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拍且等春来归

2013-04-29 00:44
艺术品鉴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古佳士得苏富比

2013年第一季度的海外艺术拍卖市场还没有热闹起来,几场照例的拍卖会可以说仅仅是市场的预热。而在短短的预热中也不难看出市场已经表现出健康稳定的增长势头,从品类分布到不同品类的增长额上均能表现出来。加之,经济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将投资重点从股票债券转移至实体资产,艺术品和收藏品需求将不断上涨……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4月17日发布《2013年艺术和金融报告》称,随着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崛起,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关注艺术品的资产类型。

这一报告调查了200多家私人银行、艺术品收藏者和画廊。德勤指出,艺术品市场在2012年历经了平稳与理性的调整,但踏入2013年随即又掀起热潮。2013年的春拍大幕已于3月末4月初陆续拉开帷幕,三大拍卖巨头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香港)、保利(香港)几乎在同一时间集结于香港举行拍卖,打破了苏富比率先举槌的中国艺术市场惯例。

三大拍卖行已先后公布了春拍数据。中国嘉德(香港)以2.9亿港币的成绩圆满落槌,远超出开拍前2亿港币的总估价。而保利香港2013春季拍卖会五个专场总成交6.4亿港币。香港苏富比春拍总成交逾21.8亿港元。而在4月5日香港苏富比的2013年春拍“中国书画”专场,其中326件拍品售出了316件,5件拍品逾千万港元成交,总估价逾1.3亿港元。这一系列数据似乎让人们感觉到,2013中国艺术市场开始强势回归。

德勤的报告亦发现,2011年,受访银行均表示,未来2到3年不考虑在其投资平台中创设艺术品投资基金。然而,2012年,已有18%的受访银行表示,未来2年可能会推出艺术品投资基金作为其产品平台的一部分。

海外市场无视经济起伏增长稳定

而海外拍卖公司春拍良好表现,无疑对德勤的报告做了一个华丽的注脚。2月初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印象派及现代派”以及随后一周举行的“战后及当代艺术”的一系列专场。从佳士得及蘇富比的拍卖数据来看,这两周的11场专场共带来4.93亿英镑的成交总额(含买家佣金),比去年的4.18亿的成交额增18%,创下伦敦同期拍卖会的最好成绩。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印象派及现代派”和“战后及当代艺术”这两个板块从2011年以后的增长呈现两条平行线,也就是说不仅两板块自己保持着一个匀速的增长,并且板块之间的增长速率也惊人的一致,都保持在17%-18%。当代板块更是从2009年开始就第一季度的成交额都保持着这个非常稳定的增长速率。

这两周专场中不乏高价作品以及新的成交记录,女性肖像题材还创造了一个小小的热门:毕加索1932年的“窗户边的女人”以2860.125万英镑在蘇富比成交,博得头筹; 佳士得拍出的阿莫迪奥·莫迪利亚尼的“珍妮·埃布特内”Jeanne Hébuterne 戴帽女人肖像画以2692.125万英镑成交;同时贝丝·莫里斯特的一幅名为“午餐后”的少女肖像画创下了女性艺术家拍卖作品记录。

在此之前1月底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古典大师拍卖成绩也不俗,佳士得先后五场该板块的拍卖一共创造884万美金的成交额,也创造其同期同品类的纪录。

如此稳定和平均的增长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简单地说,首先是资产保值的要求。近年来,金融资产回报率普遍不振,而艺术品价值却稳定增长,这使其成为一个有效降低风险的优良资产配置。另一个原因,则是新兴经济体富豪对西方艺术品的兴趣增加,其中包括俄罗斯、中东地区以及中国。可见西方艺术界对艺术行业持续发展的信心的一大来源,仍然源于新兴经济的购买力。

高古艺术品成大陆春拍一大亮点

近年来,高古艺术品的走俏成为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大看点:去年秋拍,北京盈时推出的重量级拍品元代朱玉的《揭钵图》,拍出了2990万元的天价,其买家是一家著名的博物馆;元代画家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在北京保利2012年秋拍中,以1.012亿元成交,成为去年秋拍中中国艺术品拍卖唯一一件突破亿元的拍品。

今年春拍,有元代宫廷画家李容瑾《汉苑图》、宋佚名《梨花春燕图》、元佚名《释迦说法图》和元赵麟《渔父图》等众多高古艺术品露面,这无疑将成为今春艺术品拍卖的一大亮点,并将影响整个艺术品市场的走势。

“我觉得宋元艺术品的高价成交,标志着市场审美趋向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书画收藏家朱绍良说,“原来大家很追捧《石渠宝笈》著录过的书画,或者是明清官窑瓷器,但是从去年秋拍到今年春拍的情况来看,这种势头已经有了趋缓的迹象,这就像是一位浓妆艳抹的村妇,虽然乍看上去非常惊艳,但细细品味,却会发现其中的缺乏内涵。而高古艺术品含苞待放的少女,越看越有味道。”

对此,上海著名收藏家颜明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在美国和日本的博物馆中,宋元绘画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藏品,你就拿近年来到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作品来说,基本上都是以高古的作品为主,现在国内的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也初步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于高古艺术品的追捧,无疑显示出我们的市场是越来越成熟了。”

艺术评论人士石建邦则从他对于赵无极的研究中来谈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赵无极画的抽象画,但其内心却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为精髓的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承续了中国宋元山水画的美学精粹,尤追慕北宋山水名家范宽、郭熙;其艺术灵感甚至来自中国青铜器艺术中的钟鼎文样。中国的人文传统给了赵无极源源不断的灵感,最终让他的画作呈现出东方先哲所建立的宇宙观。”

但相比明清瓷器和书画的投资,高古艺术品真伪问题无疑是困扰藏家的一大门槛。石建邦表示,高古艺术品的收藏非常考验藏家的收藏知识,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当。而且高古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要受其他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时代的早晚、文化内涵的深浅、艺术水平的高低、品相的完美程度、存世量的多少等。所以并不像初涉的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越老越值钱,或者是物以稀为贵,东西越少越值钱。一个成熟老练的收藏家在评估一件高古艺术品经济价值时,一定要善于综合分析影响制约某一具体藏品价值的多重因素,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朱绍良则从他对于《汉苑图》研究出发,谈了对于高古艺术品投资的建议。“在当今存世宋元界画(界画,中国绘画很具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作品中,两宋界画均无大幅,仅以团扇、斗方存世,元代界画只有台北故宫收藏李容瑾《汉苑图》轴和日本大阪美术馆实为李容瑾绘,托名为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轴存世。从此次拍卖的这件作品来看,无论在绘画的风格和技法来说,都与前面两件博物馆的藏品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这无疑是后世的画家所无法复制的。”

近代书画大师行情备受关注

经过3月纽约“亚洲艺术周”、北京“嘉德四季”与4月香港第一轮春拍后,中国书画市场买气活跃、行情回暖已成为共识;5月上旬北京以嘉德领衔的第一轮春拍以及5月下旬的香港第二轮春拍尤其是苏富比力推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拍,可能预示着市场或许将回归大师行情。

2011年5月苏富比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第一场专拍,曾经创造过令业内人士大跌眼镜的拍卖纪录:25件作品百分百成交,逾6亿港元的总成交额成为单场成交额之最,其中的《嘉耦图》以近两亿港元创下张大千画作的拍卖纪录。因此,业内人士无不关注今年5月的梅云堂第二场专拍。令他们纠结的,也许是当前市场正值行情调整阶段,能否再现2012年春拍的市场神话?

对此,苏富比书画主管张超群表示,张大千不光创作了很多作品,也观摩了很多书画珍藏,有很多对中国书画的看法,包括创作经验以及对技法的理解和演绎。这些看法在他的作品题跋上都有提及,但比较零碎,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直到“梅云堂”主人高岭梅在1950年代晚期聆听他多次谈话后才想到需要做记录整理。为此高岭梅组织了一个工作团队,有英文翻译,有口述记录,他自己总集成,花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整理出来。书中包括大千先生对画的整体看法,对不同题材创作的要点和步骤。这是目前所知的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系统地整理张大千画论和画法的书,成为张大千研究的必备书籍。

张超群说,“梅云堂”珍藏曾先后在世界各地展览。苏富比对其珍藏,将以1990年代初在香港中文大学做展览时的文本为依据,共有一百多件作品。这次推出第二场专拍,与第一场突出藏家与张大千的友情不同,主题是张大千的画论与画法,所以命名为“金针传法立宗风”,其中人物、花鸟与山水都有,按照更细的分类,还可分为梅花、海棠与蔬果等,还有工笔山水。

回顾张大千作品在中国艺术市场上的表现,市场的每一个繁荣周期都有其作品的出色表现,最近这一轮中的2010年可谓“张大千年”,嘉德春拍他的泼彩《爱痕湖》跨越亿元台阶,2011年“梅云堂”专拍刷新拍卖纪录。即使在去年的调整行情中,仍有作品高价成交。刚刚落槌的香港苏富比春拍,张大千的《蕃姬醉舞图》以2308万港元成交。这无疑表明,张大千的作品在行情爆发时会打破纪录,在调整行情中则最具抗跌性。

无独有偶,嘉德春拍也有两张张大千的盛年力作:1944年创作的《红拂女》为大千一生中工笔仕女画中最重要的作品;1948年创作的《峨眉接引殿》则尺幅硕大,是其盛年青绿山水的巅峰之作。嘉德近现代书画部总经理郭彤指出,张大千作品在过去一年里行情调整明显,但在市场暴涨时却是名副其实的“指标股”。其实他的作品永远是买家最看重的,也永远有市场。只要估价正常,委托人、拍卖行与市场都会有很好的反应。

国际拍卖大鳄内地竞技

好戏不止于此。4月上旬,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巨头先后宣布进驻内地的消息,让业内人士嗅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春天来临的气息,尽管这一气息中含有一丝火药味。

2012年,苏富比与北京歌华集团合资,在北京成立拍卖公司——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苏富比”),限定在保税区内开展业务,被视为曲线进入内地市场。此后,北京苏富比备受业界关注。4月7日,苏富比又宣布,原北京文物公司党委书记、北京翰海董事长温桂华出任北京苏富比总裁,原北京瀚海20世纪艺术总经理柴宁出任当代亚洲艺术及20世纪中国艺术资深专家。至此,苏富比进入内地的进程迈出实质性一步。

随后,佳士得也于4月9日对外宣布,其已获得上海市政府的批准,在中国成立外商独资企业,可从事拍卖、拍品的进出口、展览展示、艺术顾问咨询、培训和其他相关业务。由此,佳士得成为首家在中国获得拍卖执照且独立开展拍卖业务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公司,并计划于2013年秋季在上海举行以现当代艺术和珠宝、手表为主的拍卖会。

两大拍卖公司进驻中国内地,与中国日渐增多的新兴买家和与日俱增的购买力密切相关。据佳士得相关统计显示,自2008年以来,中国内地买家对两大拍卖公司成交额的贡献不容小觑,参与竞拍的人数至少比之前增加了一倍,而且越来越多的买家出现在两大公司的海外拍场上。苏富比集团主席鲁普雷希特曾直言,亚洲已成为艺术品拍卖和私人洽购业务的核心市场。显然,持续增强的购买力和艺术品多元化的需求,是两大公司积极争取进入中国内地的主要原因。

虽然两大拍卖巨头暂时未能享受到与中国本土拍卖公司相同的待遇——佳士得和苏富比将不允许拍卖1911年前制造的中国文物,包括书画作品及古董等。但可以预见,国际性公司会把重心放在培养稳定、成熟的客户群体,发展并培育新藏家上。在其允许拍卖的门类,有些门类如红酒、珠宝、奢饰品、西方艺术品等,都是跨国公司的优势。

两大拍卖公司进入中国内地,其本土化进程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和挑战较大,不仅要适应地方政策和法律,还要面对本土拍卖公司的挑战,其战略性规划要重于对业绩的追求。

对于中国内地拍卖公司来说,两大公司的进入,会使作品的征集、可用的资源、人才、客户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然而,外籍拍卖公司在带来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对市场造成正面影响。作为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老牌拍卖公司,已有的先进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拍卖行在业务能力、诚信度、综合服务以及品牌价值建立等方面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行业品质和标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不仅是两大拍卖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也会改变中国拍卖业的格局,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中国拍卖业发展的里程碑。

两大拍卖巨头的加入,必然使拍卖公司业务的多元化,中国的艺术市场也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期。无论是苏富比还是佳士得,他们都已经不再是单纯依赖于公开交易的拍卖公司,他们正凭借几百年所积累的艺术品服务体系和模式,逐渐成为跨国巨鳄。他们将给中国的拍卖行业带来进一步的变革。这让人不禁想起经典歌曲《雁南飞》,即使当下再艰难,但却充满对未来的希望。“雁南飞,已盼春来归;莫把心揉碎,且等春来归……”(摘编《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网》等)

猜你喜欢
高古佳士得苏富比
谈“高古”
41亿美元:佳士得2022 年半年报
乐高古古治的冒险之旅
Q8 苏富比VS佳士得:巨头战争?
Q6 苏富比有多“乱”?
苏富比私有化10问
苏富比纽约总部翻新
关注2017秋拍第一轮:聚焦苏富比近现代书画
秋拍第二轮:印象派崛起,现当代复苏?佳士得VS苏富比2017秋拍亿元拍品排行榜
伦敦和纽约苏富比、佳士得现当代艺术成交比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