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2013-04-29 00:44:03韩芳
东方青年·教师 2013年5期
关键词:课文情境情感

韩芳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只有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更易进入课文情境,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教无定法,对于语文教学尤其如此,我们要在要在有限的教学资源内挖掘无限的教学艺术,从而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美丽,感受语文的博大。

关键字:语文教学 情境创设 激发情感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淋漓尽致的体现着教师的语言和人格魅力,通过文章将学生带入一个预设的情境,从而引起学生与老师、与课文思想上的共鸣,所以语文教学只有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更易进入课文情境,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激发学生情感的方式:

一、开门见山,预设情境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因为我们的课文来源于生活,都蕴含着作家独特的生活感受,虽然有些文章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相隔的地域、时代较远,但发达的传媒使我们缩小了距离。所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就可以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江南春天的视频,使我们北方的学生也能对南方的春天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再教授课文时学生就可以结合这种印象充分发挥想象,进入课文情境。再如教授《口技》一课时,先让学生们听一段相声演员洛桑的口技表演,体会这种民间技艺的特点和精湛之处,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把这种精湛的技艺用文字来描写出来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先做引导讲述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再把故事直接导入到文章开头,请同学们一起当法官来断案,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再如教学《孔乙己》一课时,先给学生出示一则寻人启事,告诉他们一个欠人酒钱的长衫顾客失踪了,请同学们帮助店主一起分析一下“孔乙己为什么会失踪?他去哪了?”通过这样的悬念设置,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情境。

三、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前先给学生们讲述苏轼呗贬谪的故事,在教学《我的母亲》时由胡适的身世入手,带出母亲的不易以及对我的爱。这样的故事学生们爱听,自然也就容易进入情境,随着老师的引导深入课文。

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让学生回忆童年时的趣事;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教学《背影》是让大家说说对父亲的印象。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触类旁通,从而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并且能够从课文中找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相似的地方,从而加深印象。

五、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而且现在的语文教学早已不在拘泥于教参的固定答案,学生可以根据对文本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现代的社会背景提出全新的观点。我们不要小瞧当代的中学生,很多时候他们的“嗅觉”和“感受力”还是相当敏锐的。

教无定法,对于语文教学尤其如此,我们要在要在有限的教学资源内挖掘无限的教学艺术,从而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美丽,感受语文的博大。

猜你喜欢
课文情境情感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