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展示】
野 步
□[宋]周 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
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
烂醉东风野草花。
【鉴赏品读】
蝴蝶,自然界的美丽精灵,它们有着令人羡慕的彩色双翼,可以飞往它们想去的任何地方。自古以来,“蝴蝶”就被诗文大家们赋予了自由浪漫的意象特征,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如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这样写道:“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句话就写出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情态特征,同时,也把我们带回到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童年之中。而本诗所描写的则是诗人漫步郊野时所见到的春日景色。
春天,麦田是如草地般的绿色,东风吹过,麦田里一阵翠浪绵延不断地向远方逶迤飘去。稻田里的肥水滋养着从冬眠中醒来的青蛙,它们尽情地欢叫着。“翠”字点出了春日里的麦色,同时也带出了季节明显的特征,把新苗的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斜”字则照应“风来”,点出春风徐徐吹拂,麦陇泛起绿波的生动图景。草根肥水,让人察觉到了田野的勃勃生机。
全诗的点睛之笔在于后两句。三、四两句,诗人带着欣羡的主观感情色彩,赋予笔下的蝴蝶以人类的思想感情:彩蝶翩跹,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花的鲜妍芬芳所吸引,以至于沉醉花丛,流连不去。“烂醉”一词,语新意丰,既传达出春天的美好氛围与醉人魅力,描绘了蝴蝶追逐春色时的如醉情态,也将诗人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其实,岂止是蝴蝶“烂醉”,诗人也已陶然醉矣。本来蝴蝶舞姿蹁跹,应十分清醒才是,可诗人偏偏认定它们的舞蹈是喝醉酒而导致的。推其情理,诗人漫步田野,目遇翠麦之色,耳听新蛙之声,时感东风拂体,早就恨不得醉倒在这暖暖的春风里了。诗人将这种情感外施于物,一口断定蝴蝶是喝醉了,并因此而“羡”,显示出诗人对春日野景的陶醉无穷的心境特征。
所以说,诗的前两句是情感的缘起,后两句则是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优雅的语言风格,描绘了春日野步所见之景,抒发了自己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的鲜明形象。
【达标练习】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第一句中的“翠”“斜”二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这两个字的妙处何在?
3.请分别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后两句。
【孙俊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