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新
《环球飞行》:很多人把私人飞机定义为奢侈品,但业内人士更愿意将私人飞机定义为交通工具的一种,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吴景奎(赛斯纳北亚区销售及市场发展副总裁、亚洲公务机协会副主席):什么是奢侈品,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经济学上讲,它有自己的定义,从公众心理上有自己的定位,大家感觉奢侈品一方面是非常昂贵的,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奢侈品有一定的稀缺性,奢侈品的无形价值和有形价值是成量级的。从公务机来讲,它是一个交通工具,而且是一个商业工具,它不具有稀缺性,实际上竞争还很激烈,所以很大程度上看公务机不应该是奢侈品。说公务机售价贵,那是相对的。对于一般公众而言,他的工作和生活不需要公务机,而且收入达不到购买要求,那就没有必要考虑,但对于部门企业高管或者政府高官而言,每分钟都可能值几十万美元,工作效率、私密性、安全性已经成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就满足了公务机的基本属性。所以我们也更乐意将私人飞机定义为交通工具而不是奢侈品。
《环球飞行》:通用飞机一直是赛斯纳主推的项目,能不能简单介绍下公司的通用飞机在中国的市场情况?
吴景奎:通用飞机目前在国内来讲,我们做得还不错。这归功于赛斯纳产品的优越性、安全行、牢靠性和低成本的特点。另外我们的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在国内有赛斯纳的授权服务中心,我们的服务工程师24小时待命。目前我们的客户集中在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通用航空企业,飞机主要用于航拍、航测、遥感、救援、农林牧作业飞行等。另外,国家在推进的短途航空运输,也叫通勤航空,比如我们的“凯旋”,可以坐9~12人,对于航空公司不能够飞的航线,在二、三类甚至四类地区,可以做一个补充,使公众享受到航空的便捷性,在特殊情况下还可配合国家要求展开应急救援。基于此,我们去年决定和中航工业合作在石家庄合资生产这款飞机,预计6月份就会下线。
《环球飞行》:有消息称国家有关部门要开始征收私人飞机消费税,您怎么看?
吴景奎:现在国内遇到的问题是,大家没有搞清楚买飞机的用途。往往买的飞机和实际上的作业任务有70%~80%不相符,这在成熟的市场被认为是不理性的行为。正因为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国家有关部委在考虑收取消费税,也叫奢侈品税。从赛斯纳以及我所任职的几个协会的角度,我们正积极地做政府工作,同时也希望厂商、媒体和业内人士一起来呼吁政府对这方面要审慎研究。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要多学习,让行业发挥它的本质,这样才能让行业健康发展。
消费税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定理,即税率高并不意味着收的税就多。因为税率过高的话,大家会觉得这个行业没有必要介入,这样就没有经济活动发生,自然就没有税可收。反之,如果税率过低,国家收不上钱,也就没有钱投入基础设施的发展。所以关键是要找到平衡点,对于公务航空和通用航空而言,现在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已经占到20%多,已经很高,如果再增加,对这个行业会有毁灭性打击。所以站在亚洲公务机协会负责人以及美国商会航空航天委员会的角度,我呼吁社会方方面面审慎对待私人飞机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