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亮
【摘要】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并非完整意义上的图书馆,而是图书馆的一种服务设施。其准确的功能定位应该是一个由监控中心、物流管理系统和众多规格、功能相同的服务机所构成的图书馆服务网络。这一新型的服务网络,主要以网点数量优势取胜,因此需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这种新型服务网络与传统服务网络相互兼容,并行发展,为图书馆服务体系注入了一种新的发展元素,使其更趋完善合理,公民在获取图书馆服务时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未来图书馆(亦即第三代图书馆)将成为以中心馆为核心,由众多性质各异、功能互补的服务网点和网上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服务平台构成的立体服务网络,可充分满足公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 图书馆服务网络 第三代图书馆
2008年,由深圳图书馆首创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甫一亮相深圳,即赢得好评:市民喝彩,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业界专家高度评价,文化部也于2009年在深圳召开宣传推介会,明确表示在全国推广。
该系统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实现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完美结合[1]。其产生和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图书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时至今日,它不仅在深圳开花结果,在国际国内的应用推广也十分迅速,并获得“永不关闭的市民书房”等美誉。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功能定位尚不够准确,我们对它的认识也还不够到位,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该系统功能的发挥,其自便利性、均等性、亲民性等优势远未得到充分体现。笔者不揣浅陋,试就“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性质分析
2008年4月文化部对“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进行阶段性成果技术验收时,程焕文教授曾誉之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结合的“第三代图书馆”[2]。此说最终被写入专家鉴定意见,并广泛为媒体和业界人士所采用,似乎已成定论。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几乎具备图书馆所有最基本的服务功能,同时又大大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时空;其中既包含多项技术创新,又充分体现了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人文精神,它在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毋庸置疑。但将其视为“完整意义上的图书馆”,乃至“跨越物理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第三代图书馆” [2](或“第一代纸质图书馆和第二代电子图书馆用科技力量完美结合的‘第三代图书馆”[3]),难免让人产生这样的疑惑:
其一,图书馆发展数千年,至今才发展到第三代,其中第二代、第三代都出现在最近一、二十年之内,这种划分方法是否科学?
其二,数字图书馆也是近一、二十年间才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论技术含量和发展前景,都未必亚于自助图书馆系统,而且更可能发展成完整意义上的“图书馆”,它们之间又何以有二、三代之分?
其三,“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虽号称“无人值守”,但其三大基本构件——服务机、监控中心和物流管理系统,都是由物理图书馆实施控制和管理的。离开物理图书馆的资源保障和后台支持,它是否仍能独立生存,并正常提供各种图书馆服务?
因此,笔者认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虽实现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完美结合,几乎具备了一个小型馆所能具有的全部功能,并具有自助性、便利性、亲民性等多重服务优势,我们仍不能将其理解为完整意义上的图书馆。它和数字图书馆、网上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一样,是图书馆适应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民众获取信息手段多样化需要,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和现代服务理念研制而成的服务利器,是现代图书馆重要的服务设施。其区别是前者更多地用于提供传统文献服务,后者主要用于提供网络和数字信息服务。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单独称之为“馆”,乃至成为凌驾于物理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上的“第三代图书馆”,明显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功能定位和选址布局问题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虽非完整意义上的图书馆,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也并非一般性服务设施。它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以自助方式完成办证登记、图书借还、预约借书、信息查询等各种基本服务,每台服务机在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迷你型”社区分馆或流动站、服务点。故其准确的功能定位应该是一个由监控中心、物流管理系统和众多规格、功能相同的服务机所构成的服务网络,每台自助机就是这个网络内的一个服务网点。这种服务网点体积小,投资少,见效快,且具有自助性、便利性等多重服务优势,更适合于集群式发展、规模化经营。
既然是一种新型的服务网络,就不能回避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网点数量规模应如何确定?如何进行选址和布局?这种新型服务网点与社区图书馆等类型的传统服务网点并行发展,是否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关于第一点,笔者以为,与传统服务网点一样,确定自助机数量规模的基本依据,依然以服务人口数量为主,参照其他标准执行。自助机作为一种“迷你型”服务网点,单机覆盖面小,自当以数量规模取胜。只有当网点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且布局相对合理时,其自身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截至目前,除深圳外,全国已有不少城市引进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但运行效果却与深圳的情况大相径庭。究其原因,除缺乏像深圳图书馆那样有力的后台支持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城市自助机配置量太小,难成规模。
在选址布局方面,可以将其服务网点分为两大类,即在馆式和离馆式。前者在图书馆开馆期间可适当分流读者,减轻其他服务窗口的压力,闭馆期间也能正常提供各种自助服务。这类网点需求量较小,但在普及推广阶段应优先考虑,盖因图书馆读者相对集中,便于示范操作指导,其宣传推广作用不容忽视。后者对网点数量和选址布局要求较高,其选址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传统服务网点大致相同,但因其体积小,占地少,具体操作时可以更灵活,车站、广场、公园、街道、社区、机关等均可成为其选址和布局对象。
这种新型服务网点与传统服务网点并行发展,也不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因为以“普遍均等服务”理念为支撑,充分满足公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是现代图书馆的职责所在。这种“满足”,并非建立在“公平”与“均等”基础之上的一种低层次的“满足”,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在这一理念支撑下建立起来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其设施配备、服务平台、服务模式等均应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和兼容性。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在提供基础性文献服务方面虽然有资金投入少、占地面积小、无人值守、24小时服务等优势和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功能局限,如不能像传统服务网点那样为民众提供一个集学术研究、学习交流、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读书空间,在满足深层次阅读需求方面服务能力相对欠缺等。它与传统服务网点之间,业务上虽存在一定的交叉,但其功能与作用互补,且各具优势,各有所长,完全可以做到相互兼容,并行发展。这种新型服务网点的出现,为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注入一种新的发展元素,使其更趋完善和合理,更具生机活力,可以在大大提升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同时,让公民在获取图书馆服务时,在获取时间、地点以及服务平台方面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应用推广问题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资金投入少、占地面积小、无人值守,又具有自助性、便利性、24小时服务等多重服务优势,当然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文化部也明确表示在全国推广。但截至目前,这一新生事物却只是在深圳等少数城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在其他众多地方,却明显有些“水土不服”,除在短期内造成一定的轰动效应外,并未取得多少实质性进展,运行效果也不够理想。
究其原因,很多地方在系统引进过程中对其性质、功能定位和运作机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更缺乏深入系统的科学论证和清晰明确的布局规划。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连身为项目组组长的吴晞先生也明确对该系统在其他城市的推广持慎重态度[2]。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 作为一种新型服务设施,其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但也有不少先决条件。在正式引进“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之前,需重点认识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引进“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等于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服务网络,远不是引进几台自助服务机或单纯建几座图书馆那么简单。在这一新型的服务网络中,每台自助机就是一个新型的服务网点。这种服务网点单机覆盖面小,更多以群体优势和数量规模取胜。
引进“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应用和推广,离不开政府的倾力支持;在正式引进之前,需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实际,就其数量规模、选址、布局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和整体规划。
一个完善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是由监控中心、物流管理系统和众多自助服务机构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服务网络,其正常运行和发展,离不开中心馆强有力的后台支持,如资源调度、实时监控、设备维护等。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未来发展展望
如前所述,“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虽非完整意义上的图书馆,但在中国乃至世界图书馆史上,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所谓“里程碑式的意义”应如何理解?它在未来图书馆体系中将处于何种地位?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又将产生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要科学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借用“第三代图书馆”的提法,以图书馆的开放程度为主要标志,结合其体系结构、功能特征、服务模式和外在形态等要素,对图书馆的前世今生进行简要的划分:
第一代——以藏为主、有限开放的封闭型图书馆。古代图书馆大致入此。
第二代——以用为主,并公开向民众开放的图书馆。近代图书馆和处于自动化、网络化发展之初级阶段的图书馆大致入此。
第三代——拥有众多不同性质和功能的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点,并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武装起来的全方位、多层次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关于第三代图书馆,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描述,即:
第三代图书馆=中心馆+分馆(流动站、服务点)+自助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网上图书馆+……
也就是说,第三代图书馆已不再是一座座孤零零的建筑,而是以中心馆为核心,由众多性质与特点各异,功能与作用互补的服务网点和网上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服务平台构成的立体服务网络。网络内诸要素之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使图书馆成为一个无边界的、资源高度共享和开放的服务系统,并共同将图书馆推向“第三代”,亦即真正意义上的“大图书馆”。按这一标准来衡量,深圳图书馆等为数不多的图书馆已具备“第三代图书馆”之雏形。
需要强调的是,“第三代图书馆”并不是“=”后各种要素不分主次的简单叠加。其中中心馆在整个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核心作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管理和控制中心、资源保障和调度中心。中心馆依然会设立各种性质和功能的服务窗口,但其重要性相对下降。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的大小和服务功能的发挥,将更多地取决于其他诸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
如果说,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类型服务平台的出现,催生了图书馆的数字信息服务并突破服务时空的局限,“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的意义则在于,它不但使图书馆的传统文献传递服务摆脱了开闭馆时间的限制,同时将服务空间延伸到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其中包括地点延伸、服务窗口延伸、资源延伸、网络延伸等。随着该系统功能和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它将成为第三代图书馆中数量规模最为庞大的服务设施,承担起半数以上的传统文献传递与服务功能,图书馆甚至还可借此开展各种数字形式的公共信息查询服务。“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出现,让我们依稀看到了第三代图书馆或未来图书馆的美好前景。
上述关于“第三代图书馆”的划分思想,其实程焕文先生2011年7月20日在“移动图书馆的应用与技术创新研讨会暨西安交通大学移动图书馆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已有所体现。程先生在讲话中表述过这样一个观点,即“第三代图书馆=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图书馆+移动图书馆”[4]。虽其划分依据和方法与本文存在明显差异,但对照他此前在成果鉴定会上的验收意见便不难发现,其并没有单纯将自助图书馆称为“第三代图书馆”。当然,数字图书馆等要素依然被排除在外。究其原因,或许源于程先生在讲话中所表述的另一种思想,即“数字图书馆=学术图书馆≠大众图书馆”[4]?
设若真因为这一点将“数字图书馆”排除于“第三代图书馆”之外,就有些令人遗憾了。所谓“面向全体社会大众”,所谓“普遍均等服务”,应该是就图书馆服务的整体而言的,并不要求图书馆的每一种服务设施、图书馆提供的每一项服务,都能为全体民众所利用。重要的是,图书馆应力求在整合各种服务设施和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为全体民众(其中包括学术研究人员)提供各种形式的阅读服务和信息获取渠道,满足民众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包括学术研究方面的阅读需求),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服务宣传措施让民众熟悉了解图书馆的每一项服务内容及其获取规则和方法。至于具体到每一位社会公众,其属于哪一特殊群体或社会阶层,选择何种服务设施、服务途径或何种类型的图书馆服务,就不是图书馆所要关心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