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见证五百年中国文化梦想

2013-04-29 00:44陈志强冯政
经济 2013年6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紫砂

陈志强 冯政

江南花潮去,“紫砂”踏歌来

2013年5月初,适逢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节开幕之际,记者应江南闻名的文化艺术沙龙——“八面来风堂”创建人笑阳先生之邀,驱车抵临“中国陶都”宜兴。

5月的江南,已是东风渐老、草木葳蕤的春之尾声,不见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江南美景,使人平添一缕空游江南的怅然。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朝文人陆凯这首《赠范晔》诗,反衬着游人倘若错过了杏花春雨江南的无奈。

好在有“民间文化大使”笑阳先生引领的“紫砂文化之旅”,让记者直面千门万户皆紫砂的纷纭万象,得以掀起“紫砂盖头”来,在对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紫砂大师徐秀棠与何道洪、紫砂高手曹恩祥、周建良及吴小兔、科技保健紫砂发明者顾泽军等人现场采访中,又悠然有“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意外欣喜之感。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

——这是宜兴人时常挂在口头的一句最响亮的口号。当然,宜兴人也有资本、有资格为之骄傲。

远含山光,平挹江濑。与苏南、浙北众多市县一样,襟怀太湖之水、臂挽天目余脉的宜兴同为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与这些富足近邻不同的是,宜兴地界,还蕴藏着堪称世界唯一的“五色土”亦称“富贵土”的紫砂。

因为紫砂,500年来,宜兴人与其参与者以独特的工艺、文化创造,为中国赢得了一项蜚声中外的中华“国粹”。

明代文坛大家张岱为之赞誉:“夹砂罐(紫砂壶),砂也,器方脱手,而一注价至六金,则是砂与金价其轻重相等焉,岂非怪也。然而一砂罐,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则是其品地也。”

因为紫砂,500年来,宜兴人与其参与者“耕且陶焉”,从7000年前沿袭的江南河姆渡、马家浜稻米文化中拓展出一方异彩绚美的艺术陶瓷产业,紫砂、青瓷、均陶、精陶、彩陶——“五朵金花”别样红,紫砂壶更是赢得“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盛誉。

在2005年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上,国际陶艺学会主席托尼先生由衷赞叹:“宜兴是世界制壶中心!”

当然,记者此次赴宜兴实地采访,也并非只为了在“紫砂赞歌”的芳林墨海中再添一抹亮色,而是近几年接触宜兴紫砂壶以来,每每从一个普通消费者或者说国民的视角进行思考——

一件紫砂制品,泥料真假、优劣难辨,制作工匠、大师难分,如何才能辨明宜兴紫砂的真面目?

一把砂土抟成的紫砂茗壶,竟然动辄售价几千、上万,几十万元亦不在话下,甚至拍出上千万元的天价,合理吗?

一只砂土为质的饮茶器物,为什么能成为国之“重器”,荣登馆阁,摘金折桂,奉之国礼,辉映邦交?

不久前,阅读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主编第二辑《紫砂研究》,其中一段议论更是怦然触动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文字作者徐立,为当代宜兴紫砂大师徐秀棠之子,行文有“将门虎子”豪迈爽利、直指要害的风格:

今天,我们也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即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而使紫砂壶成为了一种文化标榜,是一种商品交易的筹码。在这个体制、观念剧烈转型的时代里,紫砂业界对于金钱的盲目追求,几乎用尽了祖辈留给我们的精神上、物质上的财富,可能也挖光了子孙后代的饭碗。有些人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紫砂工艺也开始趋向堕落、腐败的状态。

在当今宜兴紫砂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大好形势下,这样的言论可以称得上振聋发聩!

在这样的背景下,宜兴“八面来风堂”主人笑阳的“新文人陶瓷”理念和实践,又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于是,便有了此次采访宜兴紫砂之行。

一方紫砂,旋动人间乾坤万象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对土地怀有如此恒久深厚、无法割舍的情结。

当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传世名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就是对这一“中华民族土地情结”生动而艺术的诠释。

对土地的挚爱,让中国人把人类的农业文明推向极致。

在我看来,从土地里升华起来的中华文明,其中与土地结合最紧密、也是最具特色的文明产物,当属中华瓷器和陶器。

不过,虽然同源同宗,同出于中华大地的泥土,这两种国粹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瓷器,自不用说,“中国”一词的英文“CHINA”,即来自“瓷器”的意译。其冰肌玉骨的质地,或清雅或绚丽的色泽,足令每一位目睹“她”的芳容的人为之垂青。

与外观神采靓丽的瓷器相比,不失泥土本色的紫砂陶器是内敛的,其材质遴选于天下独绝的宜兴紫砂,这是一种比景德镇等地烧制瓷器的高岭土美丽多的“五色土”,但制成陶器的紫砂壶仅仅保留了底色质感,外表虽光润细腻,却不以色彩绚烂夺人眼目,棣棣兮端穆,气定而神凝;莹莹兮如玉,润泽而温香。

再来看紫砂壶的形态。

夫宜兴紫砂壶,乾坤为象,移天缩地,师大千世界,成天工造化,“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其几何、自然、筋纹三大形体,或珠圆玉润,或器宇轩昂,或闲雅神逸,千姿曼妙,万般琳琅。

于是乎,小小一把宜兴紫砂壶,不著釉彩,朴拙自然,秉天地之灵气,蓄日月之精华,于外表平淡之中彰显内涵的精微、深厚与博大,其形象与精神,甚合于中国人的特征本性、 精神诉求。

从唯物史观看,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传统茶文化逐渐融合、发展的产物。

陶器,发韧于上古。一旦人类实现构木为巢、钻燧取火的划时代演进,盛物所需,团泥为型,烧窑制陶,原始彩陶、黑陶一一络绎出世。

迄于中古,唐宋两朝饮茶之风渐兴,明朝大盛,宜兴紫砂壶因具有沏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茶香醇厚、越宿不馊的特点,壶与茶的结合日趋紧密、完美,紫砂茗壶遂享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殊誉。

而且,在始于北宋的1000多年历史演绎中,宜兴紫砂艺术品以其旷世独尊的原料材质、精湛的手工技艺、古朴的自然色泽、多变的艺术造型,集制陶、雕塑、文学、书画、金石诸艺术于一体,在工艺苑林独树一帜,并以实用性与艺术鉴赏价值的高度和谐统一,“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与瓷器、青铜器并峙为中华三大“国粹”,千秋传承,至于今日,光鲜逾昔,魅力无穷!

与绝大多数青铜器、瓷器只见其物不见其制作者不同(青铜器为群体协作铸造,且随秦汉时代铁器出现而衰落;瓷器多为官窑、民窑之分),紫砂壶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制作者的名字、人格印刻其中,壶如其人,人即其壶,形影相随,相得益彰。

是以在500年紫砂制作史上,高手如云,大师辈出,一件件宛若天成、遗世独立的工艺精品、人文神品,也为宜兴紫砂与其制作者赢得崇高声誉,尊享世间殊荣。

当代紫砂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认为,研究紫砂壶艺历史,应该把造壶发展历程上有重要贡献的典型代表人物作为里程碑,他们是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邵大亨、顾景舟。这样才能辨明壶艺发展的轨迹。

清乾隆年间,吴骞编著《阳羡名陶录》如此评述时大彬:“时壶名远甚,即遐陬绝域犹知之。”王士祯《池北偶谈》亦给予时大彬至高赞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

对陈鸣远,吴骞的评说则显得青睐有加:“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犹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制作精雅,真可与三代古器并列。”

以此之故,陈鸣远的紫砂作品被弗里尔艺术馆、旧金山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艺术圣殿收藏,辉映着人类文明史册。

如果说陈曼生对文人参与紫砂壶创作影响巨大,“字随壶传,壶随字贵”成为中国社会的文化时尚,那么,邵大亨则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制壶技艺,备受世人推崇。清代文人高熙《茗壶说·赠邵大亨君》一文评述:“君所长,非一式,而雅善效古,每览前人名作,则心揣手摩,摹得者珍于拱璧。其佳处力追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邵大亨英年早逝,传世作品寥寥,千金易得,一壶难求。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壶家”许四海在宜兴淘宝,竟然得到一把邵大亨手制掇只壶。待到2004年,记者在许四海的“百佛园”采访时,这把大亨壶早已成了许四海紫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当时,许四海很是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把掇只壶是邵大亨唯一的传世真品,值人民币2000万元!”

又听到坊间传闻:如今,这把大亨掇只壶已身价过亿。雾里看花,真假莫辨,但亦可佐证大亨壶价值连城的传世地位。

紫砂界有一个说法:壶小天地大,壶中有乾坤。在民国期间和新中国成立后,一把小小的紫砂壶“撬动”乾坤大球,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页页传世佳话。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赛会上,程寿珍制作的“掇球壶”荣获头等奖,开宜兴紫砂工艺品斩获国际大奖之先河。此后,俞国良的“四方传炉壶”、汪宝根的“大东坡壶”和“三友壶”、吴云根的“传炉壶”、范鼎甫的雕塑作品“鹰”、朱可心的“云龙鼎”等紫砂作品缤纷耀世,连获费城世界艺术博览会、比利时国际博览会、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大奖,让宜兴紫砂驰誉世界。

朱可心1932年制作的“竹节鼎”紫砂壶,构思奇特,配色巧妙,竹节清晰有致,盖面竹叶镂空,以利于透香透气。整件作品,以“镂玉雕琼、裁花剪叶”之精工,令观者叹为神品,在上海蓬莱市场(豫园商场)展出时,被宋庆龄以500英镑定购,现保存在宋庆龄故居,已然成紫砂史上一段传奇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制壶技艺炉火纯青的朱可心再续紫砂艺坛佳话。他创作的“万寿壶”先后呈送徐海东大将、毛泽东主席。

中日邦交友好之际,宜兴紫砂大放异彩,“可心梨式壶”由周恩来总理作为国礼赠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还有现代“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多次承制国家领导人出访的礼品,“十三头咖啡茶具”、“五头梅花周盘茶具”、“玉笠壶”、“圆条壶”、“八方盅形壶”等中外驰名,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和故宫博物院收藏;与金陵派绘画大师亚明合作的“亚明方壶”、“六瓣高瓜酒壶”,皆为存世杰作。

蒋蓉,以“花货”著称的紫砂大师,她所创作的“紫砂九件果品”,被选为周恩来总理出访礼品;“芒果壶”、“西瓜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收藏。

顾景舟,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香港、新加坡、英国等著名博物馆收藏。1979年,邓颖超访问日本,顾景舟与高庄教授合作的“提璧壶”被作为国礼赠送日本首相。

2011年,北京嘉德春季拍卖会。一把由吴湖帆绘图、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壶,经各拍家轮番博弈,最终以1232万元天价拍出。此消息一出,令海内外藏家和艺术爱好者为之震惊!紫砂壶,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几起几落的“国粹”,再次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这场嘉德春季拍卖会奉献的艺术硕果,可以被视为是对顾景舟紫砂艺术成就最好的褒奖!

如果说,今日节节攀高的价格,是市场对宜兴紫砂的认可,那么,数年前从国家层面给予的两项认定,则彰显了宜兴紫砂在中华文明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创造之功,昭示了宜兴紫砂在世界领域内旷世独有的文化特征——

2006年6月,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6月,“宜兴紫砂”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地理证明商标”,进一步确认了这一传统工艺的唯一性。

器以载道:宜兴紫砂成“国粹”的真谛

坦率地说,上述文字多来自宜兴之外的间接知识,记者第一次真实而系统地了解宜兴紫砂,是从这次采访史俊棠会长开始的。

坐镇紫砂产地的史俊棠,顶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等多项头衔,称得上业界权威,而宜兴市陶瓷(紫砂)文化研究会会长、《江苏陶艺》和《宜兴紫砂》编委会主任的专业担纲,又使他对紫砂专业的评述令人信服。

史俊棠的办公室在宜兴紫砂博物馆一楼,房间不大,满是书籍,一方玻璃壁柜中摆设了几块色泽玉润的黄龙山紫砂原矿石料,办公桌背面墙壁上挂一宽大匾牌,“惟道是从”四字箴言摄人眼魄,为徐秀棠大师的墨宝。在我看来,此一石一书,分明喻示着史俊棠这位宜兴紫砂界掌门人求真、求实的风格。在实际工作中,这种风格又呈现为史俊棠会长为人的和蔼,处事的干练。

如欲高屋建瓴,必先广其基石。对宜兴紫砂,史俊棠会长先行正本清源之说。

紫砂,是宜兴特有的一种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的自然特殊矿土,被称为“岩中岩”、“泥中泥”,大致可分为紫泥、本山绿泥、红泥三种。这种矿土经风化、粉碎、炼制而成的泥料,兼备可塑性强、干燥收缩率小和透气性好等特点,经浴火成陶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一为闭口气孔,是团聚体内部的气孔;一为团聚体周围的开气孔群,这使得紫砂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实验表明,紫砂制品暑天泡茶,不易变味,汤色清润;寒天注入沸水,不易爆裂;加水炖煮、烹蒸,不会开裂。一壶在握,温润宜人,爱不释手。

2010年,央视报道造成的一场紫砂风波,曾引起人们对宜兴还有多少真正的紫砂原料的疑虑。对此,史俊棠会长列举一组数据——

宜兴陶土矿分布范围,长26公里,宽3.3公里,面积88平方公里,预计储量9867万吨。其中,黄龙山甲泥、杨店甲泥等储量在1500-2000万吨,驰名中外的宜兴紫砂原料就蕴藏在甲泥之中,平均每百斤甲泥可遴选出紫砂泥3-5斤,也就是说,宜兴紫砂原料储量至少在数十万吨以上(徐秀棠著《紫砂工艺》中估算探明储量和保有量均为90万吨),以目前的开采、使用量,可确保数十年供应无虞。

像是一堂普及课,史俊棠对紫砂的介绍由浅入深,阐释由表及里。

所谓宜兴紫砂,是一个泛称,从造型和门类上,宜兴紫砂大致归纳为6大类:茶壶和茶具;花盆和花瓶;文房雅玩;人物雕塑和塑品;餐具;现代陶艺。其中的茶壶,专业名称“紫砂茗壶”,是宜兴紫砂的最大特色,亦即精华所在。

紫砂壶的造型,可谓千姿百态,是迄今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向来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文岂传形,赋难为状”之誉,业内则大致划分为光素货、花货与筋囊货。

史俊棠认为,紫砂壶不论何种造型,总要做到“理”与“趣”的统一。所谓“理”是指它的日用性,即壶的宜茶功能;“趣”是指它的艺术性,即壶的玩赏功能。有理无趣,固然影响审美,但有趣无理,便不能称为紫砂壶了。

这就是说,一把品质上乘的紫砂壶,前提是砂质真、练泥好,同时制作技艺要好,兼具艺术玩赏性。

中国古代哲人说:“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神。”饮茶用的紫砂壶,充其量只是一把器物而已,真正提升其价值的是表现其形的技艺、映现其神的文化。

让我们先来看紫砂壶由浅至深的技艺精进。

中国是“陶”的故乡。如果将一般意义上的陶器与紫砂陶区别开来,那么,宜兴紫砂的历史已逾千年,而从迄今存世最早的一把紫砂壶算起,其历史已绵延500年之久。

1973年,在宜兴黄龙山东端的羊角山修建隧道时,人们发现了一处烧造无釉砂器的古窑址,这是目前有据可查的最早的紫砂窑址,时间可追溯到北宋时代。而有实物流传至今的紫砂壶,则在明朝正德年间,即紫砂壶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制作名家——供春的“树瘿壶”。

在500多年前的明朝中后期,制壶还没有特定工具,彼时的供春,全凭自己一颗慧心、一双巧手,仿千年银杏之树瘿,捏制成一把拙朴与灵气并存的紫砂壶,赢得“宜兴妙手数供春”美名,并被后人尊为宜兴紫砂壶艺的开山鼻祖。

继供春之后,紫砂艺术史上知名度最大、影响力最深,被誉为“千载一时”的壶艺大家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时大彬。

清代诗人吴骞曾这样赞誉时大彬:“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起初,时大彬制作大壶,在游历娄东(今江苏太仓)时,受陈继儒等人品茶、试茶理论影响,开始做小壶,在壶上镌刻款文,开创了陶刻装饰雏形,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质朴古雅的风格,使紫砂壶步入大雅之堂。

而且,时大彬是使紫砂壶圆器拍打成型和方器坭片裁接成型方法趋于成熟的人物,奠定了今天紫砂“拍身筒”、“镶身筒”一套独特的制壶工艺的基础。

在紫砂历史上,时大彬还首创了调砂制壶法,即在泥料中掺入粗砂,杂以碙砂,从而达到“砂粗质古肌理匀”的效果,别有一番工艺审美情趣。

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则堪称一代制壶奇才,“综古今而合度,机变化以从心,技而进乎道”。而他在制壶方面与众人不同的是,注重泥色,锦心妙手调配出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石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缤纷泥色,光货中见“塑色”,从而奠定了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

陈鸣远,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是继供春、时大彬之后最为杰出的制壶大师。在原有紫砂壶几何形制上,他加进了青铜器造型及自然界瓜果、竹木、树段等雕塑造型;在壶的表面加以浮雕装饰及书法装饰,壶盖内加盖印章。“鸣远一技之能,世间特出……文人学士争相延揽”,是对陈鸣远的至高评说。

邵大亨的历史贡献,在于他把传统造壶技艺的水平提高到顶峰状态。凡是他所做的茗壶,无论简繁,入眼即给人以震撼之感。他的作品把壶形的四度空间转换制作到了最佳效果,成为后来者临摹的圭臬。不去临摹大亨壶是进入不了紫砂艺术殿堂的,这是紫砂界的定律。

再来看紫砂壶与文化的交融交辉。

徐秀棠大师认为,紫砂陶由日用品嬗变为实用与陈设相结合的工艺品,除了制壶艺人的贡献,另一个原因是历代文人的参与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一杯清茗,可沁诗脾”。时大彬刻于壶壁的这句铭文,在紫砂界颇负盛名,亦可以视作茶与紫砂与诗文三者结缘之伊始。

说到紫砂文化,陈曼生具有里程碑式的功绩。“曼生壶”是文人直接介入造壶、装饰,取得完美效果的典范。陈曼生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紫砂茗壶,使实用于沏泡茶的紫砂壶变得更耐人寻味,更具艺术欣赏价值,无愧于器与道结合、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典范。

陈曼生(1768-1822),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浙江钱塘人,饱学诗书画,精通金石书法,为“西泠”八家之一。清嘉庆十六年(1811),在毗邻宜兴的溧阳当县令。他虽坐在县太爷的交椅上,目光仍然在文峰墨海间遨游。

从历史资料看,陈曼生这些雅士名流、文人墨客与当时的制壶名家杨彭年兄妹、邵二泉等合作的“曼生壶”,是高层次、高水准的合作。由陈曼生设计壶形,杨氏兄妹等成型制作,再由陈曼生及其诸友题字、篆刻的壶,使紫砂壶出现了新颖意趣,增加了文化内涵,并以“字随壶传,壶随字贵”,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青睐。

西泠印社前总干事长韩登安说:“西泠八家,丁敬为最早,曼生为最好,当排八家第一。”曼生精于篆刻,在壶上奏刀则游刃有余。其所撰壶铭切茶、切水、切人,耐咀嚼、耐品味,乃文人修养的精华所在,无怪乎后人对曼生壶推崇备至。

从“曼生十八式”到一阕阕清雅隽永的诗铭“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唤起了士大夫、文人墨客参与紫砂陶器创作的雅兴,由此赋予普通工艺的紫砂茗壶更具完整而高尚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它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摆脱了工匠装饰的流俗习气,遂使紫砂壶一朝荣登高雅的艺术殿堂。

1874年,对宜兴紫砂壶倾慕不已的日本友人奥兰田在其 《茗壶图录》中概括道:“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朴讷如仁人, 廉洁如高士……”

奥兰田,一位化外之境的得道中人,对中华传统工艺和文化塑造的宜兴紫砂壶作出了经典品评。

既如此,倘若紫砂茗壶不能荣为“国粹”、荣列“国礼”,其谁与争荣?

理性的回归:从“文人壶”到“新文人陶瓷”

在紫砂界,“曼生壶”的代名词是“文人壶”。

提及“曼生壶”,当代紫砂大师汪寅仙便心生敬慕、心向往之。她如是评说:“曼生壶在当时就是集书、画、印、壶于一体的‘文人壶,190多年后的今天,风采依然。现在,我们应该如何从中吸取营养并继承、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紫砂界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宜兴采访期间,记者听闻了一些对于“人文壶”的思辨之论——

现在时髦起来的所谓文人壶,让文化人参与紫砂,在壶面上画几笔、写几笔,好像就能提高紫砂的品味。有些人的理解更狭隘,只要名人、画家来写与画,能更高地体现壶的经济价值就行了。如果你去仔细推敲紫砂工艺的发展,因为文化人的参与,让紫砂从出生之时就走上了工艺的本原之路——“用”之工艺。金沙寺僧、供春(吴颐山的书僮)、时大彬的娄东之行,都与文化人、茶人藕丝相连。

随着紫砂壶的名气日益响亮,紫砂也沾上了同时期的奢靡之风,逐渐成为宫廷中的贡壶、贵族家中的摆设。皇室贵族为显示其奢侈、华贵的威风,不惜花重金,让匠人、艺人的大量精力耗费在华丽绚烂的工艺品上。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乾隆御题诗烹茶图壶”、“清凸寿字荷莲壶”等均是明证。

这些在紫砂柸体上彩绘、描绘、泥绘、贴花、镂空、包嵌等,以迎合世俗需要和宫廷趣味的做法,显然与紫砂壶实用与工艺质朴结合的品性相悖,当陈曼生创作的清新自然的“文人壶”悠然问世,这些宫廷贡壶、尊贵摆设迅速沦为繁华逝去的往事遗迹。

铅华洗尽自芳容。今天的“曼生壶”,无论是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唐井栏壶”,还是香港艺术馆收藏的“半葫芦壶”等,造型都相对朴素、简练,无过多的线条装饰。现实中的井栏,造型千变万化,而曼生选择生活中最常见、最简单的唐井栏型,最终是为了突出紫砂壶的用途——泡茶。由此可见,曼生壶的意义在于它使紫砂壶又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体现了茶壶的实用之美。

在当今时代,有良知的紫砂艺人更应该更有必要去静下心来,深入研究“曼生壶”实用之美的人文精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紫砂技能,使紫砂工艺这个民族文化瑰宝回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尹霄荣,坚守在北京的紫砂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论紫砂壶艺术的造型分野及文人化内涵》一文中尖锐指出: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中华民族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其传承而造成断层。到目前为止,若还不去挖掘深藏在紫砂壶中的文人文化内涵,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从严肃的历史文化角度去看待紫砂文化,确实令人心酸,因为紫砂自始至今都没有一个完整艺术理论的支撑,在过去的岁月里除了古代的文人雅士及附庸风雅的皇亲显贵留下只言片语的赞词外,一直都没有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紫砂艺术理论的体系。

深刻挖掘深藏在紫砂壶中的文人文化内涵,建立一个完整的紫砂艺术理论体系,需要众多具备文化素质、意识的紫砂人为之共同努力。

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中国画画刊》主编、浙江画院理论与评论工作室主任陈是吾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今天,紫砂器皿作为高雅精英文化的价值依然存在,并且愈显其重要而稀缺。重要的是,作为“文化”的紫砂在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位置日益彰显;稀缺的是,作为其行业中的“文人”——文化的担当者,却日益稀少,几近灭绝。

也许,陈是吾的言论有些偏激,现实之中,我们可以“如数家珍”列举一个个为当代紫砂文化作出贡献的大师、名人,甚至是在紫砂业界无职务担当、无大师资质、无荣誉头衔的普通人,成为紫砂文化的守望者、实践者、创新者。

也许,史俊棠会长一段情浓意深的寄语,更好地把握了宜兴紫砂的发展态势——

就紫砂业界而言,已拥有为数不少并未获得大师头衔的制壶人,成为玩壶人心中真正的大师,他们不事张扬,埋头创作,较好地继承着传统,而又执着地求新求变,且很好把握着作品量与质的关系(少而精),成为商业紫砂喧嚣下的一股涓涓清流而受人尊敬。

在当今紫砂界,一位戎马生涯21年的中校转业军人——笑阳,擎举“新文人陶瓷”猎猎旌旗,为市声喧阗的宜兴紫砂市场吹度一缕溥畅而至的文化新风。

笑阳:“新文人陶瓷”的文化担当

我是一叶负重的文化之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天上与人间之间,在风雅与世俗之间, 在上流与素民之间,度人度己。

这段文字,摘自笑阳的文化随想录,字里行间倾吐着匡扶济世之胸襟抱负。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抱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宏愿之仰止,古来无几人攀登此境地。

笑阳其人亦堪称志存高远。

笑阳不止一次,在不同地点,面对不同对象、不同媒体表示:“我的理想抱负是,‘建立文化圈,打造两地窑。文化圈包括四省四市,即江苏宜兴、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福建武夷山;两地窑,即宜兴窑、浙江龙泉窑。”

大道汜矣,其可左右。彼一笑阳,不闻有什么渊深背景、雄厚实力,竟然以一己之力整合如此广泛的文化、区域联盟?

在报刊、网页上,对笑阳的介绍一般是:石晓良,笔名笑阳,艺名一壶道人,号民间陶夫,宜兴人,1985年毕业于长沙炮兵学院,2001年底军转自主创业,2004年创办江南文化艺术沙龙“八面来风堂”,从事文人书画与文人紫砂研究。喜收藏,广交友,倾心编撰《宜兴陶与文人画》系列丛书,首开“壶画禅语”探索,并涉足紫砂创意设计。所创紫砂作品立足传统,重视泥质,强调紫砂文化韵味。现为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民间美术观察员,“八面来风堂”堂主,紫砂书画网艺术总监,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文艺家联合会主管《神州》杂志“文人陶瓷”专栏主编,江苏宜兴·浙江龙泉“两地窑”总窑主。

然而,如若时光倒流,2011年11月3日,笑阳以“努力争做新时代的文化人”为题,对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国防生的一堂讲座,就会让你认识一个从草根贫寒中走来的真实的笑阳——

我是1981年10月应征入伍的。在这之前,因为是农村出身的,家里很穷,从来没坐过火车,从没穿过袜子,没穿过毛线衣。当时觉得当兵太幸福了,有挎包,有袜子,还有棉袄,当兵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努力地复习,考上了长沙炮兵学院,毕业以后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参加防御作战。从1986年到1988年的两年时间内,我在一线参加了很多次战斗,也经受了多次考验。这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从1986年开始写诗,被前线和后方的战友称为“猫耳洞诗人”。

从老山前线回来,我在部队里的政治部门从事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这样坚持了15年时间。2001年转业后,我开始自主创业,在最艰苦的情况下,用转业费加上借来的钱,在宜兴市中心买了房子,才有了今日的文化根据地“八面来风堂”。

岂曰“英雄不问出处”,这样的志士,就是鲁迅所称颂的我们“民族的脊梁”。

笑阳提出“新文人陶瓷”概念,是基于他对传统文化与时代进步的思考。

笑阳认为,中国陶瓷文化产业在遗存传统审美与实用的同时,在与西方乃至世界陶瓷工业与艺术流派、风格的融合中,呈现出唯中国特有的、传统人文精神的民族气质。“新文人陶瓷”,可以说是对中国封建时期及其之前的陶瓷艺术与历代文人精神的再思考,同时也是对当代陶瓷的自身民族文化精神自信的再定位和再思考。

笑阳评述道:“我们现在的陶瓷艺术不叫艺术,还只是一个泡沫状态。我们过去讲,中国画要正本清源,所以出现了‘新文人画群体,至今受影响的人愈来愈多。所以,我们也要把文人陶瓷艺术家挖掘出来,从而产生文人陶瓷的连锁效应。我们倡导的‘新文人陶瓷活动,其目的不仅是要推出这个在历史上首次提出的陶瓷文化概念,更重要的是想凭借众人之力来探索‘新文人陶瓷的历史痕迹、时代走向和文化审美精神,以及陶瓷产业的民族特性。”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小泉石冷留早味,紫瓯新品泛春华”——越窑瓷、紫砂壶,两者皆工艺臻美,而看似没有关联,却成为笑阳打造“两地窑”文化的载体,这就是将宜兴紫砂成功的文化理念带到龙泉去,实现两地文化的交融。

“壶茶同誉”,讲的是武夷山大红袍和宜兴紫砂壶的天仙绝配。这个概念被笑阳率先提出来之后,在全国引起了比较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2012年,笑阳又推出构建长三角“壶茶文化圈”设想。

笑阳认为,长三角地区文化可以上溯至远古时代,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和良诸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均分布在浙北苏南环太湖及浙东地区,也即大长三角区域,这不仅表明了长三角地区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祥地,同时表明了远古时代长三角文化圈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且,宜兴地处太湖西岸、江苏省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北至北京、河南、山东,东南至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距离相当,交通便利,这些省份同时也是中国壶茶文化产业聚集大省,通过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壶茶文化网络,确定江苏宜兴、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福建武夷山——四省四市文化圈,建立壶、茶、茶用具的文化圈,举办各类“壶茶同誉”等系列文化活动,可以极大地推动中华陶艺与茶文化的交流与共融。

随着“新文人陶瓷”概念的提出,笑阳也确立自己今后5年发展的主要课题:实用陶瓷艺术化。

笑阳说:“实用陶瓷艺术化,在收藏与实用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几十万的茶壶往家里一放,就作为个人的资产了。从人生角度来说,这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这把壶你要用了才是你的,才能带给你艺术的享受,修身养性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就是要往这个方向上思考与引导。这将可能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

因为提出“壶茶同誉”概念,笑阳充当起宜兴和武夷山两座城市之间的文化大使,使其缔结为姊妹旅游城市,并实现了宜兴紫砂与武夷山大红袍的文化联姻。

2008年,在武夷山,笑阳缘见“三教泰斗”——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教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由此叩响紫砂文化另一扇“觉悟之门”——设计、手制“儒释道三智壶”。

至圣先师孔子、道家祖师老子、佛祖释迦牟尼,此三位乃洞察宇宙与人生真相,具足圆满智慧之圣人,故尊称“三智”。千百年来,儒释道三智合和,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而不灭。

笑阳创制《三智·合和天下》系列紫砂套壶,依据儒释道三智文化本源,《合和》套壶采用紫泥,意在本色;《儒生》套壶采用清水泥,意在中庸;《佛缘》套壶采用黄金段泥,意在见性;《道法》壶采用青灰泥,意在自然。

每一个时代,总会诞生一些传世之作。“合和天下”系列不仅定格了紫砂壶在这个时代的创新精神,弘扬了紫砂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它所蕴含的智慧,在浮躁的今天,启迪芸芸众生回归到万象自然之本源;在与知名学者和国学大师、儒释道三教泰斗、文人墨客、芸芸众生等的接触与交流中,弘扬着国学的智慧和包容力。

史俊棠会长认为,中国历史上以佛教元素创作的紫砂壶,其文化创意贯穿了一条主线,那就是茶、禅、器的依存与共荣。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明代万历年间李茂林首创的“僧帽壶”,其后时大彬、顾景舟、曹婉芬、葛陶中等均有“僧帽壶”传世之杰作。

近年来,以佛教文化为内容的“净心壶”、“佛手壶”、“济公壶”、“心经壶”等络绎而出,诠释着佛学无边雅韵。笑阳的“儒释道三智壶”涵古茹今,无疑是对这类题材的颖然创举。

既为业界中人,笑阳亦不能免俗,他给自己起了个艺名“一壶道人”。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一把壶,自己则是在道上面行走的人。

笑阳,又号“民间陶夫”,他的解释是,自己把文人书画像陶夫一样架起了桥梁,把它从这座山挑到那座山,这条河挑到那条河去。

如此一来,痴情于文化的笑阳一如紫砂界的“玄奘”,负笈征途,跋山涉水,一路坎坷,艰辛自知!

然而,亦因为文化,笑阳的人生有了乐观与浪漫,瀚海黄沙,度己度人,他的文化之舟传来宛若天籁的悦耳驼铃——

我是一只饥渴的荒野骆驼,在绿洲与沙丘之间,在高山与平地之间,在阳光与风雨之间,寻求人生,寻找自我……

紫砂大师:拟万象而化迥巧,通艺道而流芳德

2013年4月9日,是徐秀棠大师人生中值得铭记的日子。

是日,在北京贵宾楼饭店承露轩艺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秀棠卷》首发式暨徐秀棠紫砂精品展。

开幕式上,宜兴市长张立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即兴致辞。他说:“千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不仅基于一代代艺人的手手相传,更有赖于一位位大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他们引领着宜兴紫砂攀登上一座又一座的艺术高峰,徐秀棠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桂馆兰庭,金声玉振,闻者深以为嘉许!

举凡海内外宜兴紫砂受众,一提起徐秀棠的大名,每每肃然为之仰慕。

现实中的徐秀棠大师,出口一语,竟然有时光回溯、千古风雅之高节,让记者顿然感受到所谓“铮铮傲骨可以为艺术而折腰”的真大师之风骨。

“就像米芾拜石,我可以为一把好的紫砂壶下跪!”徐秀棠开场言道。

1937年,徐秀棠生于宜兴蜀山紫砂世家,1954年师从紫砂陶刻名艺人任淦庭,后转入“泥人张(张景祜)”工作室学习彩塑。他专业职称已达顶级,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更令人敬佩的是,他还身兼一系列学术荣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会长、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江苏省茶文化学会名誉会长、《宜兴紫砂》主编等,荣膺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

在长乐陶庄,盛名之下的徐秀棠,一派淡定从容,目光炯然,心有明镜,洞彻世间百态,却不乏性情淳朴、蔼然亲和,揖之拒之,自然而然。

一番漫谈,主客作别,徐秀棠双手奉送一部自己编著的《宜兴紫砂传统工艺图述本》,珍重言道:“这本书对你深入了解宜兴紫砂会有帮助的。”

那一刻,记者对这位术业有专攻且潜心于著书立说的长者肃然起敬。

宜兴紫砂壶,五百余载岁月磨砺,心手交融,已然成体系定势,后来者岂可轻言创新?而徐秀棠自20世纪70年代已率先探索紫砂新工艺。

1986年,徐秀棠创作了集雕塑、茶壶于一体的大型作品“丙寅大吉”,壶体镌刻两条铭文:其一“浑穆天成,弥见幼稚,领略此情,知己缘分”;其二“吾事紫砂陶艺三十二载,施艺独忌贫乏,总喜求变步新,虽不能每求皆成,总比墨守成规有味得多”,以此想见其人艺术追求之大境界。

论者以为,徐秀棠把塑器类作品张扬开来,扩充了其形制和品种,在紫砂壶艺的传承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大师风姿,今见垂范,此论不为虚言。

今日的宜兴紫砂界,大师、名人可谓多矣,信步高视,出入楼堂馆所;徒众景从,一壶千金易得,是时代进步?还是艺术倒置?

与人间一切艺术创造类似,宜兴紫砂艺术的成果与成就,并非举手可摘、唾手可得。欧阳修“穷而后工”之说,紫砂界还有多少人铭记?

因此,宜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锡生《抚摸陶器》一文,让读者在记忆的长河里,回味着文化的积淀与升华——

我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度刻意远离紫砂陶器,即使是在紫砂异常红火的时候。

是的,我不愿再去抚摸紫砂陶器,实在是看到当年做壶人太辛苦、太劳累。老一辈紫砂艺人如朱可心、顾景舟、吴云根、王寅春等我只能目击其苍老、伛偻、疲弱的背影常常在蜀山南街踽踽独行,但我亲眼目睹徐汉棠、徐秀棠、谭泉海、汪寅仙、鲍志强、沈汉生等以及我的邻居顾绍培、发小季益顺,他们终日伏案在泥凳上,尽管他们的聪慧才智在泥拍下、在手指间、在刀锋中尽情挥洒,却依然生活清苦,疲惫不堪,身旁有做不完的泥料和刻不完的坯壶。

再读史俊棠《唱响陶都·玩壶杂说》,时下的宜兴紫砂界,又多了另一浮世相——

如今又见另类紫砂“名人”,以紫砂救世主面目出现,都想争做时大彬、陈曼生第二或第三。原本从事其他行当的人忽然涉足紫砂,且莫名其妙地成了某某名家之徒弟、学生。他们千方百计攀识政要,巴结权贵,投其所好,商业炒作十分娴熟。报上常见名,荧屏常见影,广播电台常有声,长年累月浮光掠影,莫道技艺有多精,却见壶外功夫深,递上名片吓一跳,“艺术头衔”节节高。这些名人你说他不成功吧,赚的钞票并不少;你说他成功吧,未见有让人动心的作品。唉!市场经济,出名也真容易,可惜业界和大众不会喜欢这些“名人”,历史将留不住这些“名人”。

我们知道,丹青流芳的工艺大师,对紫砂艺术意味着引领航向。

徐秀棠曾撰文立说:在紫砂的流派中,我们看到了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顾景舟一线的艺术脉络,成就了紫砂史百年出一人的佳话。

比如时大彬,他的制壶技艺高妙绝伦,其小壶“菱花八角,随手合盖,举之能翕起全盖”,赢得古人无数赞叹,但是,今天的紫砂艺人能达到这种技艺水准者,已不甚稀奇。倒是时大彬“为人敦雅古穆,壶如之,波澜安闲,令人起敬”(周容《宜兴瓷壶记》)的修为,今世能有几人具备?若如此,制壶之从艺者才有可能登上大师的造化境界。

顾景舟制壶,方圆俱优,花素皆佳,其款式造型完美准确、细部处理的高超手法,堪称超凡脱俗,巧夺天工,被当代著名红学家冯其庸赞誉为“百代壶公第一流”。

1978年,顾景舟手制一套“提璧壶”,被国务院选定为中南海紫光阁的陈设。此壶,造型气势健伟,色泽古雅沉穆,制作严正挺括,给人以浑若天成的美感,令众多行家叹为观止。展出之际,一位考古学家当即刻一枚印章赠送顾景舟,上题:“千载一时久绝迹,二陈妙造也难求。如今阳羡名壶手,海内争传顾景舟。”

作为顾景舟的弟子,当今紫砂界名声响震的李昌鸿大师如此评价恩师——

顾景舟结束了紫砂史上萎靡的旧时代,开始了雄浑、厚重、简约、大气的新时代,使天下爱壶人看到了紫砂艺术的新生。

顾壶,展现着一种坚凝不可摧的厚重,雄强而不可撼的持稳,积蓄着无穷的文韵和非凡的气度。这正是民族审美心理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和范本。

顾景舟时岁七十,逢春节,曾做自题小像曰:“五十余载竞抟埴,却忆年事已古稀。鲁阳奋戈犹未晚,愿留指爪踏雪泥。”

指爪雪泥,自是顾景舟为人谦逊自况,其生前生后事,一再上演惊世传奇。

1948年,顾景舟34岁,正值壮岁。他精心制作了五把大石瓢壶,壶坯轻舟运沪,经上海铁画轩第二代传人戴相明携壶坯,随江寒汀到吴湖帆家中,请为五壶做书画装饰。吴湖帆欣然应允,在五把壶坯上题诗两句,四把壶上各画“风动疏竹”,第五把则由江寒汀题孤雀寒梅。书画成,仍由戴相明交货船带送顾家,并由顾景舟亲自镌刻。五把石瓢壶烧成后顾景舟自留一把,其余四把分赠江寒汀、吴湖帆、唐云、戴相明。时逾一甲子,这五把石瓢壶也辗转易手,散佚于大陆、台岛之间。

2010年5月16日,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剪松阁——文房清供专场上,铁画轩戴相明旧藏的这把大石瓢壶受到众多藏家关注。经多轮竞拍,价格一路飙升,最终以1232万元天价成交。因此壶系名家书画陶艺联袂之作,完璧珍贵,拍出天价,众望所归。

岁月沧桑,人生易老。顾景舟孑然独去,鸿飞雪尽,惟传遗世神品,奕奕千秋。

2500年前,圣人孔子痛失爱徒颜回,作千载评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改其乐。”

史俊棠认为,真正的紫砂艺术大师,人生境况亦如此,终生以一抔土、一瓢水、一炉火为伴,集土的质朴、水的柔情、火的刚烈于一身。这就是陶艺家的精神所在,任何矫揉造作,故弄玄虚,妄自尊大而又巴结权贵者,均有悖于此种精神,为一个真正的陶艺家所不齿。

来宜兴之前,记者听得坊间传闻:当今宜兴真正的紫砂大师,非何道洪而莫属。又听闻,何道洪很少出入公共场合,鲜有应酬,一般人很难一睹这位大师之真容。

“此行能见到何道洪吗?”记者询问笑阳。

“应该可以,只要他在宜兴。让他的再传弟子周建良联系吧。”笑阳作答。

当天下午4时许,在原宜兴紫砂厂内的何道洪工作室,记者与这位“隐于市”的大师坦诚相见。

邂逅大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何道洪

何道洪工作室,面积约20平方米,原为紫砂厂一间普通工房,没有任何装修,涂料粉白墙面,水泥铺设地面,岁月经久的沉寂,房间已显黯淡气色,除了一些书册典籍、制作工具、泥料壶坯,一张旧沙发,一件旧茶几,更无一点珍贵器物。在宜兴紫砂大师居有幽雅庄园、高档馆所的今天,何道洪的工作室,只能以“陋室”称之。

再看何道洪的外观形象:穿一件藏青色半旧工装夹克衫,一条磨洗发白的牛仔裤,一双款式普通的黑色圆头皮鞋;眉毛疏淡,斑白鬓发向后梳去;单眼皮,目光真诚,时时流露微微笑意;面庞端方而圆满,映现其人一生安和心态修来的福气。

倘若造访匆匆,到此为止,读者似可以得出结论:这是一位朴实无华、与世无争的慈祥老人。

一把“集思壶”2012年岁末竞拍达920万元天价,工作室却简陋平常,形象亦简素平凡,如此鲜明反差,出乎每一位初次造访者的料想。

然而,大师修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很快,坐下来沏茶的何道洪,在他手书牌匾“茶香润壶”映衬下,散发一位大师所具有的内蕴绵绵的人格与艺术魅力。

如果说,在徐秀棠身上,记者看到的是一位宜兴紫砂大师蕴涵儒雅的气质、风度,是一种气定神闲的涵养,一种独立精神的风骨,那么,在何道洪身上,则呈现为一种“钢铁百炼,化为绕指之柔”的亲和意韵,坚韧绵长,不事张扬,而内功炳焕。

“您的一把壶能卖到几百万元,是什么原因?”寒暄过后,记者开诚布公,提出公众最感兴趣的话题。

何道洪大师和蔼可亲的神态里多了一丝自信的微笑,以带着浓郁乡音的宜兴普通话作答:“我这人比较认真、负责,一点不马虎,55年如一日,从来没有节假日。再就是技术比较全面,四大紫砂门类都能做,壶从细巧到浑厚、张力,浑身有阳刚的大将风度,紫砂有史以来没有这种造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台湾壶家的一致好评,2000年以后受到国内藏家一致认可。”

在当今紫砂界,何道洪被认为是继“壶艺泰斗”顾景舟之后又一位实力派大师,是当代紫砂艺人的领军人物。近两年,他的壶在拍卖市场上炙手可热,拍价动辄几十万元、几百万元。

根据雅昌艺术网数据统计,2008年至今,各拍卖公司上拍何道洪紫砂作品125件,成交96件,总成交额6577.6万元。其中最贵的一把壶,为2012年6月21日拍出的“集思壶”,成交价747.5万元,年底再拍,成交价攀升至920万元,直逼顾景舟的那把天价“石瓢壶”。

业内人士认为,何道洪的壶能拍出如此高价,奥妙惟在“精”、“稀”二字。

熟悉何道洪的人都知道,他的壶数量极少,一年只制作2-3把壶,皆为精品、孤品,绝不重复,虽引颈长盼而不可得。

在紫砂圈内外,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美谈:

1988年,何道洪的力作“大松竹梅壶”被某一港商高价收购。多年之后,又有台商登门订货,要求按原样复制一件,并许以更高价位,被他一口回绝。何道洪说,真正的艺术品是独一无二的,不能随意复制,否则就是对收藏家的一种侵害。而且,真正艺术不能为利益驱动,以金钱为目的,很难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

何道洪曾这样教诲自己的徒弟:“现在很多人觉得壶难做了,卖不出去了。其实,道理没变。首先,壶要精,要功底好,还要创新;其次,壶不能滥做,真正的名品、精品、孤品,热爱紫砂、嗜爱茶壶的人岂能不收藏?”

外表亲善、内心安和,不掩何道洪的鲜明个性——不是“物不得其平则鸣”的抗争,而是对艺道的执著、对信念的坚守,发为铮铮肺腑之言。

2010年6月2日,何道洪在《宜兴日报》上发表文章《把紫砂品牌做得更好》,由衷抒发心声——

我从艺紫砂52个春秋,可以拿自己的人格向社会保证,从未代工一把壶、一只碟,从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凭藉良心和艺德专注紫砂。

阅读此文,史俊棠会长慨然向紫砂界发出倡议:“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让名声自传于后。也希望有像何道洪这样的紫砂艺人能站出来,向社会公开承诺,取信于民,重建信任,让宜兴紫砂一如既往地被人们喜爱。”

与宜兴当代几位紫砂大家境遇相似,何道洪生逢其时,得良师点化,慧根其茁,枝干擎天,开紫砂“豪放”新风,终成一代大师。

1943年,何道洪出生于宜兴丁蜀镇,16岁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拜“紫砂七老”之一的王寅春为师,在圆器、方器、筋纹器等制作技艺上练就了坚实功底,后来又拜裴石民为师,重点学习花塑技艺。

上世纪70年代,何道洪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在系统学习造型设计及现代美学等方面理论知识之后,他神思灵启,探索求变、求新之道,恢廓大千,逐渐塑成大气、豪放、遒劲的“何氏风格”。“大松竹梅壶”、“集思壶”、“道鼎壶”等紫砂作品一面世,便在紫砂界引起了震动。

年仅三十,他人尚难入紫砂艺术奥堂圣殿,而何道洪即已崭露头角,形成“拟形摄神、浑厚古朴”的何氏风格。

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出访日本。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正式访问日本。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首相福田纠夫的“十一件梅桩茶具”,正是出自何道洪之手。

慧于心,巧其手,可以为一时良匠;慎于德,思大义,可以为一代良师。

站在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的高度,何道洪思辨无涯,明晰航程:“紫砂是有前途的。这不仅是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也不仅是从紫砂创新来说,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宜兴紫砂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品,是民族的,不是个人的。”

采访期间,牵线人周建良接听了一个电话,提前离去。这位宜兴陶瓷博物馆研究员、工艺美术师,年届四十不惑,转益多师,擅长制作方器,以“僧帽壶”礼遇业界,今拜师何道洪门下,得大师眷顾,探索方圆器型融合之道,遂以“周公壶”声名鹊起。

望着后辈弟子周建良推门而去的背影,何道洪大师心有牵系,对坐在一旁的笑阳先生轻声言语:“他人很好,壶也做得好。”

是以何道洪之为人,扬己之善,溢人之美;何道洪之为事,大道至简,大艺至朴。

人无恒评,而有至评。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言者,其何道洪之人欤?

解构大师:紫砂界的“葛军”现象

与何道洪大师握手言别,重回纷繁街市,已是暮色苍茫时分。余霞散成绮的自然景色渐淡渐远,一如人们对艺术的回味,余韵悠长。

当今宜兴,紫砂产业可以用“空前繁荣”来形容,从事紫砂生产经营的作坊11000多家,从业人员多达数万之众,已形成了练泥加工、模型生产、工具制作、成型、陶刻、窑炉烧成、包装材料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业兴如斯,蔚为大观;优劣高低,鱼龙混杂;众说纷纭,各行其是。现实之道,惟以大师头衔标其技高,赖以名壶撑其价位。于是乎,宜兴各类紫砂大师之多,又俨然成时下国内工艺美术界一大热点现象。

何为“大师”?

史俊棠认为,大师是历史形成的。就作品而言,应包前孕后;就影响而言,应开启一代新风。大师不是职称,而是一种荣誉称号。今天,大师似乎有了相关的评选程序。目前,尽管已有多个部门在分封“大师”称号,但是真正站得住脚的还是人们心中的大师,而不是印在名片上的称谓、排列在书柜里的证书,或是媒体失实的吹捧就能证明你是大师。当今的大师,仍需经受岁月的磨练和时代的考验。

以此推论,大师,应该是历史、时代赋予创造艺术成就的人的褒奖和赞誉。

包前孕后,开启一代新风,即意味着精于传统、勇于创新。见诸于紫砂工艺与文化领域,则尤为不易。作为行业会长,史俊棠就曾作出这样的界定:素面素心的紫砂陶工艺,不是雕虫小技者的天地,更不能作为猎奇的题材。

当代紫砂创新成功的典范,当属1988年由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张守智设计,紫砂艺人汪寅仙制作的紫砂“曲壶”。

此壶,突破了紫砂造型的传统规律,是现代陶艺在紫砂艺术中的完美体现。“曲壶”的形象,来源于蜗牛的有机生态,整个壶体以一条涡线贯穿;壶身与嘴鋬的结合而形成的整体,既有线的变化,又有面的变化,线面的结合协调而柔和,变化又统一,线面的处理挺秀清晰。整个壶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嘴与担梁内部形成虚实间对比强烈,更加显示壶体的轮廓美和韵律美,是继陈曼生几何形体形成150年后,紫砂壶造型上又一突破。

作为“新文人陶瓷”的倡议者,笑阳阐发了他对紫砂创新的认识:当下许多紫砂作品不仅具备简洁的外形,题材也不再局限于传统,而是进行大胆的拓宽抽象主义与后现代艺术带来视觉的革命,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光影技法和釉彩渲染,使之产生浓郁的现代气息。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的崛起,再加上他们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是对传统文人陶瓷的一次挑战与革新。

当代紫砂创新的代表性人物,首推拥有“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等众多头衔、称号的葛军,并由此形成一种“葛军现象”。

《中国陶瓷》增刊·紫砂版《中国紫砂》,是紫砂业界有影响的刊物,2012年第3期封面人物,即为葛军。

封面上的葛军,身着灰绿色圆领体恤、藏青色牛仔裤,右手握一部手机,左手带一块玫瑰金表,站立在青青草木丛中;时尚的光头,配一部浓密的短髯胡髭,弯曲浓眉下是细长的双眸,目光低沉(或曰深沉)地凝视着侧前方,背景为一片朦胧淡雅的绿树,休闲随性之中流露着欣然自信。

仅从形象上看,此葛军就很有大师的“范儿”,虽说是为了取景而摆造型,形象上有些刻意。这也许就是新派大师与传统大师的区别吧。

按照有关资料的介绍,多年来,葛军在创作贺岁壶的同时,还运用现代创意,设计出20多款纪念壶、礼品壶以及纯艺术性陶艺作品。这些作品在造型、色彩、材料、装饰以及文化配置和市场开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给现代紫砂陶艺带来一股热呼呼的活力,带动了紫砂行业观念的更新和产业的发展,被业内人士誉为“葛军现象”。

200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50周年。为纪念新中国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葛军以长城烽火台为整体造型、56块古城墙砖相连围成壶身,经过10个月精心设计制作,并由中国百名将军亲手签名,制作了一套“将军壶”紫砂陶艺作品。

“将军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性成分的扩大,被“惊动”的100位将军以一种全新的资质和文化身份及其文化符号方式,成为创意元素,赋予作品以情感的深沉和文化的厚重,其持久的市场关注度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二是原创性维权方式的创新,100位将军的签名成为不可复制的文化标识,因而出现在市场上的仿制品虽多,但至今无一有此标识。

2008年,葛军运用在全国征集到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2008个“福”字,创作了“福”壶系列,其运作方式和规模脱胎于“将军壶”。有人为之感叹:从作品设计到全方位的策划,葛军在紫砂文化运作和市场开发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历史性突破!

房暗星在《中国紫砂壶收藏指南》一书中,更给予葛军“划时代”的评价:

葛军“轮回”组壶的问世,突破了宜兴紫砂壶造型的传统理念,及其传统的三大造型模式,它标志着紫砂壶造型已迈进了陶艺新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作品既保留了陶瓷传统的内在韵味,又具有浓郁的现代艺术,由此形成了葛军自己的艺术风格。

他革新紫砂色彩装饰的“色饰法”,成了葛军独门技法;他传播紫砂艺术作品的“市场经”,成了葛军特有现象。

有人还总结出辩证之论:葛军作品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造型中,中国人认为它很现代,外国人认为它很中国。

创新,使葛军先后获得20多项国家级金奖,在紫砂界成为金牌的大赢家。

葛军的紫砂作品真的达到了“划时代”的高度?让我们举其作品为证。

“将军壶”,以长城烽火台为整体造型、56块古城墙砖相连围成壶身,造型恰当,寓意鲜明。但设若没有壶身上100位将军签名字迹,制作这一水准的方器,对宜兴众多行家里手可谓易如反掌。

“金钱豹”套壶,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爱涛杯”一等奖、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展览和评比优秀奖。其造型,具象与抽象结合,“色饰法”运用娴熟,紫砂“伏豹”色彩斑斓,猝然睹之,定然眼前一亮。然而,久视之下,始觉此物仅为一表皮花纹斑斓之陶艺作品尔!鉴之不见紫玉金砂自然色泽之美,用之“动物凶猛”不入“茶禅一味”修性养颐之清境,琉璃、瓷釉之材质皆可为之,而大可不必以紫砂作品论处。

在记者看来,葛军紫砂作品图谱中亦有上佳之作,诸如“汉风系列”、“怀旧系列”,古风悠韵,历历可览、可慕,缘何如此?施之现代技法、语境,而趋于传统、经典。

至于葛军新近隆重推出的“竹林七贤”,纯属想当然之作。

“竹林七贤”,名士风采尽在“高标士林,隐遁林泉”,创造于艺术作品,自当抒其旷达、逸兴,《诗经》所谓“瞻彼其奥,绿竹猗猗”是也。而葛军之“竹林七贤”,壶底厚实圆盘,益增其重负;壶上竹节横逸斜出,岂是名士清风操节?

至于嵇康,虽以傲骨名世,更以才情传世。葛君有知,此“中散大夫”最具代表性的风采,非其傲骨,乃临刑前一曲“广陵散”,“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旷世神采,千古邈远,又岂是一“傲然”所能概论?

古来评骘无尽言。紫砂业内有人就曾这样评价:葛军紫砂作品取法现代艺术造型,是色彩化的创新,烧得和陶瓷一样。由此观之,葛军等人对紫砂传统的挑战与革新,目前还处在一个引发争议的探索阶段。

葛军在本期《中国紫砂》撰文说:“在某种意义上,领受了‘大师的荣誉称号,首先是承载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小则为行业、为地方,大则为文化、为民族、为历史。一句话,大师之‘大,不在名头之大、作品的价格之大,而在于心胸之大、风范之大,创造力之大,贡献之大。”

何以为“大”?老子《道德经》有曰:“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返”者——返璞归真也。

有人称葛军是“一个把名字扔进紫砂里的人”。倘若紫砂有知,喜也?忧也?

大师衣钵,时代华章:曹安祥的紫砂真经

紫砂世家,名师高徒,得顾景舟大师真传之衣钵;心追手摩,穷尽其巧,师自然造化而功在深邃、艺无际涯。

自2003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双龙提梁》博得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至2012年《佛海无边》问鼎第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金奖,其人以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奉妙造之神品珍器,登顶搴旗,摘金折桂,将众多至高奖项揽入怀中。

他的壶,被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寓意祥瑞的《旭日东升》、《福寿天成》赢得国家领导人的赞许;可分泡两种茶、体现一国两制的《龙壶》,馈赠给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

杏林有妙手,文苑有高手,艺坛有圣手。这个人,就是荣膺“改革之星”影响中国改革(行业)十大创新人物,当今宜兴紫砂工艺之圣手的曹安祥。

在他的紫砂作品陈列室,记者一睹2004年全国礼品艺术品博览会“中艺杯”陶艺作品金奖之作《中华神龙》壶。

此壶,在传统“圆珠壶”基础上注入了新的元素与创意,壶流以蛟龙造形,壶把拟古玉龙化出,在壶纽一粒珠下方塑成一条云纹图案的云柱。注水而品茗,悠然想见云水一色,二龙戏珠,入海遨游,吐水为霖,一派祥和瑞景。

幸此佳作,以怡心目。再睹另一荣获第十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的《时来运转》壶,得听曹安祥“袭大师之衣钵,创时代之华章”的紫砂真经——

从历代传世的紫砂珍品来看,无一不蕴涵着华夏几千年浓厚的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紫砂壶,经过一代复一代的传承和发展,愈显它那传统文化底蕴的深厚、精神内涵的丰富。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对物象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快速求变的时代,紫砂艺术要发展,必然要创新。对传统壶型的模仿,现代工艺已经非常精湛了,优秀的作品不计其数。那么,创新从何处入手呢?

带着这个疑问,本人创作设计了《时来运转》壶。

该壶形制优美,借鉴了传统壶型的部分优点,并加以自己对壶型的理解,使之呈现独具一格、创新意味浓厚的别样特点,通体呈现朱红色,隐隐一抹内敛的光华隐匿其中,令人爱不释手。壶身丰润柔和,泥色古朴,肌理清晰,线条设计曲中带直,给人以温润柔和之感。同时,又恰到好处地把握各个块面的配合,强调线与面的组合协调,通过形态之美来表现高于生活的艺术之美,凸显一种神韵和威仪。

然而,这还不是此壶的亮点所在。最值得探究也最令人称叹的是该壶的壶提、壶身居然都能转动。尤其是壶身上以金字书写《心经》经文,可以随心转动、任意拜读,意趣盎然,余韵悠长。

该壶的灵感来源于藏传佛教“转经筒”。藏传佛教认为,持诵佛经越多,越能远离厄运,逃脱轮回之苦。因此,人们除口诵佛经外,还制作成转经筒,把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以此来表示对佛学的虔诚。我了解此佛法之后,颇觉有趣,忍不住想把它作为紫砂的创作题材,于是才有了这把《时来运转》壶。

试想一下,泡一壶清韵幽香的绿茶,手感玉润温馨的同时,微微转动壶身,诵一遍佛经,体悟心灵的宁静,岂不美哉?

然而,在创作该壶时,我也遇到过瓶颈。其制作工艺极其困难,壶身能转,这在烧制过程中极易断裂。经过上百次反复的艰苦试验,我才最终掌握了窑温、紫砂收缩等环节的窍门,成功地展现了《时来运转》壶的绝代风华。

一件作品的成功,光有好的题材还不行,怎样把它自然融合到紫砂的形、神、气之中,怎样才能克服制作工艺的困难成功地烧制出来,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时来运转》壶突破了传统的紫砂壶型,由不可动的静态壶身转化为可旋转的动态壶体,可谓是一次创新,为凝重的紫砂壶文化增添了一抹灵动的意趣。

从古至今,宜兴紫砂决不是简单的泥巴捏制和堆砌,而是整个作品的和谐共鸣。通过泥色、质地、造型、装饰的整体搭配,从不同层面彰显作者的人生感悟,展示属于自己生活的文脉,大处有形,小处有情,散发优雅的文化气息,激发出引人入胜的美感。

我们要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把紫砂艺术定位是一种致富一方的传统产业、举世无双的特色产业、喜闻乐见的文化产业。紫砂的精髓是文化,需要我们紫砂技艺人员去领悟和把握,并不断铸就其卓越的文化成就。

月上柳梢,华灯璀璨,人间缤纷逐红尘。即今宜兴多大师,一方五色土,商海千帆立;但得痴心在,紫砂有真经。

返璞归真:留住紫砂的根,保住紫砂的魂

在世界文学史上,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以一部非洲民族的史诗巨著《根》,成为人类文明记忆深处永难磨灭的印迹。

此次宜兴之行,有一位民间艺人,让我记住了紫砂的根,认识了紫砂的魂。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说的是宜兴紫砂的珍贵。一丸砂土,赛过珍珠美玉,作何解释?

宜兴紫砂的精髓,首先在于它的材质之美。清代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对宜兴紫砂的绚美色彩、精美品相大为倾心,出之以生花妙笔——

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紫,倏桔柚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轩之积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栗之香。或黄白堆砂,结哀梨兮可啖,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近而察之,烂若琬琰浮精英,岂隋珠之赵璧可比,异而称珍者哉。

有砂如是,塑冶成器,愈加夺得垂爱之人的心魄,其经典之誉,见诸于明代周高起编著《阳羡茗壶系》——

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摩挲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

今天,身为紫砂局外人或普通消费者,哪里还能见到如隋珠赵璧的紫砂原矿、如紫玉碧云的名壶珍藏,又岂能辨识宜兴紫砂的孰优孰劣?

“紫砂是什么?是石非石石中砂,是泥非泥泥中骨,是一种有灵性的陶瓷。”

在一处普通的居室内,宜兴民间紫砂艺人吴小兔一边不停地展示他的珍藏、佳作,一边热情不减地讲解他对紫砂的认知:“古代宜兴人在烧制陶瓷的时候,出窑一看不是陶,而是砂,这就是紫砂的来源。宜兴紫砂又叫‘紫玉金砂,就是得到好的原料,做出玉的感觉,一色进窑,出窑万彩。”

吴小兔,宜兴本地人,生于1951年,今年62岁,父母都是做紫砂陶器的,小学二年级辍学,开始学做紫砂,一做就是50多年。就像是一块本色的原矿紫砂,说到自已,他毫无避讳:“我是一个文盲,没有什么文化,就是喜欢这方泥巴。有14个字可以概括我对紫砂的爱:‘日月壶中天地成,陶冶性灵砂玉魂。”

人道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因为痴迷于“单一原矿,不相混杂”的本真紫砂,吴小兔数十年如一日,踏遍宜兴丁山、蜀山,摸透几十种紫砂矿料,披泥砂而沥金玉,虽千斤而得一两,一批珍稀紫砂原矿得入囊中,再以“练砂成魂,砂不惊人誓不休”之奇志,将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载述的徐友泉善配泥土,“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的紫砂五色土,逐一陶冶成器,光耀于世。

所以,当记者坐在民间紫砂艺人吴小兔的饭桌前,看到他从里屋虔敬而又欣喜地端出一块块辉映紫玉幽光、田黄润泽的紫砂原矿,捧出一把把宛若星空皎月、丽质佳人的紫砂茗壶,在放大8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蕴涵其中的金玉之美,顿有如开天目之感——

朱砂色,犹如夕阳晚照,彩霞满天;暗肝色,犹如七巧彩云,缤纷烂漫;定窑白,犹如黎明星空,纯洁明净,非田黄即璞玉,聚精砂见雪玉……这才是旷世独有的宜兴紫砂真面目!

“一把好的紫砂壶,要像陈鸣远讲的那样,具备 ‘料、功、烧三个条件。在我的眼里,不能讲单一的工艺,工艺在我的眼里很重要,材料更重要,烧成最重要。就是说有好的泥料、工艺,如果没有烧好就没有灵性的感觉。而对做壶的人来说,必须做到‘趣到、‘心到、‘悟到、‘意到、‘手到,才能做出一把好壶,”

此前的采访中,史秀棠会长曾直言:目前的紫砂行业中,不乏名头大、价格高而作品不怎么样,而一些真正泥好工好价格实惠的制壶人恰恰名头不大,隐于乡间难觅。眼前的吴小兔,即其人焉。

于是,记者调侃道:“吴老师,你的紫砂壶,选砂、练泥之精纯,塑造、烧制之精美,已达‘众里寻他,一壶独秀的境地,一把壶也就卖2万元,而有的人一把壶动辄卖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高价,难道是你的壶比他的逊色吗?”

“我不能这么说。”小学二年级学历的吴小兔纯朴一笑,“我只讲一句话:美而不美,是美而美,不美而美。”

朴实无华,而芳华自现。有谁听说过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跻身“进士”、“举人”金榜,顶戴“大师”头衔?朴素的民间艺人,一样能悟出先哲老子的大道理,传递着传统文化的真谛!

科技开新境:宜兴紫砂让生活更美好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灵魂,那么,创新就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

创新,不仅需要思想的启迪,还需要科技的驱动。

诞生于北宋年间,屈指算来,宜兴紫砂壶的历史已逾千年,而其发展过程,却相对简单地分为两个阶段:一、北宋至明朝中叶,为紫砂制品实用阶段,即壶与茶结合的应用过程;二、明朝中叶至20世纪90年代,为工艺与人文结合的实用工艺品阶段。

今天,人类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创新正迅猛地改变着世界,传统的紫砂世界在科技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亦崭露第三个成长阶段——科技创新的世纪新韵。

史俊棠坦率地指出:对宜兴紫砂而言,我们现在的科技创新,第一在于材质上要发生变化,第二在于功能要不断加大。

的确,传统紫砂材质虽美,施之于健康,犹有不足之处。

用宜兴紫砂矿土制作的紫砂器具,属于半烧结精细陶器,介于陶和瓷之间,其砂质材料导热慢,且为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和可塑性独一无二,器具经得起开水和冷水反复冲泡而不脆裂,具有“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泡茶色香味皆蕴”和“暑月夜宿不馊”的特点。对此,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作出肯綮评价——

近百年来,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也。

亦因此,宜兴紫砂制品被乾隆皇帝钦定为“世间茶具称为首”,且被全世界公认为最好的茶具。

紫砂壶虽好,但普通紫砂茶具功能有限,既不能释放负离子,也不能活化茶水,壶中的水体维持在非酸非碱的中性状态,而非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偏弱碱性,没有更丰富的微量元素,因而对人体也没有额外的保健作用。

2013年3月,在古称“荆溪”、“阳羡”的宜兴市,由一位擅长绞泥工艺的陶艺家申报的一项新材料——“具有保健功能的紫砂制品配方及制作方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110020752.0),实现从材料到工艺对中国传统紫砂的一种突破,从而开辟了一方紫砂保健的新天地。

这位专利发明人就是青年陶艺家顾泽军。

顾泽军,师从高级工艺师吴培林,得当代紫砂大师蒋蓉等躬亲指导,擅长古法练泥、绞泥、仿古壶和工艺设计,以“顾氏传壶”标立于宜兴紫砂业界。

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至高境界,是山水入画、烟云供养。紫砂艺术在与人文传统的结合中,当然也离不开山水题材。而在紫砂历史上,没有反映山水的紫砂绞泥,顾泽军心有灵犀:既然自己在从艺历程中选择了绞泥,也就应该以绞泥随意变化的肌理色彩去表现山水。绞泥山水,不受线条的压抑,无拘无束,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外加人为因素,顺应自然,浑然天成,见诸于做壶,秉持顺畅平和、返璞归真的心态,才能诞生回归大自然的赏心悦目的作品。

2003年,顾泽军接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展通知。经过很长时间思考,他确定以“长江颂”主题进行创作,以自己最拿手的绞水纹路,做成曲折起伏、有高有低、有疏有密的川流形态,正好与长江的形体语言相契合:远看,山刚水柔,壶嘴呈弯弓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仿佛在述说着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底部,宽阔敦实,显示江山稳固的特点;又如一位雄姿赳赳、器宇轩昂的将帅,一夫当关,力拔山兮气盖世,直面战云压城的千军万马,我自岿然不动。好的壶,就应该体现这样一种气韵、气势。

入眼江山拟天工,绞泥紫瓯泛春华。最终,这把《长江颂》绞泥壶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银奖,随后又荣膺河北省首届中国紫砂精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长江颂”绞泥壶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壶紫砂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