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敏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枯燥的,但又必须严谨,具有很高的逻辑性,数学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对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同行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数学教育 创新能力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量高新技术不断涌现。而支撑高新技术的基础是数学,所以数学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数学创新教育则是教学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目标的培养,在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创新性进行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使其成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教育。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要的认知主体,参与一系列的课程学习,是主动参与是数学认知学习的内部动因。这种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在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培养。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改革教学内容,选择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思维环境,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人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如果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就会产生逃避、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是个动态的进程,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学习的兴趣是可以诱发和培养的,当我们不可避免要给学生定个等级时,就容易让学生产生一个错觉:“这就是我最好成绩了”或者“我不是这块料”,其实只要有兴趣积极的动起来了,积极参与了,敢于表达自我了,我觉得都可以达到优良,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就能得以充分表现张扬,创造力得以发展,学生的心灵也才能得以陶冶净化,从而带着饱满的精神状态加入到各个学科中去。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怎样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并不难,将数学问题趣味化,不仅使学生求知欲强烈,而且又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用途,进而达到调动兴趣、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之目的。
实践证明:在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众多主观因素中,兴趣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所起的作用最大。也有一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有了兴趣,学生学起来就会充满了乐趣,学习效果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3.数学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最好体现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最好体现。数学审美能力包括对数学的感受、鉴赏和创新。特别体现在数形结合方面的问题上,知道怎么去审美。徐利治教授说:“数学教育与数学的目的之一,应当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又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所以,在数学发展创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四.将教材内容进行灵活调整,以强化数学的应用能力
训练课程教材是整个教育系统运行的软件,课程结构制约着人才素质结构,教材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人的发展方面,教材的内容反映着时代的要求,现行职业学校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积极向上、对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极大推进作用的例子,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数学体系,先教好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对课本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将课本中最基础的知识作为我们学习的重点,将那些较为复杂的知识和计算进行简化,加进一些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各类应用型的知识,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在购买商品房时,人们向银行按揭贷款,每月还银行的钱是如何计算?还清贷款时被银行多拿了多少钱?让学生应用数列知识来解答。这样学生就必须要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去了解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与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又懂得如何“应用数学”。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类贴近生活的作业十分感兴趣,每位学生都会自觉去完成,这对学好数学是很有帮助的。
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创新能力是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脑子不是主要用来记忆和计算的。人脑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但可以设计出记忆、运算能力无比强大的计算机。为了实现各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人们要更好的利用自己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创新不是异想天开,新知识的发现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得。
在数学教育中,要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使之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其创新行为,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
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走进课堂,尽可能多地把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挖掘出来。”只有经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探索新知.学生所获得的认识体验才更牛富、更深刻。课堂上,老师的任务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问,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机会去获取知识。实践能力包括社会智力和实践智力,它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和心理特征。学生的创造性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已有数学知识的发现概括或创造性的应用。新知识的创造,通常都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知识面越广,其创造性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切实抓好双基教学。
从医学上的CT技术到航天飞船的模拟设计,从公路勘察设计巾的数据处理到GPS卫星定位系统等领域。综观这些技术,它们都是通过先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的计算、调控有机结合实现的。因此,在数学教育巾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类技术领域巾的问题。注重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善于利用数学软件开发一些数学实验,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只有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科学技术得到发展,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七.激励性评价方法的运用
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更全面了,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作业,还有行为观察、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要实行激励性评价,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注意保护其创造的火花。激励性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向激励的方向努力,追求再一次的成功。激励性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创新的催化剂,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武器。
八.结语
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创新教育作为最基本价值取向而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其核心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教育者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热情,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在数学教育中,要构建一个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吴文侃.比较教学 论.人民 教 育 出 版社 ,1999
[3]罗增儒 ,李 文 铭.数学教学 论.陕 西 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