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013-04-29 00:44李俊英
中国集体经济·下 2013年5期
关键词:林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李俊英

摘要: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林业一直以来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强调转变我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

一、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近年来大量植树造林工程的完成,我国的林业生产形势总体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我国森林资源增长较快的形势下,我国森林资源的蓄积量也有了一定的增长,我国森林资源长期下降的情况得到了遏制,当前已经出现了长大于销的新形势。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我国森林资源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即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比如我国树林比重日趋增长,而经济林等树种比较少,森林分布不均的问题也较为严重。其次,材林结构与我国的材料生产工业发展不适应,出现了经营与利用相脱节的问题。另外,由于近年来大量植树造林工程的实施,成熟林所占比重不大,后备资源存在不足。因此,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短缺问题,阻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林业产业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二三产业开拓不够

随着我国林产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类林业、建材、供销等乡镇企业部门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我国的林业生产已经初具规模,林产品结构也有了极大的变化,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我国林产工业的发展。首先,很多林产业组织各自为阵、规模小,大多以粗加工为主,这样必然无法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产业结构雷同度较高,调查发现,我国各地在林产工业项目上的选择几乎没有较大的区别,以至于生产能力闲置的问题较为严重。另外,由于资源的产出率低、高成本、技术落后及管理等问题,往往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不仅如此,虽然我国林业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但是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经济的制约也较为严重,通俗来讲,就是林业经济增长和林业产业机构不同步的问题较为突出。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林业产业机构内部各环节的不适应性,二是林业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在这两点上具体表现为林业产业结构内部发展脱节、生产能力层次低等。特别是林业产业粗放经营、创新机制不完善等因素,造成了林业发展的低级化,加上我国林产工业本身基础较差的原因,因此导致我国林业经济长时间得不到发展。

(三)国家文明新政带来的影响

党的十七大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发展”作为主基调。作为与绿色发展有着天然联系的我国林业,已经并将继续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沉睡的山林被唤醒,亿万农民的发展渴望被激活,林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竞相释放,全面助力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我国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标志着林业转型的开始;而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概念与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森林多功能利用等现代林业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林业产业向绿色和循环产业的形态发展。

目前,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明显标志就是规模扩大、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发展加速、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尤其是林产品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第二大国。从林业产业发展转型的重点来看,应放在第二产业,因为该领域小型企业众多,加工技术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和原材料都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高,随着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提高,第二产业面临的困难将越来越多。因此,林业产业转型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林产工业。

二、产业结构调整

(一)合理化林业产业目标

1.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在具体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利用林业产业内部各部分的比例,促使林业生产能够稳定、可持续和协调的发展,即为合理化。

2.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实现森林资源集纳经营。林业产业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众所周知,林业产业机构中其制约因素的并不是最强的因素,而是其最弱的因素所决定的。因此,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对当前的发展情况加以充分考虑。鉴于我国森林资源发展一直没能得到重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林业发展基础远远落后于我国的社会需求,所以实现林业产业机构合理化目标必须要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即实现森林资源的集纳经营,从而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配置效果和水平。

3.坚持从实际出发,完善林业发展机制。林业产业机构合理化发展时,还应该重视其内部结构间的协调,林业工业的发展应该以营林业的发展情况作为依据而不可脱离营林业的供给水平。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有营林业的发展符合林产工业发展要求,才能够构建起完善的林业发展机制,进而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4.推动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林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主要是指在林业开发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层次。众所周知,科技对林业经济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会提高林业产业内单个要素的利用效率,而且能够极大的提供林业产业结构要素的配置效果。一般来说,高度化的林业产业结构所体现的特征主要是高度加工化、技术密集化等。比如从原料生产转变为加工生产、林业生产要素在各环节中发生的变化等,同时由于技术在各个环节和要素中的传递,使得新技术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提升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各环节的产出能力。由此可见,林业产业机构高度化的实现不但可以极大的改善整个林业产业的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且对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林业经济主导产业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就在于解决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具体来看,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通过分类经营为手段,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

1.重视林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一般来说,森林旅游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建设和培育对于我国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我国林业产业问题的所在,其关键问题就在于我国林业第二产业不发达、不合理和低级化。因此,我国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以第二产业为基点,加大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2.林业第二产业主导作用的培养。我国当前林业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以资源消耗为主体的初级产业,严格意义上所说的林业主导产业至今仍未形成,同世界总体水平相比仍然存有较大的差距。林业产业结构中的低级化、不合理化程度非常严重,因此我们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特别是对于林产加工等林业主导产业,更要引起重视。其次,这些林业第二产业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其主导作用的培养,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切实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效果,从而推动林业经济的增长。

三、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

(一)发展森林食品产业

众所周知,森林食品产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集群。在当前木材停产限伐的大背景下,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是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最广阔、最具潜力、最有林区优势特色的方法。

1.实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森林食品业是加快结构调整、实现林区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林区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极大的促进周边富余劳动力就业,而且能够化解林区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2.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这对于实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林区商贸、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走木材精深加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林木产品加工应不断向下游产业、产品延伸,林产工业的重点应转向小径材和剩余物利用,以终端、高端和集团化为发展方向,组建木结构建筑集团公司,建设板材、实木、林化项目,完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终端产品产业链,实现林产工业的战略升级。尽快走出一条木材精深加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着手研究整合资源,组建人造板、复合地板、家具等公司,加快产业龙头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尽快突破资金“瓶颈”,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大项目战略,以打造产业集群、集团化运作、延伸产业链条为核心,努力实现林业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规模化、效益化。

参考文献:

[1]冯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9).

[2]李冰.我国平原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特点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安利波.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J].广东农业科学,2011(07).

(作者单位: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林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工位大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西藏林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18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