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突发事件类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

2013-04-29 07:06魏翥凡
新闻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

魏翥凡

【摘 要】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七级地震,牵动了每个国人的心,同时也再次启动了国内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此次“芦山地震”的报道中,国内电视媒体依靠信息的立体传播优势,客观、全面、及时地反映着灾情进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本文主要以央视新闻频道在芦山地震中的特别报道为研究范本,以期对建立模板化、专业化的报道样式有所启示。

【关键词】突发事件 电视报道 芦山地震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和特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字面上理解,突发事件无外乎两层含义:“一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二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①

从定义上,我们可以推测出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有:

1、爆发的突然性

突发的自然灾害是无法预知的。爆发的原因通常是自然界的反常变异或是人为作用积聚的后果,最后当承受的客体超过一定的承受力时,就会突然爆发。

2、爆发的强度大、破坏大

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有破坏性的,其后果往往是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3、控制力低、影响波及面大

由于具有前面两个特征,突发事件无疑会在短时间内成为社会关注和媒体报道的重点,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比如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仅会对某一地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将直接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

二、突发事件中媒体的作用

早在1948年,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就提出过媒介的职能,即“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普利策也曾形象地将新闻记者形容成“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头瞭望者”。突发事件一经发生,就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给公众产生较大的心理冲击,如若不能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进行良好的心理调节,就容易形成恐慌,影响社会的稳定。“当社会环境出现情况不明、有威胁性或迅速变化时,个人和群体的媒介依赖关系便更加强烈。”②“偶尔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的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作出激烈的本能反应。”③

此时的新闻媒体,是搭建事件发生地区和外界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新闻媒体的报道能满足外界的知情权,同时提高受灾群众的灾害应对能力。另一方面,突发事件的爆发,也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新闻媒体的应变能力。“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自然灾害,并对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是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媒体扩大自身影响、提高核心竞争力、参与舆论形成的重要手段,对于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培养至关重要。”④

电视较其它媒体而言,使用的传播符号最多,因此在突发性事件中充当了报道的主力军。

三、央视《芦山7.0级地震特别报道》的报道结构

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上,有能力也有责任满足外界对于地震灾区的知情权。现以央视对于“芦山地震”的特别报道为例,分析其报道的具体结构。

1、游走字幕

游走字幕是常见于屏幕最下方的一行文字,由于其信号传输起来方便、快捷,且与屏幕内容互不干扰,故常常用于插入紧急通知。这次央视的“芦山地震”特别报道节目,全天滚动最新地震救灾信息,让外界和灾区受众能第一时间得知最新援助和灾情信息,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于未知灾害的盲目恐慌。

2、紧急插入式口播

由于地震灾情的突发性,电视记者不可能在事件刚发生就出现在新闻现场,即使是记者已经身处在灾区现场,摄像机也不可能捕捉到现场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像“芦山地震”这样的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每分钟都会有新变化,这时就需要对那些有新闻价值但记者没能在现场拍摄的新情况,迅速撰写成文字稿,通过前方演播室主播口播新闻的形式进行第一时间的播报。

如果事件还有新进展且拍摄的素材充足的话,随后可以制作新的视频新闻进行连续报道。由于这种中断常态播出的形式能给受众以紧迫感,因而紧急插入式口播往往具有不错的受众到达率。

3、前方连线

连线报道,是指“运用先进的视音频技术,让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当事者或采访对象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并展开评述和讨论的新闻报道方式”。⑤在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上,连线报道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记者的声音是来自于新闻现场,而且通过卫星传来的是现场的最新画面,因此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可视性很强。

此次“芦山地震”的报道中,前方记者的最新报道大多是通过电话连线和卫星连线的方式进行的,只要记者一赶赴现场,连线报道就开始进行。值得一提的是,连线报道的成败与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出境记者的现场解读能力,比如央视这次最先连线的四川台记者蒋林,就具备很好的叙事逻辑,丰富了画面之外的现场信息,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

4、演播室详细图解

图表和图画的作用是“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加直接、更加具体、更加完善”。⑥因此,此次央视“芦山地震”的特别报道节目,采用了大量的电脑模拟图、灾区航拍图以及主持人手持的小地图板,通过演播室主持人和嘉宾的详解,让受众直观掌握受灾区的地理位置,丰富了信息的渠道。

5、不同情绪基调新闻的组合

电视媒体的线性传播特点,决定了其内容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播出的。而线性传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能符合受众的收视习惯,使得受众能准确接收信息。这就要将不同主题的新闻进行剪辑组合,营造出有张有驰的叙事节奏。

比如将消防官兵抢险救灾的紧张场景与年轻医护人员为受伤老人包扎的温馨场景相组合;比如将前线紧张的救援场景与演播室里专家对抗震救灾相关知识普及的场景相组合;又比如将白天救援人员奋力抢险的紧张工作与第一个夜晚灾民在帐篷外生火做饭的安静场景相组合……

这样将不同情绪基调的新闻组合在一起,既可以避免受众因为长时间的紧张和悲伤出现一定的情绪失控,同时也让受众感到希望,鼓舞灾区人民,坚定抗灾救援的信心。

6、不同音乐的组合使用

“电视新闻报道中适当运用的现场音乐或背景音乐,不但没有分散观众注意力,影响观众的感知效果,还能给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事件现场营造一种意境、情调和节奏,实现电视新闻报道中的现场事件图像、同期声、解说词等多种元素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创造出高质量的声画效果和传播实效。”⑦

这次央视的“芦山地震”特别报道中,为不同的内容加入了不同风格的音乐,对烘托气氛、渲染情绪起到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在展现灾区残垣断壁时,配的是低沉的音乐。而在报道全国各地捐款献血时,配的则是轻柔的音乐。

四、对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的建议

1、加大新闻背景介绍的篇幅

由于受众的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都是不同的,要能够让受众简单快速地了解到突发新闻事件的全貌,就必须对事件的背景有详细的介绍。

例如这次的“芦山地震”,时隔2008年的“汶川地震”仅仅过去了5年,而两地相隔又很近,这时就需要罗列尽可能多的背景资料,由专家解读,让受众知晓这一地区地震破坏性的大小,与汶川地震存在的关系,消除公众对不实余震预报信息的恐慌。通过背景资料的有理有据,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阻断各种负面的臆断信息的传播。

2、增强话题新闻的报道力度

电视媒体在进行突发事件的报道时,往往习惯于把镜头对准灾难现场的记录,而忽略了现场之外的关联事件的影响。然而突发事件中的事件,反而能映射出真正的问题所在,通过加强这类话题新闻的报道,使整体报道内容更为丰富。

比如对于这次“芦山地震”中红十字会和壹基金收到救灾捐款数额的强烈对比,促使公众对红十字会公开其财政支出产生关注,并由此引发了红十字会监督委员会对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后失去公信力的反思和调查,引起公众对于灾难救助机构有效运营的理性化思考。

3、提高服务类信息的比例

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本身就具有服务大众的功能。而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更是要提高对突发事件涉及的相关知识的整理和报道,为灾民和救援人员服务。

比如在报道“芦山地震”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地理境况,向灾区民众提供余震发生时的自救信息。同时也要及时向灾民亲属提供灾区救援地点、食品药品发放地点等告知性信息,并利用滚动更新,实时提供“寻亲”、“报平安”等服务。

芦山地震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场大灾难,但正是通过这场大灾难的洗礼,检验了中国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应变能力。由于以电视媒体为主力军的国内各大媒体纷纷发力,不但让受众看到了新闻信息的开放透明,那一批批奔赴前线的记者,也让受众着实感到新闻人的责任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而作为这次“芦山地震”突发事件报道的电视媒体,央视在选题、编排、制作和时效等方面,较之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报道都有所提高,真正发挥了电视媒体“声画合一”的优势。人们通过电视,从更细微、更理性的角度了解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达到了平媒、网络文字新闻等所无法匹及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①⑥百度百科

②梅尔文·德弗勒 等:《大众传播学诸论》,新华出版社,1990:353

③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2

④许红霞,《突发自然灾害电视现场报道研究》,湖南大学,2009:10

⑤殷力,《电视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新闻窗》,2009(3)

⑦李德海,《浅谈音乐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电影评介》,2012(10)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报道中短视频的传播应用
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论电视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突发事件的应对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中针对儿童营养支持的必要性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