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晓
阅读提示
莱芜战役后,坐镇徐州指挥的国民党总参谋长陈诚被降职,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副主任吴奇伟被撤职,徐州绥靖公署被撤销。战役的胜利,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使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打运动战、歼灭战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为我军十大军事原则的确立,为打更大规模的运动战、歼灭战奠定了基础。
数九严寒,呵气成霜,野营拉练的队伍穿行在泰山汶河之间的峻岭沟壑之中。我们这些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的传人,按照《解放战争》和《陆军第26军军史》的记述,沿着老八纵的足迹,置身昔日莱芜战役战场,以重温山东军民开创鲁南大捷的辉煌,探寻革命前辈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秘诀。
沿着青石关下险峻的山隘寻觅,这里正是齐鲁长勺之战的古战场。历史的巧合令人惊叹!山东军民正是在这个闻名中外的古战场上,再次演绎出“一鼓作气、以少胜多”的战争活剧。1947年2月20日,我华东野战军第八、第九两个纵队,就是从这片预伏阵地上同时向退守莱城的敌73军77师发起猛烈攻击,从而打响了莱芜战役的首战。经过一昼夜激战,第八、第九纵队全歼敌整编第77师,毙敌少将师长田君健,攻占了眼前的和庄、不动镇,切断了李仙洲集团北逃博山的退路。
站在莱芜城北的方下河边,望着靠近河岸的张家洼、山头店村,当年华野主力围歼国民党重兵集团的激战场景仿佛又出现在眼前。面对倾城北逃的李仙洲数万军队,华东野战军集中6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在莱芜至口镇之间布设袋形伏击阵地,分东西两个作战集团向溃逃之敌发起全线攻击。刚刚在不动镇取得全歼敌77师首战胜利的华野八纵,马不停蹄回师西向,参加了围歼李仙洲集团的作战。23日12时许,八纵第22师首先抢占了张家洼北侧一线高地,封闭了敌人退路;第24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敌第46军前卫部队一部,直插山头店一带,卡住了敌第73军的脖子;第23师向敌46军侧后发起连续的猛烈攻击。我东西集团各纵队对进攻击,激战至17时,从莱芜城北逃之敌73军和46军被歼于眼前这片东西不到4公里、南北不足3公里的狭窄地域内。腿部受伤、换上了士兵服装却被几个军官搀扶着的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被我八纵24师副教导员张伯逵、组织干事戴翼等人生俘。至此,莱芜战役取得完全胜利。此役中,八纵完成任务出色,歼敌1.3万余人,粟裕副司令员在华野高干会议上表扬八纵“功劳不小”。
莱芜战役,华东野战军歼灭了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前方指挥所,第46军军部及其新19师、175师、188师,第73军军部及其15师、77师、193师,第12军新编36师,共5.6万余人,生俘、击毙国民党中将李仙洲以下将官21名。连同临沂南线阻击战、胶济线截击战,共歼灭蒋军7.6万余人,收复城镇数10处,使鲁中、胶东、渤海解放区连成—片,粉碎了蒋介石南北会师,妄图消灭华东解放军主力、侵占整个山东解放区的计划。莱芜战役后,坐镇徐州指挥的国民党总参谋长陈诚被降职,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副主任吴奇伟被撤职,徐州绥靖公署被撤销。战役的胜利,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使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打运动战、歼灭战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为我军十大军事原则的确立,为打更大规模的运动战、歼灭战奠定了基础。《大众日报》发表社论称:“这个会战,是内战爆发以来规模空前的一次。会战胜利以后,跟着来的将是人民解放军更接近伟大全面反攻的局面。”
莱芜战役是一次典型的运动战。在战役史料陈列室,我查阅到华东野战军此战的主要经验是:(一)诱敌深入,以歼灭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适时调整兵力部署。当南线国民党军采取“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战法,致使我暂无良好战机可寻,而北线之敌孤军深入鲁中腹地、兵力分散之时,华野前指毅然改变了在临沂外围诱歼南线之敌的决心,调整部署,大踏步机动北上,连续疾进300余里,置南线国民党军强大集团于无用之地,出其不意地迅速抓住战机,歼灭北线李仙洲集团。(二)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当发现北线良好战机时,华野除留一部兵力牵制南线之敌外,集中21个师的优势兵力对付李仙洲集团的7个师,在运动中各个歼敌。先以2个纵队4个师的兵力,设伏于和庄地区,歼灭南下莱芜归建的国民党军第77师;然后转用兵力,集中6个纵队16个师的优势兵力,在莱芜以北布成袋形阵地,将向北突围的李仙洲集团歼灭于运动之中。(三)制造假象,诱敌错觉,陷其于被动地位。主力北移前,全军在原地休整,对外佯装攻打南线;主力北移时,利用山地,夜行晓宿,隐蔽行动,封锁消息,以一部兵力伪装全军,在南线阻击对方;同时,以地方部队和民兵西进兖州,在运河上架桥,示形与晋冀鲁豫野战军会合,实施有效欺骗,当敌发现华东野战军真实意图时,李仙洲集团已被合围,前进无门,后退无路,终被全歼。
毋庸置疑,这几条是莱芜战役制胜的重要经验,然而达成这些因素和条件,却决不是任何一支军队都能做到的。透过莱芜战役纪念馆展墙上那一组组数据、一幅幅图片,我找到了真正的答案:解放区的贫苦农民甘愿不惜一切地支持共产党军队,这是取得解放战争历次作战胜利乃至最终推翻国民党腐败政权的根本原因。且看当年山东人民是如何倾其所能支援配合我华东野战军对敌作战的:
随军支援前线。华东野战军从南线转向莱芜作战时,山东支前群众,毅然随军北上,翻山越岭,昼夜不停地将急需的粮食、弹药和物资转运到北线。在莱芜战役纪念馆展墙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情景:从临沂到莱芜,山路崎岖,雨雪泥泞,华野十几万大军夜行晓宿,连续行军。在大军的身后甚至是前面,由刚刚分到土地的贫苦农民组成的几十万随军人流滚滚向前。他们用独轮车、扁担或是用自己的肩膀,把部队作战需要的数亿斤粮草、弹药和物资一步一步运送到前线。他们身后的家可能已被国民党军占领,甚至已被地主还乡团烧毁,他们的父母妻儿可能正在深山中躲避,但他们已经铁了心甘愿与自己的部队一起承受苦难,因为他们的土地、粮食,甚至娶上的媳妇,都是共产党解放军来了之后才得到的,他们相信只要共产党在一切都还会有。莱芜人民在“砸锅卖铁,支援前线!”、“保证前方同志吃饱,打胜仗!”等口号鼓舞下,村村户户忙支前,仅一周内,就赶办给养1000万斤送往前线。朱家宅子村仅有120户人家,但一天之内全村就摊了1850斤煎饼,碾了2800斤小米,筹集了6000担柴草,村里那些尚有力气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推起独轮车将这些东西送上前线。有一位新婚妇女,当她看到路过村子的华野战士因无法为驮着弹药的骡马找到草料而着急的时候,毅然指挥自己的公婆和乡亲,扒掉结婚新建的草房,捡出秸秆喂马。
钳制阻击蒋军。战役发起前,莱芜人民组织10万人连续7昼夜,将莱芜通往章丘、博山、新泰、泰安等地的公路破坏殆尽,使国民党军的坦克和汽车无法通行。当时,鲁中有百余个飞行爆炸队活跃在蒋占区及蒋军进攻道路两侧地区,仅博山至新泰间就有18个精干爆炸队。新泰县臧希三爆炸队埋雷300余枚,消灭蒋军300余名。莱芜苗山区武装部副部长李学守,发明了“地堰铁猫雷”,配合沂源县爆炸队,在博(山)莱(芜)公路上炸毁敌汽车1辆,毙伤蒋军50余人,阻止蒋军30辆汽车不敢前进。华野部队秘密北上时,鲁中军民根据华东军区的指示,严密封锁消息。莱芜四周的大路小路上,布满了民兵的岗哨,国民党军队派出的侦察部队无一不是有来无回。有时抓住蒋军侦察兵的竟是拿着镢头粪叉的孩子。战后统计,仅被我民兵抓获的国民党军侦察人员就达数千人之多。正如国民党空军副司令王叔铭当时所言:“我空军既无法搜集,地面情报亦不易侦知,一时竟不知匪军主力所在。”
民兵英勇参战。莱芜解放区的贫苦农民,经过土地改革之后,人均占有土地由一亩半升到近4亩。国民党军进入解放区之后,几乎每个村庄都提出了“保田保家乡”的战斗口号。只要战斗一打响,农民们不但在粮食供应、伤员护理和弹药运输方面全力帮助共产党军队,而且还直接参战。李仙洲哪里知道,企图把他消灭的,除了华东野战军官兵外,还有跟随共产党军队作战的无数贫苦农民。据统计,鲁中地区参加支前勤务的农民多达500万人,直接在战场上提供服务的就有50多万人。由支前民兵组成的40多个“子弟兵团”,每团1000人左右,配备担架300副。莱芜战役中,上火线的子弟兵团有390多个连、7万多人,他们冒着蒋军飞机的轰炸扫射,把弹药运送到火线,有的亲手把手榴弹递给战士,再把伤员从火线上抬下来,运到几十里远的后方。天气寒冷,他们宁肯自己受冻,也要脱下棉衣盖在伤员身上;道路不通,他们就从布满冰凌的河中蹚过去。
再看人民军队是如何英勇对敌作战的。以当年的八纵为例,这支1938年初诞生在泰安徂徕山抗日起义中的山东子弟兵,经过8年游击作战和参加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早已使自己的生死利益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在一起。面对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犯,他们个个都做出了用生命来保卫自己衣食父母、兄弟姐妹的准备。李太昌,华东野战军八纵某部“红一连”一排排长。在莱芜战役和庄、不动镇战斗中,他带领全排坚守燕子山阵地,顶住了国民党军两个半团十几次疯狂进攻。在右臂负伤,弹药快用尽的情况下,他带领所剩战士与敌军展开肉搏战。最后,阵地上只剩他一人,又被燃烧弹打中,他的衣服、头发全被烧着。这时,他瞅准一个敌指挥官,死死抱住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战后,他所在排被授予“李太昌排”。刘加其,山东费县人。在莱芜城北小洼战斗中,他与自己所在的连队一起,顽强抗击数倍于己的敌人一天一夜后,部队奉命撤离高地,此时蒋军紧追而来,刘加其见40米远处还有1挺机枪和几个伤员没有撤下来,又停下来隐蔽抵抗,为掩护伤员撤离,他最后一个退出阵地。战后,华东野战军授予他“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刘乃振,华野八纵某部班长。在不动镇截击战中,他带领全班冲入蒋军阵地,展开政治攻势,使200多名敌军放下武器,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在《莱芜市军事志》的英模功臣名录中,我查到一个叫沙纪有的战士,我也查到,王树增在他的《解放战争》中是这样描述的:“战士沙纪有被敌人的炮弹炸得双目失明,他摸索着爬到正在投手榴弹的副连长身边,把自己的枪交给了副连长,然后握着手榴弹向敌人枪声最猛烈的地方冲去。”
谈到山东战场国共两军胜败的原因,鲁南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整编第26师师长马励武曾总结说:因为“共产党官兵大多是本地人,他们要保卫自己的土地。他们是‘子弟兵……”其实,早在解放战争伊始的1946年,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毛泽东就回答说:“蒋介石肯定要失败,因为他反对农民的土地要求,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一定会胜利。”他还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兵民是胜利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