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雯
每到周末,香山就会迎来一群骑山地车的人,他们不爱刷公路,只爱在林子里、石头堆、小土坡这等野路子里钻。钻得久了,他们开始按难度给野路子命名,比如“必修望京楼”、“疯狂XC”、“勇者无畏”、“遭报路”等等。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始把这些路串成线,刷出了“香山马拉松”、“香山变态马拉松”等非常规路线……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了推广全山地运动,他们为路线定名,自创山地马拉松、自组联赛;他们来者不拒自编大纲、自办学院,他们用时间证明,坚持和正确的方法,也可以让看似危险的爱好变成靠谱的事!
老中青三代
全山穿帮的“帮主”老刘打从1994年“五羊杯”自行车赛开始接触山地车运动,经历的赛事多如牛毛,曾创造了业余队PK专业队的奇迹,如今已近知天命之年。在老刘玩车的30年里,国内的山地车市场越来越大,但是曾经领军的五羊自行车厂、凯迪、深圳中华、大明等一众品牌却由盛及衰,国外品牌随着开放的东风倒是如春生之草,逐渐占据了市场的大头;品牌与世界接轨了,但是车友们的技术始终没有得到大幅的提升,在山地、速降等国际赛事上依然难觅中国车手的身影。此时,全山穿帮老中青三代正在各自成长、各自凝聚、最终相逢。2013年1月的年会上,老刘把酒,宣布“全山穿帮”俱乐部正式成立,六七桌兄弟姐妹鼓掌欢腾。
从香山穿帮到全山穿帮俱乐部,老刘一行人在一起泡了10年。资格老的如天桥、长利、青蛙、伊万、老毛、叮咚、胡晨、老武、木玛、荒原等,都过了而立之年。问起相识的过程,不外乎是因为山地车,2003年前后,他们在香山的狭路上混成了熟脸,又混成了兄弟。单枪匹马的操练岁月变成了团体作战式的结伴穿山、围炉烤肉。而最早的“香山穿帮”这个名头就是在某次聚会上,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从脑海里抓取出来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同的爱好让这个群体日渐扩大。2009年前后,宝藏、阿仙、粉丝、隆猫等车友也加入了组织。人多了,路线多了,主意也就多了。从一开始讨论装备、路线,到后来酝酿长线穿越、办学院、办联赛,一路成长水到渠成。
在近10年的磨合中,核心成员的队伍也渐渐成形。他们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帮主”老刘路线记忆能力极强,堪称探线的活地图。常与老刘搭配使用的是青蛙,人称GPS。天桥是帮里的“模式化”代表,EXCEL神,大家都戏称“没有天桥,比赛成绩就统计不出来了”。阿仙自从爱上全山地运动后就在香山脚下定了居,开了服务全山地爱好者的“香山驿站”,从此帮中兄弟姐妹修车、聚会都有了固定的地方。新生代核心宝藏和木玛挑梁教学,近年来培养了不少新一代骑手。
唐龙、顽童、跳跳、仙人都是新一代骑手当中的佼佼者。“他们技术和经验都已经有了,胆识也够,一个两米高的石台,我都不敢跳,顽童(15岁)一下就跳下去了,毫发无伤。”今年北京全山地联赛A组冠军粉丝这样评价。20岁的跳跳是颇具潜力的女骑手,在天津上大学,每周都往返于京津之间,就为了赚一个山地穿越的周末,学车整六个月,如今已经开始陆续在女子组比赛中站台领奖了。跳跳戏称他们青春组是“肾上腺素派”,骑的就是“豁得出去”。看着他们骑车的嚯嚯架势,资深的木玛和荒原都只能感叹:我们这些老帮菜已经被拍死在沙滩上啦!
每况愈下的场地和路况
全山穿帮去年发展得很快:四场规模较大的商业赛事、五次车友自测、六次穿越骑行(涉及灵山、小五台、山西太岳山、丙察察等)、三期全山教学,无论是赛事、自测、穿越、还是教学,它们都紧紧拧结成一体,指向同一个目标:推广全山地运动。
“先有教学,提高大家的技术,再有约骑锻炼体能。自测让大家了解不足,联赛则可促进交流验收成果。”宝藏说,山地车越来越普及了,但是有车友不会骑,只能做“山马党”,骑山地车刷马路;有的不懂技术,在野路瞎骑受伤后就把车子束之高阁;还有的想骑想练,却找不到组织,全山穿帮就是想让大家先“不瞎骑”再“骑得高兴”。与越来越好的氛围相比,山地运动的场地和路况却每况愈下。好几条经典路线都因为自然环境或市政规划的原因消失了,比如经典的果园—快活林路线,因为规划中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好取道快活林,原有的碎石、树木都被整洁清新的假山和栈道取代了,十多年的山地缘分就这样画上了句点。每每说起这条路线,车手们的语气里除了惋惜还是惋惜。
尽管如此,全山穿帮也尽可能地多在原有路线上做文章,搬运石块、垒砌碎石这些活都是老刘、宝藏他们经常干的。尤其是自测、赛事路线需要营造技术点、难点的时候,这里多加一块石头,那里的树要修一修,这可都是技术活!
别家大山我来钻
“全山穿帮就是一群喜欢在山里玩的人,在山里就觉得快乐、自由。”木玛说。全山穿帮向来有组织长线山地穿越活动的传统。他们会刻意避开县道、国道、省道,而改走茶马古道、悬崖道,时刻不忘“山地穿越”的基因,渴望着“在每一条羊肠小道上都压上车轮子印”。
2012年十一假期,全山穿帮一行九人前往山西太岳山穿越。太岳山形似绿油油的尖椒,南北直线距离一百余公里,穿越距离二百五十多公里,途经四个县市的原始山区,沿途峰峦叠嶂、沟壑纵横,非常适合山地车穿越。大家骑行于深山峡谷的环抱,取道唐朝皇太子的隐居寺院,感受小村里淳朴热情的民风,一路都充满了欢笑。丙察察进藏穿越亦然。每次穿越,都需要大量严谨的探线功夫。
“探一条好路线必须杜绝‘三不。哪‘三不?不搬车、不探路、不问路!”探线高手青蛙掰着手指头说。
怎样衡量一条路线是否成熟呢?老刘说,成熟的路线每天的骑行时间应该控制在八九个小时,行进不危险,在这样的条件下,确保所处的位置和路况适合骑行。想了想,老刘又补充道:“山地耐力穿越一般都是长途的,需要一段时间的持续穿越,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落脚点,起码要解决第一天的食宿问题,才能坚持下去。”
提起这茬,老刘又回忆起当年灵山穿越的美好故事。当年灵山还无需收费,道路两旁都是大石,从大石头缝里流出的山泉甘冽清甜。当时他们曾借宿于当地的孙姓村长家里,村长好客,打了只野猪回来炒野猪肉招待,炒出来的肉并不好吃,又硬又膻,但是大家都吃光了,走之前把方便面留给了村长。那是属于当年的故事了,现在已经没有那些山泉、野猪,那样的村民就更少了。
但是无论怎样,他们总是相信,山里更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