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调查/提醒/资讯

2013-04-29 06:50:07
现代家长 2013年6期
关键词:儿童孩子教育

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尽管它是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宝贵的兴趣和同样宝贵的好奇心。不要以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也不要以此为荣辱。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论考试分数

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违反交通法规。

数学考试,有一道题是:“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65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离乙地还有380千米。问: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小学四年级男生阿仔给出了上述答案,当然不得分。阿仔的妈妈将试题和答案贴上了微博,广州交警官方微博转发并评论:完全正确。

孩子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培优、上各种辅导班占据了大量玩的时间,每天玩的时间不足两小时;即便不培优,也不知道要玩什么,因为父母没有时间陪伴自己。

武汉三成小朋友在调查中说自己不幸福。

你们要生可以,但你们得写个协议,保证弟弟妹妹出生之前的全部财产都归我。

重庆一对父母想生二胎,跟12岁的儿子商量,没想到得到以上答复。

禁止灌输,保持争议,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1976年,在曾深受纳粹之害的德国,政治教育家齐聚博特斯巴赫,达成了政治教育的最低共识——《博特斯巴赫共识》。这就是该共识包含的三大原则。

鼓励狼性,淘汰小资。

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对“小资”的定义是:有良好背景,英语流利,收入稳定,信奉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追求个人生活的舒适才是全部;“狼性”的定义是:有敏锐的嗅觉,有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善于群体奋斗。此说在业界引起了广泛议论。

小孩的世界是玩具做天空,糖果做大地,游戏当法则,父母是四季。大人的世界是地位做天空,金钱做大地,人际关系当法则,电视是四季。

朱德庸如是说。

公众教育公平感不足

民间教育研究智库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日前公布的“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全国30个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公众对本市教育公平状况的基本判断与未来预期,平均得分是67.6分,距离“让人民满意”程度(80分良好水平及以上)还有明显差距。对比2012年之前的各项调查统计,公众对教育满意度的评价没有出现根本性转变。

该调查以入学机会平等性评价、教育过程公平性感受、教育结果的公正性期待为分类指标,以此对应教育活动过程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调查统计整体情况来看,认为教育公平状况变化不大、对未来没有明确预期的老百姓达到约三成,对彻底治理“择校热”等教育公平难点问题缺乏信心的老百姓占26.7%;公众对小学升初中过程中公办学校择校现象的严重程度评价最低,没有一个城市分值超过60分及格线;幼儿园升小学过程中考试及交赞助费的现象甚至比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更严重。公众对公办中小学办学水平的均衡程度也很不满意。

专家称,公众对教育的期待与实际获得的教育服务之间的落差,加上与各类教育相关的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加,正在加剧公众对教育的不满意程度。

(《文汇报》)

两贫困县超九成学生缺鞋

日前,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状况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因严重缺鞋而有过光脚上学经历的小学生比例分别为22.9%和14.9%。

今年2~3月,中国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状况调查团队在四川省大凉山地区和贵州省毕节地区各选择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县教育局相关人员、学校校长、班主任、村委进行了深度访谈。

调查显示,大凉山地区受访学生中,缺鞋比例为100%,严重缺鞋比例达95.3%,其中,14.9%的学生有光脚上学的经历。贵州省毕节地区受访学生中,缺鞋比例为96.6%,严重缺鞋比例达79.5%,22.9%的学生有光脚上学的经历。这些严重缺鞋的学生通常一年只有一双鞋或两双鞋,更严重的是两年只有一双鞋穿。他们的鞋子有的破了、裂了、开线,有的冬天没有保暖的鞋,脚生冻疮或皲裂。

报告提到,两个贫困县的大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多为山路,最远的需要往返6公里。但是,学生们的鞋子一般是从乡镇集市、小摊或小商店里买的解放鞋或胶鞋,既不保暖,也不防滑。大凉山地区受访学生中,87.3%的学生表示自己最贵的鞋不超过20元,毕节地区受访学生中,这个比例为51.4%,一些学生穿姐姐哥哥的旧鞋,或是家长做的鞋子。

报告还针对小学生上体育课穿鞋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凉山地区受访学生中,只有6.3%能穿运动鞋上体育课,毕节地区受访学生中比例为29.4%,大部分学生只能穿胶鞋、布鞋,甚至拖鞋、凉鞋上体育课。

报告称,缺鞋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缺鞋使学生们活动不方便,遭遇冻伤、扎破、摔倒甚至摔断腿等伤害。有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鞋子不好感到难为情,有学生因为鞋子不好而觉得低人一等。

中国扶贫基金会随即启动了向贫困县小学生捐鞋的活动。

(《新京报》)

朗读是最好的阅读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女士说:“每个人最初的阅读是从倾听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的朗读开始的,而不是用眼睛去閱读文字。最好的文字往往不是诉诸眼睛的,而是诉诸耳朵和心灵。”

大声为孩子朗读,让孩子从小就体验语言的声音魅力,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相对于默读,朗读最适合没有独立阅读能力的学龄前儿童和识字不多的学龄初儿童。孩子在快乐的朗读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注意力,拓展想象空间,更有亲子交流、共同分享的深层情感愉悦,能很好地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为了听起来更容易,在作品选择上要避免那些有太长描述性句子和太长对话的书,而应选择情节推进比较快、动作性强、句子短小精炼的作品。那些有重复性结构、节奏感强、富于韵律的作品,更能体现语言的美感,是不错的朗读材料。

父母选书时,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爱好、年龄段和阅读基础,为孩子朗读他本阶段最需要的书。如果父母的朗读内容不能引起孩子兴趣,要考虑换本书。

为孩子朗读最好以一对一的方式,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里进行。晚上当孩子躺进暖暖的被窝时,家长为他读个故事,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睡前礼物。父母还可以利用孩子吃点心的时间读点东西,用餐时光会变得趣味盎然。

在朗读的方式上,可以是父母绘声绘色地为孩子读,也可以大人读一段,孩子读一段,大人读一页,孩子读一页,增加朗读的趣味和亲子交流。

(《生命时报》)

少用香味文具

散发着奶油、水果等香味的荧光笔、橡皮、圆珠笔等文具颇受学生们喜爱,有的学生作业本甚至也散发着香味,把批改作业的老师熏得头昏脑涨。香味文具对健康有影响吗?

文具能散發香味是因为在加工或图案印刷时加入了添加剂,含有苯、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香烃,在常温下无色,有强烈的芳香气味,但苯有毒,可能会致癌。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甲醛35%~40%的水溶液就是我们熟知的福尔马林。甲醛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后会刺激呼吸道,引起水肿,还能造成眼睛刺痛、头痛,严重的甚至可以引发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局部皮肤坏死。长期吸入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中毒。

学生长期使用这类文具会感到头痛、全身乏力。如果班上学生同时大量使用香味文具,教室里的空气质量也会降低,对学生们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有的学生习惯咬铅笔或用唾液沾湿橡皮,会增加有害物质的摄入,特别是一些劣质文具中含有超标的汞、铅等,进入人体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对肝脏、肾脏以及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因此,香味文具还是少用为好。

(新华网)

世界大学

声誉排行榜出炉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日前发布新一期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京大学和耶鲁大学名列前十。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列第35位和第45位。

《泰晤士报》负责世界大学排名专栏的编辑菲尔贝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近年来科研成果不断增加,全球影响力也在提升,中国对顶尖高校的投入令许多西方高校羡慕。但在提高全球声誉方面,中国高校或许应该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力度,包括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增加外籍教师数量、吸引更多留学生等。”据悉,该声誉排行榜邀请了近1.7万名全球知名学者参与投票。

(新华网)

儿童用药研发和

上市速度将加快

我国已启动新一轮药品注册管理体制改革,日前已发布《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儿童专用药缺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儿童专用药的研发和上市速度,把临床急需的儿童专用药、罕见病专用药和特殊人群专用药纳入优先受理、审评的“绿色通道”。同时,加强对药物临床试验的扶持和伦理学评价、安全性监管。鼓励创新药申报时一并申报儿童剂型和规格。针对儿童特殊疾病、罕见病研究开发的创新药,纳入特殊审批程序;由于我国90%的化学药品是仿制药,对仿制药的儿童用规格和剂型申请,可以优先受理和审评。

《意见》强调,要积极开展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开展针对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的修改工作;针对儿童“给药途径”的特殊性,审评中重点对其剂型、规格、口味依从性、给药装置、辅料等进行审评,确认其是否适合儿童,能否保证儿童的安全。

猜你喜欢
儿童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