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智启慧 生成灵动课堂

2013-04-29 06:11:28周锦梅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动手思维数学

周锦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最大程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是我们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让学生保持住学习热情和培养学习习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得轻松愉快,及至感到如同在作游戏,做环程旅行,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数学,是我一直遵循的理念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意趣,循兴而行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片,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以故事或动画片形式的新课引入,学生们都会兴趣盎然,也会牢牢的抓住学生的心,让孩子们乐于参与,开心学习。

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的时候,我讲了一个发生在数字王国里的故事:一天数字王国里的众多数字想选一个国王。1说:“我是第一个数,我来当国王!”,2说:“我比你还多1呢,我来当国王!”3说:“我比你还多1呢,我才是国王!”……就这样争论很久都没有结果。这时小数点来了,它一下子站到了1000的中间,把它变成了10.00,又向左一动把10.00变成了1.000,这下子数字们都怕它了,怕它把自己变得很小,最后小数点当上了国王。孩子们被深深吸引到故事的情节之中,也自然而然饶有兴致地进入小数的学习中来了。

二、动手实践,参与完成

数学的学习多数人以为是枯燥而抽象的,事实并非如此,教师可通过精巧的布局,多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得出正确的结果,并因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可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很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带来,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将它们拆拆剪剪,一定会有人剪成相连接的平面图形。学生们会开心地比较各自的成果,淘汰同样的图形,最后他们得到很多不同的结果,远比课本上图样多,这样不仅让学生们的成就感大大地得到了满足,还帮助学生提高了发散思维能力并形成了较强的空间观念。

三、贴近生活,有的放矢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源于教师的启动。要启动学生思维的通达,教师首先要启动自己。在教学中,我时刻牢记魏书生老师提出的课堂教学十项要求,认真备课,备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口,多动笔,多动手,并以生活为本源,在课堂上有的放矢。

例如学生学习第八册数学时,第一节的内容是要学习简单的统计表。根据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了解,我想克服张家榕等两三名同学平时自习时闲话很多的现状,我特地把这节课提前到新学期的第一堂课,让学生评选出我班的“闲话大王”,学生们积极参与写选票,并当众公布,在黑板上画“正”字,“闲话大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产生。然后我提出三个要求,第一点让大家想想此次评选给我们的启示。第二点我对同学们的期望。第三点是大家没想到的,我说本书的第一节就是“简单的统计”,就是根据所搜集的数据画“正”字,并制成统计表。这样,这节课的内容无需我讲什么,学生已经带着强烈的兴趣去自学,末了还送我一句“老师,你太有才了!”这样的教学,不仅学生求知欲望强,教学效果好,同时还能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严格约束自己,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巧设问题,主动探究

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让问题意识萌芽的合适土壤,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儿童的求知欲望,依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求知解惑的浓烈兴趣,并积极参与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中来。

如:教“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教学情境,并用课件演示:在一片草地上,一根绳子把一只羊栓在木桩上,羊儿在咩咩的吃草,学生感到新奇,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我趁机引导学生:“看了这幅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参与到教学中来,提出了很多问题:羊最多能走多远?羊走一圈有多长?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是少?是什么形状?等等。学生急于解答这些,也就是有了兴趣,动手操作从而真正掌握了这一节课的内容。

五、授人以渔,培养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更多地教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导引,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自学要求:自学例2,用学具摆出例2中的图,找出三角形和圆形同样多的部分,找出三角形比圆形多多少的部分。说出三角形和圆形同样多的部分是多少?三角形比圆形多多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具体去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有助于培养他们看书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和看书的基础上,不仅学会了知识,同时还培养了他们操作、观察、思考、想象的能力。

六、循循善诱,拓展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标新立异,寻求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要相信学生,他们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出合理的、新颖的、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一题多解的方法的点拨,引导学生用不同知识去分析数量关系,纵横沟通,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开阔,更活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生。

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9小时行多少千米?(请用多种方法解答)

方法一:120÷3×9=360(千米)

方法二:120×9÷3=360(千米)

方法三:120×(9÷3)=360(千米)

方法四:120÷3/9=360(千米)

做为小学数学教师已有近20年的时间,始终认为生成灵动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源泉。其次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接受新知识,并鼓励学生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数学,既不怕它烦,也不怕它难,从此可把数学当作游戏“玩”。

猜你喜欢
动手思维数学
我也来动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童话世界(2019年17期)2019-07-04 15:15:42
动手演示找错因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