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十里出山泉

2013-04-29 12:25:13舒乙
财经国家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馆山涧山泉

舒乙

齐白石老人一生最有名的画要数《蛙声十里出山泉》,自1951年问世以来,此画属于老舍家已整整62年。今年,四位子女一致同意,决定拿出来献给国家,让它成为公众的财产,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保管。决定一出,不少人都认为,存放地点的地位有点“小”,应该给国家博物馆或是中国美术馆。其实,说来话长。

核心是这幅画和文学有关。

一是求画人是老舍先生,画是因文学而生的;其二,画是命题画,是按古人诗家的名句的意思而成画的,是文学和美术的共同产儿。

老舍先生一生爱画,和许多大画家是好朋友。他自己一笔都不会画,除了偷偷在笔记本上画过小人、小草、小花,差不多是幼儿园水平,非常有童趣。他一辈子没有画过什么画,可是收藏了许多画作,还有扇面,后者居然还成了系列。他还写过不少美术评论,对不少画家评头论足,说得头头是道,足见他对美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老舍先生一辈子喜欢齐白石老人的作品。1951年,老舍选了苏曼殊的四句诗句,向齐老人求画。老人很漂亮地完成了四幅画作,裱出来之后,挂在寓中客厅西墙上,满壁生辉。老舍先生受了鼓舞,这回找了四句表现难度更高的诗句再度向老人求画,其中最难的就是查初白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与赵秋谷的“凄迷灯火更宜秋”这两句。查初白是清康熙时期的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著诗万首,被誉为白居易、陆游之后的“那一人”。老舍先生选中他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诗句也确实是一个妙招。

齐老得信之后,超水平地创作了两幅杰作,其中《蛙声十里出山泉》,用重墨在纸的两侧画了一个山涧,急湍的山泉在山涧中流淌,水中游弋着六只小蝌蚪,上方用石青点了两个青青的远山头,青蛙妈妈在那里呢,她的声音传出了十里之遥,到了山涧的这头。画作完成之后,在老舍先生客厅挂出。消息立刻传向四方,轰动一时,成为中国文坛画坛一桩大事。这大致是1951年秋天的事。当时流传的说法是,老人得到命题后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灵感,提笔完成了有奇妙构思的绝品。当朋友们询问时,老舍先生自己也这么说,总是对老人的聪明才气和创作水准倍加赞赏,称他不愧是世界级的美术大师,九十一岁的老人啊!

这张画后来常常挂在老舍客厅西墙上,许多文艺界的朋友都欣赏过。有关它的故事上了小学教课书,上了白石老人的几种传记,还正式出版了国家邮票。后来,为了安全起见,根据胡絜青先生的建议,暂时交给我任职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保管,锁在该馆库房的大保险框里。

2011年,北京文史研究馆的《北京文史》杂志改版,它的一位策划人杨良志先生向我约稿,我写了一篇长长的回忆文章给他,题目叫《齐白石和老舍、胡絜青》。哪知道,文章发表时,竟然同时刊登了老舍先生当年求画的原信,信下面注明是“北京画院供稿”。这封信披露了一段惊人的史料,大出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的意料,原来老舍先生在求画的同时,居然主动提供了绘画的构思,其中关于怎么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老舍先生用红毛笔写到:“蝌斗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

这封信像一颗炸弹,立刻轰动了整个美术界。原来,这幅杰作,是两位巨人用接力赛的方式取得的成果:老舍先生出题,出构思,定情调;齐老人继而完成美术构图和实现艺术创作。而且,老舍先生对谁也没有提过这封信的内容,反衬了他人格的自谦,平凡而自然,以及那个时期文人之间友谊的真诚和无间。

一句话,这幅《蛙声十里出山泉》是丰富想象力的辉煌结晶。这种按诗意作画的绘画方式也就成了中国画里特有的一种创作门道,由于构思巧妙,意境绝佳,所产生的作品绝对是原创孤品,非常罕见,几乎件件都可能成为上上品,开启了一片美术新天地,为中国画常常复制自己找到了一条背律。

于是,这个故事本身成了诗。

(作者为作家、曾担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猜你喜欢
中国现代文学馆山涧山泉
那么多,那么好
『即使不来也要做』
歇一下,笑不停
如果你不看,我就白写了
山涧房:“拟山”——模山范水形式建筑
让美好的心灵开花结果
鸟鸣涧④
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在京颁奖
文学教育(2017年4期)2017-04-10 12:34:59
印象 山涧
中国农资(2016年47期)2016-12-28 01:31:02
马老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书法作品
郭沫若学刊(2014年3期)2014-02-26 08: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