牦牛、格桑花、雪莲花、藏红花、糌粑、奶茶、藏包等,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类的知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能力,获取知识。
三、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和谐向上的心理氛围,会引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愉悦的情感去发现、质疑、探究新知,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它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制作一个长、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但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五、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
教育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注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及时使用,对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语言进行鼓励。笔者常常采用下列方式: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用“你回答得棒极了”“你真会动脑筋”;对欲言又止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你的”,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评价语言也要适当,便于学生接受,从而受到鼓舞。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明显增强,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离不开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努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敞开思想,积极促进学生的参与,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园。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县西藏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