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珍 凌永昌 袁博翔
近年来,赣州通过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大城崛起”,取得不错成绩,如今,赣南苏区的振兴规划得到中央,省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赣州正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如何才能抓住历史机遇,发展振兴赣南苏区?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与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世界,社会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搞好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研究,实施以人才培养与引进为主的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工程,打造赣州人才聚集高地是振兴苏区的当务之急。真正的人才高地是营造一个环境,让有作为的人才都愿意流向那里。基于此,就赣州如何把握中央关于振兴赣南苏区这一契机,从生活、工作、成长和政策等方面阐述构建人才聚集高地所需的环境,以期为构建赣州市人才聚集高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生活环境
1 生活环境中城建居住的因素
生活环境中首先被考虑的便是城市建设及自身的居住等问题。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的地位和身份,也是普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中、高级科技人才在这方面比一般人的愿望更强烈。
近年来,赣州中心城区努力争创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曾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卫生城市”等称号,这些都将成为赣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项有利因素,但是城市的建设应当是立体、全方位的建设,既要加强基础建设,还要加强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建设,为此,在把握宏观规划之下,更多细节亟待重视。譬如,加快直通大学城的323国道和105国道的修整,彰显政府对象征着人才聚集的大学城建设的重视。
除了城市建设环境之外,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也是留住人才的一大关键。基于赣州独特的地理优势,伴随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章贡新区商品房均价已高达约7000元/米2以上。稳定房价,是当前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政府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房价调控政策,打造宜居城市形象。同时,可以考虑建设专门的人才配套住房小区,以优惠价格出租或出售给优秀人才,或者提供适当的购房补贴,帮助解决其居无定所的问题,使他们对赣州有归属感。
同时,人文文化的氛围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生活环境。将军县兴国、红都瑞金等都予以赣州“红色文化”的浓郁氛围、热情的“客家传统文化”则极具地方特色;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繁荣文化事业,促进人才人乡随俗,培养其热爱这一方土地的情怀,营造归属感,提升幸福感,这些“安居”措施将极利于人才的“乐业”,从而稳固人才高地。
2 生活环境中家属子女的因素
要想真正留住人才,使其扎根赣州,家属和子女的教育就学问题就不得不考虑。引进人才的家属子女可随调随迁,因工作需要聘用的外地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可在不迁户口的基础上,职称评定、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当地常住居民同等对待,这些都是可行措施。政府部门还可以在人才集中的地区建立创办幼儿园和中小学校、为人才子女购买教育保险等,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在成绩达线的情况下,允许他们的子女自由挑选中意的学校。
二、工作环境
1 工作环境中空间机遇的优势
“良禽择木而栖”这个通俗的道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良禽”可能飞来赣州,但能否久留,还要看“木是否枝繁叶茂”,看赣州发展的机遇与空间能否为“良禽”提供宽广的事业舞台。赣州是江西省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地处赣粤闽湘四省交通处: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北连江西吉安、抚州,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这为人才聚集提供了独特的地理优势。加之“融城”计划提升,城市框架的扩大,人才聚集的地理空间需求正逐渐实现,如今的关键在于,加速形成集生活、科研、产研结合的成熟的人才聚集圈。可以以高校为支点,划分、兴建高科技园区,不仅对科技发展和科技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给大批科技人才提供了发展就业机会,成为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吸铁石”。
2 工作环境中动力激励的因素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心理、安全保证等低级的需求,也有包括尊重、被承认、实现自我价值等高级的需求。科技人才是“经济人”,应当形成公平与多样化的分配机制,分配的依据包括职位、责任、能力、贡献等,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公司股票等。赣州政府可参照美国采用股票期权及配股等吸引和留住高科技人才的方式,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高科技人才持股、控股,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
同时,科技人才更应是“社会人”。当今社会,人才需要的不仅是基本的物质保障,还更需要组织提供让其大展身手和实现美好理想的舞台空间,这需要管理者对人才适时加以引导和激励。激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人的潜力在缺乏激励时,只能发挥20%-30%,而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下,将发挥80%-90%,由此,激励的作用可见一斑。激励的因素包括:报酬、福利、赏识、提升和表扬等。
3 工作环境中管理方式的因素
工作环境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效的管理。中小城市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与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的行为策略都有很大的关系。为避免人才流失,(1)在科技创新人才开发方面,可以尝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以及政府、大学、企业密切合作形成的人才培训和终身教育机制;(2)在人才市场调节机制方面,规范与完善的人才中介市场,达到双向自由选择,使科技创新人才可以找到用武之地,人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最终实现以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为保证,为人才提供足够实战才华和实现自我的舞台;信任、支持是人才发挥作用、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成长环境
在吸引人才的同时,我们还必须重视人才成长环境的建设。成长环境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给予科技人才更多的成长的机会,这对青年科技人才尤其重要。政府可通过各种政策加以引导和支持。培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送本地高质量大学培养,或送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送国外进修,或选派到基层锻炼等等。
大学城强化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高校成为各地社会发展的轴心组织和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赣州市高校众多,黄金新区大学城的建设也持续推进,如果在高等教育培养和师资力量上不断加强,将为赣州市的人才培养成长提供更佳的条件。高校管理的实质是创造一个超前于社会一般水平以培养未来高级人才为目的的大学环境。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高校人才的投入,对赣州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予以鼓励。以美国为例,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总统青年研究奖”,目的是将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国家急需的科学领域中来。
科技人才只有在这样环境中,才能不仅有发挥才能的机会,而且有获得学习和培养的机会,这种成长环境对科技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留住人才的有效办法之一。
四、政策环境
1 政策环境中资金投入的因素
科研投入是科技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是完成科研的关键因素。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及后勤保障,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政府的资金支持是很重要的一项因素,韩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得益于过去韩国政府研发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2000年,政府在科技研发活动的投入达30.5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占政府财政支出比例4.7%。赣州要留住人才,形成人才高地,也应当加大对科研的资金投入。
2 政策环境中宽松管理的因素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为科学家创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鼓励科学家自由选题和探索。”宽松的政策环境有助于科技人才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给予人才自我控制的权利是留住人才的因素。另外,宽容失败的环境,能够极大地保护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为其不断创新营造广泛的空间。
3 政策环境中的户口限制的因素
赣州此时正是发展的高速期、也是人才的急需期,通过适当放松对户口、年龄、资历等方面的要求,可以加大人才的引进,解决大规模开发与人才不足的矛盾。1998年,浦东地区规定,取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的优秀人才,学科和专业上能起带头作用的高级人才,不受户籍限制,想方设法给予引进。赣州也可效仿,放宽政策限制,引进大批优秀人才。
构建人才聚集高地是赣州市经济发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聚集产生的效应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赣州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对科技人才环境建设中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成长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建设,将可构建一个“引得进、留得住”的科技人才环境,从而促进苏区发展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