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新
摘 要:在优质课比赛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课文课堂教学存在着种种误区,这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应及时地制定应对策略,从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创新等方面去改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让新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 改进策略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研究和经验交流,各地区从市县到乡镇、学校每年开展的课堂教学比赛以及各类公开课如火如荼,为老师们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许多优秀教师从中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创新改革的发展。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或在公开课上展示良好形象,执教的老师们都竭尽所能,别出心裁,想出各种新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在观摩比赛时不难发现,很多老师在教学创新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
误区一:学生兴趣,奖品激励
在教学比赛中,学生的课堂纪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配合自己完成计划好的教学任务,使用奖品激励的手段。什么色纸剪的花、小红旗、小玩物、作业本、甚至吃的饼干水果之类应有尽有,只要学生积极,都可以得到奖品。乍一看,课堂确实很活跃,学生甚是“主动”参与,仔细一想,学生并没有成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没达到,却成了教师表演的陪衬者。经常如此,危害的确不小,学生在学习上可能会产生不良思想:有奖品就学,没有就不学,以至于在生活中养成做什么事都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种自私自利品格。
误区二:依赖课件,摒弃传统
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上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许多老师视之为上课的法宝,在课件上大花力气。一堂课下来,老师基本上是根据课件里的内容来教,学生也都看着投影屏幕来学。老师把课本里的知识内容能搬上屏幕的都搬上屏幕,有的老师甚至板书也通过电脑来完成,黑板上一个字也没写,如果课文是比较短的文章,学生则连课本都极少用到,因材施教、启发式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几乎不见了,从头到尾都是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我们都知道,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而没有必要什么都用电脑展示出来。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美的意境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这实际上等于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有这样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有自己思维和想象力,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反而会忽略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造成学生没有机会通过阅读课本上的语言文字,根据自己的思考去理解去想象,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激活创新思维。
误区三:注重“知识与能力”,忽视“过程与方法”
我们经常见到很多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非常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及注重对学生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却往往忽略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如:对一篇新的课文,在没有老师指导下学生从哪里学起,如何去学习,有何方法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总是老师提出问题来才由学生去合作研究、自主探讨以解决,极少能见到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误区四:学习活动形式单一
在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学习,都安排了语文学习活动,但不是分组讨论就是课本剧表演,似乎除了这两种形式再也没有新的了。而且往往误认为新课程的课堂有了分组讨论和课本剧表演就是体现了新课改的特点,这样做虽然摆脱了传统课堂“满堂灌”教学形式,但还没能达到新课程倡导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学习形式的要求。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很多老师都只顾活动有趣,片面追求课堂表面形式的花里花俏,没能注意把握活动的分量以及活动的有效有意义。
基于以上常出现的这几个误区,我们在教学上要根据实际的学习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不管教学什么内容,都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在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应适时适地地从以下这几方面去考虑:
一、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让课堂多些精彩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精彩不是靠那几个课本剧表演所能体现的,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我们听许多名师讲课是一种特美的享受,他们在讲台上挥洒自如,抽象的理论被他们讲述得津津有味,枯燥的知识被他们描绘得有声有色。这些名师不管在什么地方教学,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都一样把课上得很精彩,他们对教材的熟练把握,他们自身教学技能的纯熟不得不让人由衷叹服。很多老师喜好模仿名师的教学,通过反反复复地观看光盘,没能把人家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学到手,却学到了一大堆“棒棒棒,你真棒!”之类的语句来充塞课堂,或者是生搬硬套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谁听了都会烦,更不用说一天听好几节课的比赛评委了。所以教师们还是多想想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酝酿具有自己个性的特色教学方法。要做到上课精彩,教师必须对教材熟悉,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遵循“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灵活运用,优化效果,使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
二、设计教学活动应丰富多彩,让课堂充满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源泉。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新课程倡导从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课堂上所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而不能只限于讨论、游戏和表演这几样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内容来设计新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生动有趣,从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到新课程课堂的无限魅力,真正地实现“乐学”。
三、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创新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因此社会上一些优质课的评比就出现了不成文的规定:没有多媒体,一票否决。为此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对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可谓费尽心思,用多媒体把课堂包装甚是豪华,将学生的视线从课本引向屏幕,整堂课大部分时间都围着电脑转,忽略了学生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想象。我们将多媒体引入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课堂教学创新,如果运用不当,也会阻碍甚至束缚师生的手脚。所以,我们应该把眼光从一味探讨多媒体的运用转回到研究整个课堂教学系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上,多媒体教学应是现代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方法的融合,对它的运用,要认真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培训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唐晓杰著:《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