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欧·亨利式的幽默

2013-04-29 00:44王先平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黑色幽默

王先平

摘要: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以幽默的风格、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出人意外的结局见长,再加上其诙谐风趣的语言,是其幽默风格的经典表现手法。然而,欧亨利式的幽默具有更深的社会意义,它属于“黑色幽默”,其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表现,使得欧氏小说具有历久弥新、不同凡响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欧亨利 黑色幽默 欧亨利式幽默

欧亨利,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1862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从1899年起,他开始以欧亨利为笔名发表小说,直到去世为止,他一生共写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生活,他和他的短篇小说也被赞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和“曼哈顿的桂冠诗人”。[1]

有人评论,“欧亨利之所以是欧亨利,完全在于他是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手法来进行创作的。”[2]欧氏所描写的故事往往极其平凡,大多是美国底层社会,尤其是纽约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语言风趣幽默,情节曲折生动,表现了小人物的悲哀,现实生活的无奈,幽默中有苦涩,无奈中有笑容,使人发笑,又让人流泪,被人称之为“含泪的微笑”。这是欧亨利式的幽默,是让人深思的幽默,这种幽默也被称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新的小说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是小说艺术形式的一种新突破,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其中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表现了现实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和自我挣扎的徒劳。通过文学作品的幽默表现,读者可以感受到笑声中所隐藏着的悲凉泪水和其中所蕴含的人生真谛,世人看得见是笑料,看不见的有泪水,此种表现手法很容易引起阅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并达到思想上的共识。在欧亨利的作品中,幽默贯穿于整个故事之中,不仅是他表现故事的艺术形式,也是作者呈现其思想意识的主要方法。

一、“欧亨利式结尾”

截取社会生活的横断面来开展故事,是短篇小说的重要艺术特色。因为篇幅短小,只有构思巧妙、情节曲折,才能抓住读者眼球,直击读者心灵。欧亨利对于这点运用得十分娴熟和精妙。他的作品往往构思极其奇特,读者在看似平淡如水却又幽默诙谐的描述中,慢慢地走入作者讲述的故事之中,直至最后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的结局,给人无尽的回味。曲折的故事情节加上出人意料的结局,也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在欧氏作品中几乎每篇都可以找到两条甚至是多条叙述线索,欧亨利总是对故事的明线处尽情描写,勾勒矛盾,埋下伏笔,做好铺垫;暗线处则不动声色,明暗两条线索或者多条线索在故事中同时发展,在文章的结尾处聚合在一起,至此,作者常常笔锋一转,让故事情节忽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两难或尴尬,失望或希望,产生了强烈的戏剧冲突。然而,这种变化又不是空穴来风,总是蕴藏在前文的故事情节之中,有一定的线索可循,“出人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持久的艺术审美,因此,也达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引起读者长时间的思考和无穷的回味。比如《最后一片藤叶》,故事虽然短小精悍,结尾却发人深思,寓意无穷。琼西与苏萍水相逢,困居陋室,艰难度日。琼西病危,苏尽心尽力救护,这些笔墨都是明线,点睛之笔却是在最后,老画家在风雨之夜于墙上所画的“最后一片藤叶”,这是小说的暗线。整个故事是通过明暗两条线索的交织与碰撞来达到故事的高潮——老艺术家贝尔曼在墙上画的那最后一片常青藤叶子,使琼西起死回生。欧亨利在两条线索交汇点处突出了这片叶子是老艺术家一生的杰作,也凸显了贫穷艺术家们相濡以沫的真诚友谊,在一个高楼林立、人情淡漠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为冰冷的世界增添了一些温暖,增加了人性的光芒。“艺术的成功永远是一场骗局。”[3]《麦琪的礼物》是欧氏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精心设置了伏笔和悬念,讲述了一个充满曲折而又颇具巧合的故事,尤其是在结尾时的独到处理,好像在读者面前进行了一幕魔术表演,突发性的逆转结尾,同时也打破了读者的思维定势,使读者的期待完全落空,因此也起到了强烈的审美效果。正如作者在小说结尾所说的:“在所有赠送与接受礼物的人里,夫妻俩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夫妻俩是最聪明的,夫妻俩就是绝顶聪明的‘星占家。”欧亨利这一小说结尾虽然简短,只有几句话,但这样戛然而止的、让读者啼笑皆非的结尾,并不有违于常理,反倒耐人寻味,引人思考,也因此使得作品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关于这一点,一位批评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欧亨利把全篇的重心和灵魂都安排在结尾部分。当我们读到这篇文章的前面一大半篇幅的时候,几乎漫不经心……可是,等读完结尾部分,感受就完全不同了,好像眼前突然闪起一道电光,先前隐藏的那些东西洞悉无遗,整个画面也非常清晰起来,人物的性格特征原来是那么鲜明,作品的社会意义原来是那么尖锐。”[4]可见,欧亨利是把作品的灵魂全都凝结到了结尾,是一种“含泪的微笑”。

二、语言的魅力

欧亨利作品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他幽默的天性,更来自于他出众的语言才能,他可谓是一位天才的语言大师。欧氏的文风诙谐幽默,文字生动简洁,细节描绘真实准确,在文章中,他善于运用比喻、夸张、讽刺、拟人、对比、谐音、议论、双关、谚语等等多种修辞方法,通过看似风趣幽默的文笔,轻松生动的语调来描写人物、拓展情节,并服务于作品中的喜剧形象,烘托喜剧里的悲剧情调,渲染悲剧中的喜剧氛围,让读者从夸张可笑的描写中领悟内在的庄严,从生动活泼的文字中启迪人们思考。在欧亨利的作品中,妙趣横生的语言片断笔笔皆是,他的妙笔生花自然形成了浓郁的幽默氛围,然而在貌似轻松俏皮的文字背后,却有着发人深省的沉重,这也是他独特的幽默语言风格。欧氏在讽刺挖苦中从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的描绘尽量真实、客观而且冷静,幽默的语言,曲折故事替作者说明了一切,作者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将感情隐藏于作品之中,透过这笑声,让读者去感受,去思考。比如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在寒冷的冬天,主人公苏比想找一个地方过冬,他一心盼望的是到岛上去住三个月。三个月不愁吃住,既能摆脱警察的打扰,又有意气相投的朋友朝夕相处。而所谓“到岛上去住三个月”,其实也就是三个月的牢狱生活,而这却是苏比梦寐以求的,语言的风趣和反讽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然后,他为自己如何能在岛上度过三个月做了计划。接下来,计划一一实施,然而却无一成功。他首先打算在一豪华餐馆美美地大快朵颐,然后就可以因无钱付账被送进监狱,但是,当他刚一迈进饭店的门口,侍者的眼睛便落在了他那双“伤风败俗的皮鞋上”,在这里,作者把那双皮鞋之破夸张到一个可笑的程度,也起到了幽默的效果。后来,当苏比又选择了一个小饭店打算大吃一顿时,那双“伤风败俗的皮鞋”虽然没有阻止他的用餐计划,可是当他向侍者坦白“钱大爷与他素昧平生”,并叫侍者去请警察老爷时,侍者却说“用不着惊动警察老爷”,并找人“干净利落地让苏比左耳贴地,摔在铁硬的人行道上。”在这些故作轻描淡写的文字下面,荒诞可笑的行为背后,带给我们的是真实的“含泪的微笑”。文章的本意是要描写苏比作为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但欧亨利却使用幽默的语言和调侃的语气,使故事幽默之极而又凄凉之至。[5]在此篇文章中,欧氏通过对词汇的夸张和误用,不但赋予了主人公鲜活的形象,而且也取得了强烈的幽默效果,是其欧亨利式幽默创作手法的具体体现。他的小说之所以能打动读者,与他的语言魅力是离不开的,比如在《最后一片藤叶》中,欧亨利细致地刻画了贝尔曼的形象,描写充满了幽默与讽刺。他的络腮胡子一直蓄到了胸膛,这马上会让我们联系到风度翩翩、极具气质的艺术家,加之他已六十多岁,读者也会马上联想到这个人肯定是极富有艺术造诣的。然而,作者接下来的一句话立刻把读者从想象中拉到了现实:他只是长得像真正的艺术家而已,事实上,他在艺术上一事无成。四十多年了,却没有一幅像样的画。他仅靠给年轻画家当模特维持生计。除此之外,他还是个脾气暴躁、爱酗酒的老头,还爱攻击别人的痛处。[6]语言幽默风趣是欧亨利小说显著的艺术特点之一,这种特点与他的小说题材、刻画人物的社会地位、创作的思想有直接关系,欧氏小说多描写的是社会下层人物的日常生活,关心的是在不幸中挣扎的小人物,作者同情他们,却又无力改变这些,因而以无奈而又带有幽默的文笔来描写他们,为他们诉说,也为他们苦笑,因此,增强欧氏作品的社会意义,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欧亨利的作品虽然大多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从表现形式来看具有喜剧效果,但仔细分析故事,却又有淡淡的悲哀,使人心情沉重,这也是欧亨利式让人思索的幽默。出人意料的“欧亨利结尾”和“含泪的微笑”式的幽默是欧氏的经典表现手法,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同时,也表现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使得他的作品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留给读者更大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秦牧.揭开“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欧亨利短篇小说新读[J].外国文学评论,1980(1).

[2]世界经典名著文库编委.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3][俄]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4]张昕.论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思[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5]马军.论欧亨利的创作风格———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3).

[6]李学.人性向善的光芒———简析欧亨利小说[J].新西部,2010(12).

猜你喜欢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DARH HUMOUR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充斥黑色幽默的哲理漫画十二幅
An Analysis of Black Humor in the Movie The Simpsons
以“黑色幽默”由影为灵感的服装设计创作实践研究
黑色幽默电影的美学意蕴与价值
黑色幽默电影的美学意蕴与价值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及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