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雨薇
她,只是一个平凡的生活在中国社会中下层的女性;她,只是一个为了家庭而拼命工作的女性;但她,却是真正陪伴我长大的女性。她,我的保姆。
在童年的记忆力,我对外婆、奶奶甚至是父母的印象并不深刻,而对于她,记忆却是如刻画般,被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挥之不去。她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可是正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她来到这里,成为我们家的一员。
是她,用她强壮的手臂抱起幼小多病的我;是她,用她宽厚的肩膀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是她,用她粗糙的大手把我拉扯长大;是她,以她美丽的面庞为代价,在厨房中为我烹饪出可口的饭菜;也是她,在寒冷的冬夜拥着我入眠……
她放下年幼的孩子,来到这陌生的城市,将我拥入怀中;
她离开自己温暖而小巧的家,来到这几乎无人的我的家,陪我度过漫长的黑夜;
她放弃女儿打工的工厂的工作再次回到这里,陪我走过最艰难的初三和高中。
难得的一个人的时候,我总喜欢坐在楼顶上看看远处,看看天空,享受这少有的安静的时光。很多时候,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好像有一层雾,让人看着那么不真切。幸运的时候,你可以看到那片蔚蓝的天,就好像上帝不小心打翻了一瓶蓝墨水,那天蓝得没有一点瑕疵,会让你为之震撼。
而她,在我心中就是那片蔚蓝的天。她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却也是这个社会上少有的不被黑暗蒙蔽双眼的人。她内心的那片纯洁而美好的土地,我相信没有人可以污染它。它是最伟大、最圣洁的存在。
这个星期,她的女儿也来了这里,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充满母性的她仿佛只要靠近她一点点就会被她所感染。我听不懂她们的家乡话,但是言语间流露出的爱和关切却是无法隐藏的,因为那是她的本性。
昏暗的灯光下,有些拥挤的小床上,厨房里……她们两个总是在一起,许是太久没见,感情的负荷已有些超载,那些场面,真的难以忘却。
她待我似我母亲一般,日常起居都面面俱到,而我亦视她为亲生母亲,比母亲还亲。
她只是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女性;她只是一个在现实的社会中辛苦挣扎的女性;她只是一个为家庭默默付出毫无怨言的女性。然而,她也不完全是这样的女性。她也是一个待人真诚、勤劳如老黄牛的女性;她也是一个充满母性待我如己出的女性;她更是一个难得的没有被扭曲社会所感染的,心中仍存有一片纯洁土地的女性!
文章的选材很特别。按照一般的思路,这样的题目很多人会写自己的父母、师长、挚友,然而本文却选择了“保姆”这样一个特殊的角色。从遣词造句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是受到了语文课本上诗人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启发,将视线投射到这样一位陪伴自己成长的女性身上。对人物更多的是做正面的细节描写,由外而内深入心灵,以情动人。不过,对于文题中的“又想起了”,文章扣得不够紧,体现得不够鲜明。
【习作二】
又想起了这个人
文/唐志贤
静谧的书房里,透过窗,一斜冬日里的暖阳映入,孤单的毛笔架上,垂下一道长影。我不禁走近。握住这支笔,又想起了这个人,我的书法老师——丁老师。
想起初识丁老师,我那时还只是读三年级。一个夏夜,我拉着妈妈的手,走过一段未修缮的路来到一扇木门前。“是丁老师家吗?”“我就是丁老师”。眼前这个人,有着宽大的头和尖下巴,一身滚圆,罩着一件脱色的球衣,微笑着说:“请进吧。”初次学书法,总有些紧张,但我终于完成了我生平第一幅“作品”。回家路上,我大声跟妈妈喊:“我要学书法!”
第二天,我早早赶到丁老师家,却不料本以为早的我,却见丁老师桌下早有几层报纸了。他搬来课桌椅,叫我坐下,又迈开企鹅一样肥厚的步子,端来墨,拿来纸笔。丁老师是爱笑的,见了我,他也笑,拿纸笔,他也笑。当他真正弯腰教我写字,我也真正喜欢上这位老师了。只见他摊开一张纸,点了墨,手有节奏地停、顿,笔上的软毛似乎都听他的指挥。而他的脸庞,始终带着微笑,如此灿烂。那个夏日,与丁老师的相识,是我最为快乐的事情。
到后来,我与丁老师也十分熟悉了,而我的技艺也受到丁老师的赞美,把我当作同学的榜样。课余,我也总和他交流一番,而其他大一些的学生却在他家门口踢球,我也很乐于参与。有时,一些顽皮的学生故意朝门前踢,球打到门梁,我们却十分欢乐。这时,他拖着肥厚的身子,对着我们大声说教,而这却是比踢球更好的笑料,丁老师严肃的表情总惹得我们欢乐。他瞪圆的眼睛,他逗人的叫骂,他的一切,就好像孩子般的天真,有趣,我更爱我的丁老师了。
然而,我也渐渐长大了,总有要离开丁老师的一天。我与丁老师相处了四年,早已相互视为好友。当我说下次我不会再来时,他圆滚的身子先是一怔,两眼有些无神,四肢有些僵硬,然后缓缓吐出一句“哦”,这大概就像自己养育了四年的孩子要离之而去的感觉吧。面对眼神游离的我,丁老师又轻轻地说“跟我来吧”。我随他上了他家四楼。那是一间练字的房间,墙上、地上、桌子上,满是黑白间的飘逸挥洒:有颜真卿的《多宝塔》、《勤礼碑》,王羲之《兰亭序》……他一边整理,一边说:“能收到你这样的学生是我的幸运……你要坚持下去……不要荒废……”他又从房间里拿出一支精美的毛笔,“这个送给你,好好读书,书法不要荒废了……”我沉沉地点了点头。
又想起了这个人,又想起了那段时光,看着眼前这支笔,我不免泪下。我一定不会荒废了,一定不会。
这篇文章的难得之处在于真实。写人物的外在形象,紧紧抓住“滚圆肥厚”这一特点来突出,塑造得相当成功,几乎过目难忘。而一些与学生相处的小细节小事件,又将丁老师的涵养、严谨、执着、宽厚等人物特征一一展现出来,他轻轻的话语,温和的教诲,在“我”听来却是如此的掷地有声。一支毛笔,作为让我“又想起这个人”的线索贯穿全篇,与内容和结构以及人物的身份结合得非常好。文字淡而有味,质朴情深。
【习作三】
又想起了这个人
文/尹婷
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就跟着炊烟回家。
——题记
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们牢牢拴在了土地上。多年后,我有幸解开了这条绳索。从此远离了家乡,远离了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
我知道,此刻他一定打着赤脚站在田埂上,凝望着村庄里缓缓升起的炊烟,盼望着炊烟能够把祝愿带给他考场上奋笔疾书的女儿。他不会忧心忡忡地担虑我的成绩,亦不会到土地庙里去拜佛上香。因为他知道,炊烟是他和女儿长久的心灵渠道。
记忆深处,父亲总爱牵着我的手打赤脚站在田埂上。黄昏,炊烟摇摆着身子闯进树林。掠过树梢。夕阳的余晖洒下一层层金粉,鸟儿携着虫子从远方归来,喂给它张大嘴巴嗷嗷待哺的儿女。木星的光辉为村庄增添了一丝美好。父亲说;“闻闻。”我深吸一口气,炊烟里吸纳着五谷的馨香,柴火的味道和泥土的芬芳。我贪婪地嗅着,鼻孔里仿佛爬进了一只只小虫子,痒痒的,却又感到莫名的舒服与顺畅。劳作了一天的疲惫与辛酸刹那间化为乌有。这时,父亲总会蹲下,像军队里的总司令下命令一样,说:“走!咱们追炊烟去!”我一跃跳上父亲的背,双手牢牢抱着父亲的脖子,大喊道:“追炊烟去喽!”父亲便背着我在那坑坑洼洼的小路上奔跑,朝着炊烟飞舞的方向,留下小路上深浅不一的脚板印和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父亲喜欢坐在高高的山冈上,看炊烟,看天。他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沉思着。我不知道父亲在沉思什么。后来,父亲突然用嘶哑的声音低声说道:“娃,以后走远些。”“走哪儿去?”我呆呆地看着父亲,发现他竟已两鬓灰白了,想不起来我爷爷是否也有这样的灰白,他眼角的皱纹也深了。我突然害怕失去他,呜咽着说:“我哪儿都不去,就在村庄里看炊烟升起又落下,哪儿都不去……”父亲笑了,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傻孩子,待村里有啥出息?要出去,做那种‘动脑筋的活儿……”父亲说完便又继续看天,看炊烟。
我不懂父亲说的话,或许父亲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现在,正如父亲所说,我已走远了。但我不习惯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繁弦急管。我常常一个人彷徨在街头,想念着家乡烟囱里浓墨重彩的炊烟,想念着土地上辛苦劳作的父亲。我打电话给父亲,哭诉着城市生活的不安,总是想回家。电话那头的父亲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孩子,疲惫的时候,就跟着炊烟回家。我看着城市里不属于我的炊烟,脑袋里满是家乡的炊烟和我的父亲。可现实逼迫我安于现状,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现在,坐在考场里,外面没有我所思念的炊烟,可我又想起了这个人。
用“炊烟”这样一个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意象来引导全文,这是很有创新意识的一种探索。从题记到开篇的第一句,都有一种如土地般朴实厚重的特点。这一种文辞的特点恰好也是文中“父亲”的特点。炊烟与父亲,或者说,炊烟与土地,这样的一“轻”一“重”,达到了一种很奇妙的平衡。在“我”的心中,他们是密不可分的。对炊烟的眷恋,其实就是对父亲、对家乡、对乡村生活的那份割不断的依恋与深情。
编辑/姚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