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理论视域下“中国梦”的大众传媒建构刍议

2013-04-29 19:54孙明君
新闻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大众传媒中国梦建构

孙明君

【摘 要】当下,“中国梦”正成为社会与媒体的关键热词。大众传媒关于“中国梦”的积极建构,影响着受众对其认知、认同与践行。本文旨在通过内容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刍议“中国梦”的大众传媒建构现状,并透过“认同理论”的视角,提出建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国梦” 大众传媒 建构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当今社会,受众越来越依赖媒体获取信息。然而,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活动。在“中国梦”的媒体呈现过程中,媒体报道的符号组合、内涵架构、意义赋予都为受众关于“中国梦”的认知、认同与践行提供了范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文选取新浪网搜索引擎收集的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原因如下:首先,样本的易得性。如今网络为检索信息提供了便捷的路径。其次,样本的代表性。新浪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信源广泛,种类繁多,权威性高。

(二)数据收集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数据收集时段定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在新浪网上,间隔2天抽取一天,共抽取41天,再以“中国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剔除重复、雷同的样本,共收集到关于“中国梦”的有效报道样本237份。

(三)类目建构

(1)报道类别:动态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深度报道、其他。

(2)信息来源:政府官员、记者、专家学者、公民、评论员、其他。

(3)符号组合:文本、文本+图片、视频、其他。

(4)报道重心:“中国梦”的内涵与扩延架构、关于“中国梦”的评价与影响、推进“中国梦”的路径、其他。

三、研究发现

1、报道类别多样,动态消息为主

透过数据可知,“中国梦”的大众传媒报道类型多集中于消息类,追求“短平快”的传播效果。而动态消息占三种消息报道类别的49.72%(见图1),述评消息占24.58%。由此得知,关于“中国梦”的媒体报道更多地注重信息的呈现,对于“中国梦”的深度阐释还不够。

2、记者:“中国梦”媒体建构的主力军

大众传媒关于“中国梦”的报道消息来源多元化(见表3)。占最大比重的是“记者”;其次,是“公民”与“政府官员”。由此可见,“中国梦”的媒体建构主力是“记者”,这比较符合我国大众媒体信息采集的角色分布现状。

另一项值得注意的数据是,来自“公民”的信息也成为媒体建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折射出两点思考:1、“中国梦”的媒体建构“接地气”,善于听取基层的声音。2、大众媒体“落地”了,真正成为公民反映社情民意的公共话语空间。

3、符号组合:文字为主,视频、图片为辅

“中国梦”的媒体建构,主要是以文字为主,辅之以图片和视频。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报道越来越注重感官效能。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一则新闻中,文字的比例可能有所下降,而图片和视频的比例则会增加。但是,由于视频和图片的“浅”信息量,导致受众的思考能力下降,不利于对信息的深度把握与解读。在“中国梦”的媒体建构过程中,主要以“文字”作为表意过程的载体,促使传递的信息更有内容的饱和度与思想的深刻度。而适当的图片与视频,成为了良好的视觉“调剂品”,让“中国梦”的建构更有鲜活的信息观感。

4、报道的重中之重:“中国梦”的践行路径

通过数据统计,关于“中国梦”的践行路径、评价与影响、内涵解读分别占53.16%、14.35%、28.27%,由此可见,大众传媒热衷于呈现践行“中国梦”的方法论。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梦”内涵解读者的角色构成中(见图2),公民有14位,占“中国梦”内涵解读者总量的20.90%;记者有43位,占总量的64.18%;而政府官员4位,占总量的5.97%。这一组数据反映出“中国梦”的建构角色是多元的,公民与记者在“中国梦”的解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一点与“中国梦”的核心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中国梦”是每个人心目中梦想的集合。笔者认为,“中国梦”不再停留在官方“曲高和寡式”的顶层设计,更多的能“弯下腰、沉下身,往下看”,听取民声,汲纳民意,洞察民情。

5、建构“中国梦”:媒体善抓“热节点”发酵传播

关于“中国梦”的提法,早已散见于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但是,“中国梦”真正成为社会与媒体中的关键热词,是在2012年11月29日这个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他心目中的“中国梦”。“中国梦”依托于该新闻事件,在这个“热节点”上发酵扩散,引发社会热议。

2013年3月,全国“两会”顺利召开,“中国梦”再次被提上议程。3月份关于“中国梦”的报道量为158份,占总样本量的66.67%,是四个月中报道量最多的。笔者认为,大众传媒再次利用了“两会”这一特殊节点,寻求“中国梦”建构与传播的“二次发酵”。样本中的数据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报道态势呈对勾型曲线(见图3)就是有力的明证。

图2、“中国梦”内涵解读者角色分布图

图3:“中国梦”每月报道量分布图

四、讨论

通过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大众传媒对于“中国梦”的建构,总体而言,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有助于受众认知、认同与践行“中国梦”。笔者就此引入“认同理论”,借助该理论,更好地剖析“中国梦”的建构蓝本,总结建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策。

1、认同理论

认同理论(the theory of identity),是建构主义的核心内容,“其核心概念有文化(culture)、认同(identity)、规范(norm)和学习(learning)等”①。

认同理论的最基本范畴是“认同”。“认同”在现代汉语中有三种涵义:一是对跟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有亲切感;二是承认、认可;三是赞同、同意。综上,笔者认为,“认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社会性。认同是一种集体行为,源于对集体的归属感、趋同感和依附感等心理诉求。二是可塑性。认同是流动的、变化的,会随着时间、地点、情境等因素的转变而转变,具有可塑造性。三是外界的客观存在与个体的主观能动共同作用于认同效果。

2、建构不足与相应对策

综观统计结果,笔者认为“中国梦”的建构还存在些许不足:

(1)内容:有广度,乏深度。关于“中国梦”的报道多集矢于动态消息与经验消息两大类,述评消息与深度报道欠缺。尽管动态消息和经验消息在量上的保证,有助于受众迅捷获悉大量“中国梦”的信息,但受众对于信息内涵的把握均为浅尝辄止,不易深挖细嚼、把握真谛。

(2)传播:重文字,轻影像。据报道中媒体符号运用情况显示,媒体信息的传播多倚重于文字符码。然而,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快餐阅读”已渐趋成为众多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因此,轻影像传播势必会丧失一部分受众群,影响传播效果。

(3)形式:多正统,少创意。笔者在做样本搜集时发现,关于“中国梦”的报道,无论从报道选题、文本呈现、策划思路上大体展现出一种传统的“硬新闻”姿态,特别是在经验消息中,缺少更多的创意与鲜活。

针对以上三点不足,透过“认同理论”的视角,提出相应对策:

(1)建构的互动性。认同是具有社会性的,“中国梦”需在互动中建构。只有将民众关于“中国梦”的阐释融入到“中国梦”的扩延框架内,才能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所接受与认同。具体而言,媒体记者应当深入基层,成为百姓的“传声筒”;同时,媒体平台应成为民众的话语公共空间,以兼容并包之姿广纳民声。

(2)传播的“深活”性。关于“中国梦”的媒体建构,应当在内容的深度、形式的鲜活度方面多下功夫,从而保证“中国梦”的媒体呈现更加饱满生动,促使受众认知、认同、推进“中国梦”。

(3)宣传的长效性。认同的可塑性,决定了认同是随着时间、地点、情境的切换而流变的。“中国梦”在两次“热节点”上的发酵,已经收获了不错的传播效果。但是,关于“中国梦”的进一步推进与实现,则仍需努力。只有把“中国梦”的媒体宣传报道日常化、生活化、长效化,才能使其真正地融入中国民众的心坎,才不会被时间冲淡与淘尽。

参考文献

①乔卫兵,《认同理论与国家行为》[J].《欧洲》,2001(3):26

(作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大众传媒中国梦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