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祯
我有两位要好的同学,每逢假期,甲同学总喜欢游山赏景,乙同学则是喜欢“宅”在家里 “闭门静思”。
假期结束后,问问甲同学去过哪些地方,分享一下有趣的事情。“我去了一趟九寨沟,那里太美了……”剩下的是她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而坐在一旁的乙同学,显得低调而沉默。每当这时,我们尽量不去与她搭讪,以免尴尬。
我本以为,这次假期甲同学通过旅行“见了世面”,过得自然比“躲”在家中的乙同学过得充实。
在一次党团活动时,学员队队长让大家谈谈假期里所做的事情, “我假期没有外出,在家给自己充充电,我品着毕淑敏‘煲的《心灵鸡汤》,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去生活,去感悟……”出乎意料的是,当乙同学说完这番话时,我看到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和队长赞赏的目光,党团活动结束后,有些同学便上网购买了这本书。
选择的不同,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在同一个假期,两位同学因为不同的选择,收获了不一样的东西。
西方哲学家J·E·丁格说过:“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走什么路,过什么样的生活,是由我们的选择而决定。鲁迅先生早年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教益和启示!
鲁迅青年时期受达尔文的《进化论》、托尔斯泰的博爱思想的影响,进入日本仙台医院学医,希望通过行医治病挽救更多的生命,然而,因为一部影片中侵略者屠杀国人的画面惹来观看的中国人大肆嘲笑,使他感到医学只能医治人的身体,不能医治人的思想,于是决定弃医从文,选择文学医治人的思想。
鲁迅当初如果坚持学医行医,将来可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资深医生。但他在理性思考,慎重权衡后,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正是他的这种选择,为积贫积弱的中国打造了一把锋利的“文化匕首”,成就了自己,也给社会带来了影响。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独特的经历,潜移默化地让你对自己有了定位取向,心中有所追求。人生的单行线上面临很多选择,无论是康庄大道还是崎岖小路,只要你选择了一条,就要坦然接受征途中的严峻考验和命运赐予。
“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是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有一次,他带着几名学生沿着一条小河采摘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朵花,性急的学生见到第一朵美丽的花就急不可耐地摘了下来,等到走到后面看到更美丽的则后悔不已;贪婪的弟子迟迟不肯采摘,总相信最美的留在最后,因而左顾右盼,挑三拣四,结果落得两手空空;只有那些目标明确且心态平和,选择在路上采摘最满意鲜花的学生,收获了最美的芬芳。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人生如同采摘最美鲜花的过程,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且内心宁静愉悦的方式。
再来说说我那两位同学。甲同学依旧在假期后回来跟大家“侃大山”聊着她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乙同学依旧保持着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涵养。毕业之际,投票选择优等生,大家不约而同投给了乙,这其中也包括甲同学的一帮“忠实听众”。
如今,“毕业季”的我们各奔东西,离开校园迈入军营。初入基层的生活是紧张严谨的,大家逐渐少了联系,只是偶尔在网上留言,关注彼此的状态。登录校友群就像进入甲同学的主页,只见她的留言刷屏般“接踵而至”,向大家倾诉烦恼,哀叹自己赶不上部队的节奏。然而,大家却很少看见乙同学的留言。集训结束后,我曾向一位熟知乙的朋友询问其近况,朋友说起她眼睛都亮了:“她可了不起了!集训第一天当班长,口号喊得比男的还响;带着集训队几个女生搞文艺办板报;党团活动说话不胆怯,谈吐优雅不失幽默,这些在我们单位都传开了。”
克雷洛夫说过:“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其实,人一生的命运,在你当初选择时便有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