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干军
语文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教育。”可见语文更是一门教人做人的课,它承担着德育教育的任务。那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怎样根据课文的特点巧妙地渗透德育呢?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浅谈。
一、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教师可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如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高尚的民族气节流芳溢彩;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冯宛贞(《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民族万丈豪情;《最后一课》像一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教材中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也不少。“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意义。
二、在析词品句中渗透健康的人格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即文眼,有层次地剖析、点拨,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就要抓住“笑”字引导学生分析。“笑”字在文中出现了十次之多,孔乙己两次出场都是在笑声中走来,又在笑声中走去,特别是第二次来酒店时是在人们的笑声中坐着用手“走”来的,这是个多么令人同情而可怜的人物。文中却用“笑”来作背景,可见封建制度对人毒害之深,当时的人们又是多么麻木。以笑写悲,更见其悲。从文眼入手挖掘社会根源,使学生认清封建社会的本质,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热爱社会,热爱生活。
三、用知识迁移法渗透健康的人格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文本之意、教授之意与学生所悟之意有机地串联起来,用简洁的语言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融入情境,投入感情地展开思维,达到“形散”与“神不散”的和谐统一。如《海燕》一课,在讲析“愁”和“烟”所牵连的情感关系时,可先让学生谈谈对“愁”和“烟”的印象。学生所谈的都是表象的直觉,教师巧妙地引导,引出“魂牵梦绕”一词,紧接着启问:“‘愁和‘烟的特点与什么东西相似?要求举出例句。”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的答“麻”,如“剪不断,理还乱”;有的答“丝”,如“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再提示“水”,学生随即答出“抽刀断水水更流”。这时教师一收,问:“作者身居海外,愁什么?如烟的思念是什么?”学生豁然开朗:这是绵绵的思念故乡、思念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于是,一堂课就由课内到课外,由知识迁移自然地完成对主题的理解,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就水到渠成。
四、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实践机会。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味,发展其生动活泼的性格。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带学生去游玩一两次,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绝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培养的作用。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的良好性格。
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的人格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当做高尚的职责,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中,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实现。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