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克都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全面展开,新的课程改革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因此新课程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树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作业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使学生树立发展的作业设计理念。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已做了相应的准备与努力,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取得了一定突破。然而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部分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设计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课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历史素养的提高。
一、传统历史作业的主要弊端
1.作业提出的单向性。传统历史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中不能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而且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缺乏层次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了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2.作业内容的机械性。传统历史作业缺乏时代感,许多老师布置的历史作业往往是把课本的某些段落“搬到”作业本上,或者课后练习、配套练习一股脑全部要求做在作业本上。这类作业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历史作业失去兴趣。
3.作业评价的绝对性。传统历史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一人操作,学生对作业的普遍态度是完成后交了就万事大吉了,而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对比,非对即错,挫伤了学生的學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历史作业设计应突出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新课程作业设计提供了具体而有力的依据。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设计,应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作业设计。教学设计要体现学习需要,反映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新课标将历史教学目标定义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作业作为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应根据课程的三维目标、学生能力及认知水平,设计出深浅搭配、难易结合的有层次的问题,以全面有效的方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具体说来,历史作业内容的第一层次应是在学完一课之后对历史史实等基础知识进行积累;第二层次应是紧扣教材,深化课文学习,渗透能力训练;第三层次则是综合探究性作业,体现学科内的综合,并适当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历史学习视野,增强分析历史发展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的题目,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在作业设计中给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量度和难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各取所需,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练习、提高、发展的学习环境,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历史作业完成中得到成功体验,提高教学有效性。
2.多样性、趣味性地进行作业设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传统的作业往往形式单调,教师大多在课后的习题中随意选择一两道让学生做,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可以做到新颖多样,突出趣味性,以有效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根据中学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抽签等多种竞赛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作业可以采用历史小制作、搜索历史图片或资料、电子报、生活中的历史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丰富学生的历史体验,提高学习兴趣。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游戏、猜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不仅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了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增强了作业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到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重视对作业进行有效讲评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诸多崭新的教学理念,其中就包括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这些崭新的评价策略同样应该贯彻在作业设计讲评的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策略。
1.发展性策略。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高中历史课教师对学生在作业中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进行及时的表扬。评价目标要从单一、静态、刺激性、终结性的评价积极转变为多维的、动态的、激励性的评价。要从注重智力转变为注重多元能力的提升,从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是否提升了学习能力。
2.全面性策略。“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目标的全面性即多维发展性”。新课程强调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时,既要关注学生技能的提升与知识的积累,又要关注对历史学习的情感、态度。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它一方面要求我们在评价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被评价对象的知识结构、水平和智力发展情况,针对每个人进行评价,让评价尽量体现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发展状况都要予以关注,对这些能力的发展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坚持多方式、多渠道,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语言优化策略。教师的评价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眼神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相应的反应。因此,历史课教师的语言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尊重、理解学生,创造良好的作业讲评环境,引导学生以健康自信的心态迎接下一次的学习任务。在评价的时候,保持热情,特别是在学生完成作业时采取独到的方法,得出有创意的结论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褒奖与鼓励。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不应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应是学生成长中一种生活需要、学习需要。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不仅要研究课堂教学设计,更要花时间、精力去钻研历史作业设计,从而使有效教学与有效作业相得益彰,使学生学习历史真正达到最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