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炯
年度人物 王克勤
获奖理由:
他立志成为一名“人道主义的行动者”,将筹集到的善款用来给尘肺病农民洗肺,延长他们的生存期。截至2013年12月,他发起的“大爱清尘” 基金累计筹款超过1143万元,累计救治患者915人。
王克勤知晓尘肺病,源于1990年代中期的一次采访。当时还是《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的他去采访一起乡村煤矿的产权纠纷,结识了负责挖煤的副矿长,副矿长常咳嗽,喘不上气,王才知道他接触粉尘得了尘肺病。没几年,矿上来电,副矿长死了,被尘肺病活活憋死。
“一个自己采访过的人,被憋死了,这感受难以表达。”王克勤说。尘肺病是长期吸入大量细微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尘肺病不可治愈,病患的肺会逐渐硬化,直至呼吸衰竭,最终死亡。
2009年,河南农民工张海超为自证得了尘肺病,求助无门后,要求开胸验肺。这事件使尘肺病再次落入王克勤视野。时任《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部主任的王派记者赴甘肃古浪,调查农民集体患尘肺病的情况。
2010年1月20日,《甘肃“尘肺村”调查》发表,但报道的反响仅是村民获得了农村低保,县里来人组织医疗检查。王想到动员更多的媒体报道,他给央视的朋友写条子。发觉打电话、写条子也“不中”后,在2010年12月20日,他发出一条微博:“甘肃124名尘肺病农民工,面临死亡威胁,5年死8人,现5人危重,估计难过年关。”这条求援性质的微博被转发2403次。
古浪尘肺病患者周俊山后来说:“所有的故事,由这条微博开始。”
“大爱清尘”基金在半年后启动,由王克勤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联合发起,旨在救治死亡线上挣扎的尘肺病农民工。最初的办公点是王所服务报社的办公室,热线是他的工作电话,工作人员是跟随他学新闻的四个实习生。
基金启动半个月,只有三笔款进项,2500元。“像个傻冒小孩一样在跑,没人理睬,自己认着目标跑,跟阿甘一样。”王克勤说,他疯掉一样发微博。
转折出现在2011年6月28日,“微博女王”姚晨转发了王的呼吁,带来的实效是,7月份基金进账40万元人民币。
这笔款将用来给尘肺病农民洗肺,把没长进去的粉尘洗掉,延长他们的生存期。每个患病农民洗肺,至少需1万元,而尘肺病人太多了,王克勤保守估计,在中国有600万尘肺病农民。
他认为尘肺病是他发性疾病,诱因是经济发展。“欧洲社会就认可尘肺病为国家血债,由国家偿债,是国家公共财政接盘尘肺病的问题。”
“政府是牛,不打不动。”他说,“民间组织的行动乃在于推动国家行动,唯有国家扛得起这大包袱。”
在发起“大爱清尘”前,王克勤因报道山西疫苗事件成名。现在也有人问:“老王,你不揭黑了?”他回答:“我低头救人,揭一个更大的黑,我们揪出了企业责任、政府责任。”
截至2013年11月15日,“大爱清尘”基金累计筹款11437728.59元,其中就有中央财政支持的245万元;截至2013年12月,基金累计救治患者915人,助学472人,发放制氧机287台;基金的志愿者有2700余人,在全国建立了26个工作区站。
“是一天发几十个微博,这么撑起来。”王克勤说。而传媒人林楚方更调侃他:“吃饭、睡觉、尘肺病。”
“方方面面需要花钱”,差旅费便也省着“搭顺车”。2013年4月,有网站请王克勤去贵州安顺做活动。活动完,他暗示:“你们先走,我去贵阳待两天。”他要去贵州区站与志愿者议事,想网站把差旅费一并付了,但对方没接话。
“想到身后600万人的生与死,不得不去做一些原来特立独行记者生涯中不愿做的事。”王克勤说,这让他纠结。
有人讲:“王克勤,你是个人英雄主义。”他相对认同的是“人道主义的行动者”。基金内部曾有争议,对危重病人要不要救,还是把有限的钱用在早期患者身上?王克勤说:“我们发起大爱清尘的初衷绝不是商业的,算计的,是因为不忍农民的生命被剥夺,兴许危重的病人也并非都救不了,我们坚持人道原则,救重救危救急。”
也因这个争论,“大爱清尘”2014的工作重心将是预防宣传,让尘肺病三个字能在中国农民中家喻户晓,使农民在外出打工时,在挣钱与保命间做理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