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网络参与对我国民主进程的影响

2013-04-29 15:28杜哲
新闻世界 2013年6期

杜哲

【摘 要】信息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公民网络参与的繁荣。形式诸多的网络应用中都渗透了公民的态度与观点,这些言论似乎成为了现阶段民主的一种有力表达形式。那么公民网络参与对于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究竟影响如何?是推动力还是阻力?本文就此作出讨论。

【关键词】网络参与 民主意识 民主进程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的不仅是科技领域的革命,同时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转变。近几年论坛、博客、微博等新产品的依次诞生使网络更带有一种包容的姿态,公民的政治热情通过这样开放的平台得以抒发,“公民网络参与”应运而生。一个普通人微博发布的消息有可能传递给千万网民,曾经被媒体与相关部门遮蔽的事实,因为网络变得难以遮掩。网络成为一个言论场,将公民的态度与思想记录成为一种看得见的“声音”。这样的公民网络参与会让我们更靠近民主吗?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展开公民网络参与对中国民主进程影响的探讨。

一、公民网络参与:信息时代的网络民主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7月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①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的获取将进一步实现民主化、平等化,所谓的信息时代就这样到来了。网络已经融入很多人的生活中,他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与人交流、享受娱乐,当然还有发表言论。公民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发表言论的形式就是公民的网络参与,更细致的说,公民网络参与主要是指公民通过网络平台,为维护自己或公共的利益,表达自己政治意愿、思想和意图,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在《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对于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使用率的调查表明,博客/个人空间用户规模达到3.5亿,使用率为65.7%;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7亿,使用率为50.9%;论坛/BBS用户规模达到1.56亿,使用率为29.0%。这组数据表明,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使用率,博客、微博、论坛对于网民的影响都不容小觑。除了这三者之外,网络新闻与网络视频下方的跟贴与评论都是有针对的对某一条新闻某一个视频发表意见之处,网络给公民提供了诸多可以发表言论的平台,公民网络参与遍布于各类网络应用中。

在信息社会中,民主必然呈现出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的形态。民主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更容易渗透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看到论坛上的一个讨论、看到微博上的一条新闻,都会激发个人的看法,并大胆将个人想法通过网络大方的表达。现实生活中,一个普通人的言论并没有机会发表在公众平台,而影响力也仅限于身边的几个人之中。然而在网络生活中,匿名的形式成了一种保护色,公民可以大胆的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并且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网络俨然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表达出口。

二、公民网络参与对我国民主进程的影响

正如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具备两面性,公民网络参与对于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也不全然是积极有利的方面,消极负面的影响依然存在。

1、积极的推动作用

(1)公民网络参与可以提升公民的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在消息闭塞的时代,政府部门与企业可以轻而易举的向媒体封锁消息,甚至即便在媒体得知负面消息时,相关部门的出面也可以避免媒体的报道,最终蒙在鼓里的还是公众,网络开放带来的正是公民知情权的进一步实现。网络以各种形式承载着公民的言论,无论是早期的论坛还是近期的微博,都给予公民一个存在于网络世界中真实的话语平台。在知情权和话语权得以落实的基础上,公民的监督权也因为网络带来的信息公开与话语平等而得以提升。

2012年的“表哥”杨达才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网络民意对于官员的检举,是公民实行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民主的重要一步就是公民得以履行自己的知情权、话语权与监督权,不被蒙蔽、不被封口、敢于检举社会不良行为,以此推动社会民主更好的前行。

(2)公民网络参与可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维权。网络类似置于一个独立于现实生活的空间,“在这个独立的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多么奇异,都不必担心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②正是因为网络带给公民自由的表达观点的可能,所以公民网络参与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公民的民主意识与政治参与感,将网络上的参与渗透到现实生活中,使民主的意识不仅停留在网络中,还延伸到生活中。在面对损害个人与公共利益的事件,能够大胆的站出来发言,当网络言论平台提出一种呼吁,将很快的传递到现实生活中,并足以影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与转变。

(3)公民网络参与可以健全国家法律法规。公民网络参与并不仅停留在争夺自己及群体利益的层面,还有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这些都在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国家法制法规的健全。同时在某些事件中,网民的关注与最终造成的强大的社会舆论,会影响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修订。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受到政府层面的重视,网民发挥力量共同推动了博士们的上书得到回应,并最终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成为了一种浅层的法治民主的体现,对中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公民网络参与可以敦促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近几年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的出现,标志着政府的管理顺应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新的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网络的力量,倾听网络的言论,并通过网络搭建的平台与公民进行直接的交流与探讨。在政府管理创新、政务信息公开、重视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北京市公安局的新浪认证微博“平安北京”为例,开通于2010年7月29日,截止到2013年4月22日,共发微博13109条,拥有粉丝数485万余人。“平安北京”的微博成了北京市公安局一个亲民的网络发言人,通过微博完成了良好的警民互动。并且微博语言生动、亲切,对于北京发生的治安事件反应及时,给微博用户塑造了一个良好的形象。政府机构运用网络平台,拉近了与公众的心理距离,让公众愿意去信赖这样一个部门。北京市公安局的微博“营销”是对于网络交流的认同、对于网络言论的重视,将传统管理模式中加入“网络运营”,做到与百姓的沟通零时差。公民对于政务提出的意见,能够真正的有人倾听、有人反馈,才是一种良好的民主态势。

2、消极负面的影响

公民网络参与在发挥其对于民主进程的积极推动作用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首先,网络中充斥不实消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网络提供的信息庞杂,其中有真实的消息,也包含着为求关注、哗众取宠的不实消息。

此外,不当的公民网络参与会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最早起源于猫扑论坛的人肉搜索一方面揭露出对那些做出不当行为人的不齿,引起公众的讨伐,警醒大家以后要避免做出此类行为;然而同时这些人的隐私权是否已经受到了侵害?2006年黑龙江的女子虐猫事件,虽说这名女子残害小动物的行为的确有不人性的一面,然而当网友发动一轮人肉搜索,将其姓名、工作单位、电话等信息公布于网上时,她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困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做的一期名为《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节目中,对虐猫女子的采访才让我们了解到作为人肉搜索目标的内心苦痛。网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意见出口,然而片面、过激的言论集结会无意将事件中扮演“坏人”一方的当事人推往深渊。事实上,在公民享受互联网带来信息畅通、言论自由的同时,是否应该多顾忌一些对于他人隐私权的尊重呢?在一个平和的法治社会,仇恨不应无限的放大,时刻铭记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即使在仇恨之下。

三、公民网络参与如何更好的推动社会民主进程

既然公民网络参与对于民主进程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那么如何提高它的积极方面,而削弱其消极方面,以此更好的利用公民网络参与行为,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呢?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1、完善法律法规,做到治理网上不实言论有法可依

清华大学杨光斌教授在提到中国民主政治的出路时指出“应该呼唤法治民主”。法治一直处于民主的视域下,正如民主政治需要法治一样,公民网络参与也需要法律的约束与规范。对于发布不实言论引起社会恐慌的人,应有相应的惩处措施,并且此措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网络虚假信息,让网络变得更可信。

2、培养公民理性,对事件和言论真实与否有理智的判断

“网络暴民”一词恰当与否我们暂且不论,但是网络中常常有群情激愤而失去理性的场面却难以否认。与国外的网络参与相比,中国的网民更积极,同时也可能更非理性化甚至非法化。③我们的公民在积极的基础上还需要更理性,对于网络各个平台及个人发布的消息,应该先有一个疑问,判断出其真伪,再去参与探讨,而不是选择盲目的、毫无理智的跟从,最终成为别有用心者的利用品。

3、提高政府应对能力,面对网络舆论政府反应及时

政府对于网络舆论已经采取重视的态度,然而在面对一些即将成型或已经成型的网络舆论时,表现得并没有那么及时。事实上,网络舆论是可以引导和控制的。政府对于网络言论的第一时间反应将直接影响网络舆论的走向,将决定公民网络参与的下一步趋势。政府的及时反馈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对待公民,是充分尊重其知情权的体现。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继续,中国的民主进程在前行。在提倡民主协商的今天,政府更加看重来自基层的声音。网络言论是一个清晰的民意的反映,是一种看得见的“声音”。同时,网络给予的不仅仅是自下而上的意见传达,越来越多的政府网站、政务微博,都预示着政府机构正试图用网络传递自己的态度与信息。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下,我们更有信心看到未来中国民主将会理智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

wxzbg/hlwtjbg/201207/t20120723_32497.htm

②赵娜,《网络民主与政府职能转变》,《新闻前哨》,2006(7)

③杨光斌,《民主与中国的未来——理论建构-历史启示-政策选择》,《战略与管理》,2012(3)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2级新闻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