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彦·东张西望
美术史博士,批评家
美国人的英雄崇拜历来有名,今天当然早已不是崇拜当年拔枪就射的西部牛仔英雄的时代了(今年奥斯卡提名的唯一一部西部片《自由的姜戈》以获得自由的黑人为主角,是一种生存环境造就的极冷血的另类银幕英雄),科技英雄乔布斯、摇滚英雄杰克逊、投资英雄巴菲特等,是当代英雄的模式,反而很少见到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下来的战争英雄了。我所在的俄亥俄州人人皆知的英雄是当年第一个进入地球卫星轨道的太空人后来当了25年美国参议员的约翰 · 格林(John Glenn)。但对于人文社科艺术方面的人来说,女英雄林璎(Maya Lin)也极具人气(图1)。四月初林璎到俄亥俄州立大学演讲,我第一次见到这位几十年来如雷贯耳的艺术家,觉得名不虚传。
1959年出生于俄亥俄雅典的林璎是华裔,家族背景显赫,其中还有几位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曾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广州黄花岗七十二反清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是她爷爷的堂兄;身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师的林徽因(图2)和梁思成是她的姑姑和姑父(对比她和林徽因的照片,眉宇间似乎有几分相似)。父母1949年移民美国,父亲是陶瓷艺术家,俄亥俄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母亲为诗人,该校的亚洲和英语文学教授,哥哥也是英语教授和诗人,她本人在耶鲁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在那里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使林璎声名大噪的是1982年她还在读耶鲁本科时打败1441位投标者而中选的华盛顿越南战争纪念碑设计(图3-4)。之前的韩战纪念碑是极“现实主义”的群雕,美军士兵毫无气宇轩昂英勇向前的气势,却似乎正在进行一场艰难的雨中行军(图5),以呼应墙面的“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的箴言(英语读来更简明有力,Freedom is not free.)。而在林璎的时代,极少主义早已深入人心,她的设计是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像打开的书向两面延伸。黑色抛光花岗岩的设计让人顿生肃穆感,而墙面上镌刻的58272位死亡的官兵姓名则是最具震撼力的设计。那有名有姓的战士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年轻人,却在战场上早早地失去了他们的生命(顺便提一句,朝鲜战争死亡加失踪的美国军人数约为44700人,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死去的美国军人为4500人左右)。经常有军人和亲友前来祭拜,手抚着名字痛哭失声,那是怎样的一种痛楚!以往的战争纪念碑要么是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元帅,要么是不知死者为何人的无名英雄纪念碑,而林璎则第一次给与每个战死者以平等的位置,而且有名有姓,其平民精神不言可喻,而对战争的纪念则落实到了对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实实在在的个人的纪念,不再是某种空泛的名称或原则(诸如“自由非无价”、“为国捐躯者光荣”之类),这正是二十出头的一介弱女子的令人钦佩的人道主义情怀的体现,也触动了反战的一代代美国人的最敏感的神经,因而自1982年落成以来三十年,每年吸引三百万人左右前来瞻仰凭吊,所以总数已趋近一亿!
三十年过去,林璎早已成为享誉国际的现代艺术和建筑大师,她在纽约经营的林璎工作室已成了一块金字招牌,在美国国内以及新西兰、中国做的室内与室外和建筑作品已近三位数;1995年以她为主人公的纪录片《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想象力》获得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她关于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的著作《边界》已经第五次印刷。荣誉接踵而至: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史密斯文理学院、威廉姆斯文理学院分别授予她荣誉博士学位(1987年她接受耶鲁荣誉博士学位时是该校最年轻的荣誉博士学位获得者,那时她才28岁!);当选为美国艺术人文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被选进入美国女性名人堂,2009年从奥巴马总统手中接过国家文艺勋章。说她已成为女英雄实至名归。
俄亥俄州立大学这次请她来做讲座其实是“顺水推舟”。1993年林璎被邀为俄州大的维克斯勒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创作一个永久性作品,以呼应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家皮特 · 艾森曼(Peter Eisenman )独特的维克斯勒艺术中心建筑设计(图6)。她在室外的低矮围墙内做了题为“海涌”(Groundswell,原意为地震或飓风引发的深海激流)的特定现场作品(图7-8),是用安全玻璃颗粒堆积的类似沙丘的构成,“家乡俄亥俄雅典的地貌与日本砂石园林的结合”,林璎这样说。据说这是她的第一个特定现场作品(site-specific work)。二十年过去了,碎玻璃被重新过滤,清洗,林璎被请回来重新“构造”,于是有了大批林璎迷目睹其风采、聆听其演讲的机会。
一个半小时的演讲在俄州大的墨香大礼堂(Mershon Auditorium)举行,这是通常举行音乐会、戏剧、芭蕾表演的所在,外观古色古香(图9)。维克斯勒艺术中心女馆长谢莉 · 格尔登介绍林璎(图10),推崇她的永久陈列作品“海涌”极具创意地填充和转换了皮特 · 艾森曼设计中的水泥虚空,成为了维克斯勒艺术中心的身份标志和风景的一个有机部分。而林璎出场时让人有点意外,竟是一位略显慈祥的中学老师模样(图11),朴实到走在大街上不大会引起路人注意,我觉得。而一旦开口,她的才华、学识、成就和个人魅力便有如潺潺流水般沁人心脾。演讲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她的艺术创作,有的为人熟知,有的是第一次见到,虽然说每件都是大作可能有点夸张,但是每件都体现出了她对人文、环境、生态等的关怀,她把这些关怀转化为令人眼前一亮的视觉饗宴的能力也让人叹为观止。
1989年建于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的“民权纪念碑”延续了她越战纪念碑的黑色花岗岩材质和镌刻人名于上的手法(图12-13),纪念在美国民权运动中失去了生命的四十个人,但是镌刻的内容除了名字以外还有去世日期与简短的事迹介绍。不过这次她用的是倒立的锥形造型,从圆形表面中心汨汨流出一层薄薄的水,灵感来自民权领袖马丁 · 路德 · 金演讲中的一句话,“我们不会满足,直到公平如水般奔涌,正义如浩大的山泉般汨汨流出……”。明镜般的潺潺流水创造了肃穆、庄严但又充满生机的效果。
林璎的室外作品愈益带有大地艺术的特色,但是和一般的大地艺术在室外空间建造、添加元素不同的是,她更多地将大地本身作为媒材来构造或生成某种“生态性”的作品,密西根大学校园内的“波浪田”即是一例(图14)。将一片约三十米边长的正方形土地改造成规则的波浪状图形,种上绿草,林璎称之为一首诗,一座圣殿,随着太阳的升起和下降,形成的不同阴影改变着作品的视觉效果。
她的室内作品依然和自然、风景相关,诗意仍然,却是另一种精致的大气。“水线”是用不到一厘米直径的铝管“画”出的空中线描(图15)。把二维素描变成三维雕塑不是林璎的创造(亚历山大·卡尔德很早就用铁丝模拟线描做成雕塑),但是林璎的三维线描不是再现性的描绘,而是大西洋底隆起的山脊的地貌。这种对一般人看不见的海底风景的直接的视觉翻译,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自然向艺术天衣无缝的转换。
林璎和中国的关系有点奇妙。在俄亥俄州雅典出生长大的她虽然并不太喜欢社交,总是独自一个人看书玩耍,但她很少意识到她的亚裔乃至华裔的身份,直到越战纪念碑争议出现,她的亚裔身份成为争议一部分的时候,才忽然发现自己与主流社会的某种嫌隙。她直到将近三十岁才对自己的显赫家族有了一点概念,这还是通过一位研究中国历史的纽约市立大学的教授告诉她的。而创作与中国和华裔有关的作品还是本世纪的事情。在美国驻华新使馆落成之际,她的“针河:长江”成为使馆的一件永久陈列作品(图16-17),这是用3万个大头针钉出来的长江,和她此前做过的“针河:哥伦比亚河”类似。她说,“我对风景的兴趣将我引导到这种被自然地貌和地质现象影响和赋予灵感的作品。我在岩石的形成、水流动的模式、日蚀、从天空或卫星上看地球的图象中找寻灵感。”所以严格说,长江在此并没有太多文化身份的意义,它和美国华盛顿州的哥伦比亚河一样,是有着美丽曲线的自然景观。而真正让她成为一种华裔文化代言人的作品是她设计的位于纽约2011年开幕的美国华裔博物馆(图18)。这座由19世纪工业仓库改造而成的博物馆,和唐人街联系在一起,凸显其作为一个特定族裔身份博物馆的定位,因此在设计中,她不但注意了各部分的功能性,更强调了其象征意义,也强调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结合。博物馆的中央是一个带有四合院元素的中庭,顶上开了一扇天窗,显然是她使用的中国元素。
近年来,林璎越来越关注环境和生态,她和她的团队成立了一个名为“我们正在失去什么基金会”并开办了同名网站,力图通过将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的科学研究视觉化的努力,挽救地球,挽救物种,因为“我们地球正在经历历史上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平均每二十分钟就有一个动物或植物的品种从这个世界消失,而唯一要对这种灭绝负责的物种就是人类。”(见该网站上的陈述)林璎的人文人道情怀扩展到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和周围的物种,她在讲演最后呼吁大家把这个网站介绍给朋友,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的地球,于是,我也把它记下来,请读者一起关注,它就是 whatismissing.net。
1,林璎年轻时的照片。
2,林徽因,看看林璎是不是和姑姑长得有点像?
3,夜景下的越南战争纪念碑,这一端指向华盛顿纪念碑,另一端指向林肯纪念堂。总长75米,最高处3米。
4,越南战争纪念碑局部,58272个阵亡者的名字镌刻于上。
5,朝鲜战争纪念碑,极为现实主义的雕塑群。
6,皮特·艾森曼设计的著名后现代主义建筑,俄亥俄州立大学维克斯勒艺术中心。
7-8,林璎为维克斯勒艺术中心所作的永久陈列作品“海涌”。
9,俄亥俄州立大学墨香大礼堂,远处是维克斯勒艺术中心,古典与现代并肩而立。
10,维克斯勒艺术中心女馆长谢莉·格尔登介绍林璎,银幕上文字的背景是林璎的作品“海涌”。
11,林璎的穿着随意据说很有名,艺术家的随性加上事业型的风格的原因吧,今天穿了一件套头衫,休闲裤,雪地靴,就上来了。
12-13,美国民权纪念碑,阿拉巴马蒙哥马利市。潺潺流水流过一个个为民权献身的勇士的名字,象征公平正义应该像流水一样自然,所
谓天赋民权是也。
14,密西根大学“波浪田”,艺术性的“改天换地”,或可称“生态化的大地艺术”,类似作品在美国做了不少,也在新西兰做过。
15,铝管“画”出的“水线”,大西洋底地貌的视觉翻译。
16-17,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馆的永久陈列“针河:长江”,用大头针钉出的长江走向。
18,美国纽约“美国华人博物馆”,众多族裔身份博物馆之一,凸显美国文化的大熔炉特色。林璎似乎通过这个博物馆的设计最终确认了她的华裔文化身份,并为之自豪。
19,另一个越战纪念碑,铜雕“三个战士”,由弗里德里克·哈特设计,建造在林璎的纪念碑不远处,是对林璎设计引发争议妥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