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图画书阅读在幼儿园感恩教育中的运用

2013-04-29 23:24:05赵媛
科教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图画书运用

赵媛

摘要 图画书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当今社会幼儿感恩意识普遍缺失,面对这种情况,在幼儿园中如何合理运用图画书,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这一点必须引起广大幼儿教师与家长的重视。

关键词 图画书 幼儿园感恩教育 运用

21世纪的今天,图画书以各种方式、源源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陪伴孩子童年的最好的礼物。图画书能有效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审美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和心理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幼儿普遍缺乏感恩意识的时代,亦可以借助具有感恩题材的图画书在幼儿园中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这比单纯的说教与批评效果更佳。孩子的感恩教育要从小抓起。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孩子们在教师的言行指导下,与图画书中人物、角色的互动与交流,体验生命的感动与感恩,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感恩教育的顺利开展。

1 关于图画书的概念界定

图画书一词最初来自英语“picture book”,在日本和中国台湾被称为“绘本”,我国通常称为“图画故事”,也有俗称“连画书”或“小人书”,现常称为“图画书”。在中外众多研究图画书的专家和学者中,对图画书的概念界定被广泛认同并引用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我国的图画书研究者彭懿认为,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

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松居直先生曾将图画书定义为“一种特定的少儿读物形式。在这种读物中,文和图之间有着独特的关系,它以飞跃性的、丰富的表现方法,表现只是文字或只是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即文字和图画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同一个主题”。

由此可知,图画书是图文共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儿童读物,文字和图画具有特殊的关系,文字依赖图画,图画演绎文字,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合作,用文字述说故事,用图画表达情感。经典的图画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的精粹,有的书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深受它的影响。孩子的读物是不受时代限制的,它就是传统的、经典的。

2 图画书在幼儿园中感恩教育中的运用

在众多的儿童图画书作品中,涉及感恩教育题材的读本数量可观,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当今社会,幼儿普遍缺乏感恩,因此幼儿园要合理运用图画书,利用图画书形象的故事、感人的画面、适合儿童阅读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让幼儿在对每一个故事的感动中,学会爱人,懂得谦让,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但是幼儿的感恩教育不是简单的、繁琐的说教,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收到明显效果的课堂教学,它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工程,是幼儿教师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借助具体形象的媒介,加之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努力,对幼儿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记恩、谢恩、报恩以及施恩的道德教育。将契合幼儿心理特点的图画书运用于感恩教育中,正是顺应了时代对幼儿感恩教育的要求。图画书的出现为幼儿感恩教育的顺利开展搭建了崭新的平台,提供了新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视角。幼儿可以从一页一页生动形象的图画,一个一个简单的故事中了解“恩”,体会“恩”,记住所受之“恩”,并付诸实际行动中。在幼儿园中进行感恩教育,至少包括三个方面:感恩意识的习得,感恩情感的培养和感恩言行的训练,将图画书阅读贯穿于这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幼儿的感恩教育。

2.1 图画书运用于幼儿园亲子阅读中幼儿感恩意识的习得

苏联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从小习得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然而从目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感染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优厚待遇,家长重智轻德的教养方式,使现在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娇蛮任性”等不好的脾气性格,亲社会行为极差,感恩意识缺乏。

针对当前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意识,适量地阅读可以增强孩子各方面的知识,幼儿园可以把每周日设为“亲子共读日”。在这一天,幼儿园教师把适合孩子心理特征,同时具备感恩题材的图画书推荐给父母,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阅读。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父母用语言把书中的情感传递给孩子,有助于孩子感恩意识的习得,有利于亲情的连接,让孩子在阅读中感知父母的舐犊情深,并在父母的引导下,由感恩父母的爱延伸到感恩老师和小伙伴的爱。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引导孩子学会向父母感恩是感恩其他社会成员的前提和基础。

优秀的图画书,不仅孩子甚至大人也会不知不觉地被书中温馨的画面和文字感动。走进图画书,你会发现书中每一个细节,一个瞬间都足以打动孩子那敏感的内心,这是习得感恩意识的前提,只有被爱感动,才会因爱感恩。例如,玛格丽特·威尔士·布朗的《逃家小兔》是一本表现浓浓母爱的图画书,适合母亲把孩子拥在怀里共同阅读。故事内容非常简单,只是小兔子和兔妈妈之间简单的对话,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对话却显得温馨有趣,一幅幅的彩色画面把兔妈妈对小兔子无以言表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心生暖意和感动。亲子阅读完之后,妈妈可以和孩子分角色表演,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母爱。又如,宫西达也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表达的是关于父爱的主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表达父母之爱的图画书可以阅读,如《小动物等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永远永远爱你》、《我爸爸》、《我妈妈》、《妈妈心·妈妈树》等等。

2.2 圖画书运用于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感恩情感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感体验比较单一,控制能力有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幼儿阶段培养感恩情感至关重要。教师是儿童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阶段情感能力的发展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或干扰,有很大的依赖性。要让幼儿学会感恩,就是让幼儿懂得爱,懂得去关怀,并向他人传播幸福感,所以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必须在日常的保教活动中有一颗感恩的心。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教师对幼儿表现关爱,对他人的帮助表达感谢时,都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情感。

在幼儿园中进行感恩教育,要求教师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用话语和行动向幼儿传递感恩情感,还要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的培养,这时,为幼儿选择一些既经典又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图画书再适合不过了。感恩主题的图画书,包含着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人、事和物,是对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幼儿在阅读此类图画书时,经常会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故事中的世界,与画面里的角色行为产生共鸣,并在和图画故事书的不断接触中扩展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他们去理解感恩的含义,获得感恩情感的发展。

例如《幸福到了鼻子尖》,书中小熊拥抱着熊妈妈,小老鼠凭借自己的力量爬到一棵很高的树上,小野兔和它的朋友们在一起玩耍,忘记了所有的烦恼。此处,教师通过让孩子分角色表演,在游戏中体验到幸福快乐,是如此简单。在《我会永远伴着你》这个故事中,小鸟有妈妈的陪伴感觉很安全,鼠宝宝们喜欢依偎在一起,小熊在大熊的陪伴下会睡得格外香甜。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把书中的内容传达给孩子,告诉孩子能够给别人带去爱和安全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同时教师在图画书教学过程中,要尝试着引导幼儿识别不同角色的情绪状态,感受角色所经历的情感变化,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关心他人,从他人角度理解事物。如冰波编著的图画书《小熊的阳光》讲述了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雪人为小熊挡住阳光,让小熊在冬天睡了一个好觉。随着春天的到来,雪人却融化了。小熊虽然未见过雪人,但他好想念雪人。最后一页,小熊伏桌画雪人,他身后的绳子上挂满了画好的各种各样的雪人。此处图画的设计与文字叙述相比,呈现出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震撼力。画家匠心独运,小熊为什么要画那么多雪人?雪人又去了哪里?画面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吸引着孩子们走进小熊的情感世界,体验他对雪人的思念和感恩。

2.3 图画书运用于幼儿园中幼儿感恩言行的训练

说一千句漂亮的感恩的话,也不如一个感恩行动来得实际。意识是行动的前提,让幼儿懂得了什么是感恩,还要具体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感恩,逐步养成感恩的好习惯。感恩教育来源于生活,幼儿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把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感恩教育也应该回归生活。为了使感恩成为一种自觉和行为,在幼儿园中要随时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幼儿的谈话、游戏、活动、突发事件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注意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同时养成良好的感恩品德更多地有賴于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职责是要把幼儿生活的点滴事件当作感恩教育的资源,把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当作感恩教育的素材,着力培养他们的感恩习惯和行为。

在幼儿园的感恩教育中,移情训练和角色扮演不失为比较有效的办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两种方法是互相补充、不可分离的,共同促进幼儿感恩言行的训练。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对绘本中故事的分角色表演、情境再现,去理解和分享别人的情绪体验,并使幼儿产生与绘本中人物一致的情感体验,使其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体验会主动去理解,并作出良性反应。

3 小结

幼儿的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本图画书或者一节课就能产生良好效果的功利行为,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使孩子的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在我国,虽然图画书在幼儿园中的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受到图画书熏陶的儿童,思维方式、审美方式、情感发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因此,图画书对幼儿感恩教育的深层价值还有待挖掘,将来势必会产生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季颖,译.长沙:湖南少儿出版社,1997.

[2] 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3] 张燕子.幼儿的图画书阅读特点与家庭的阅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前系,2007.

[4] 吴雅玲.试析绘本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导刊,2011.1.

[5] 张晶.3到6岁幼儿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 王珊.图画书阅读与儿童非智力发展[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

[7] 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8] 吴新梅.幼儿感恩教育初探[J].儿童发展与教育,2006.10.

[9] 陈海燕.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园[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6.

猜你喜欢
图画书运用
第一本图画书
第一本图画书
第一本图画书
图画书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花是一本图画书
读写算(上)(2016年3期)2016-11-07 07:19:34
构建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作用分析
企业现金流量表分析与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集约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