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外阅读中的网络阅读

2013-04-29 22:31:49陈贵陈华尚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网络

陈贵 陈华尚

摘要:

网络阅读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阅读方式主要有在线阅读和下载之后阅读。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益的网络课外阅读,并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网络课外阅读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网络阅读;网络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许多角落,它逐渐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生活即语文”,当语文与网络亲密接触时,课外阅读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中,以它的信息载体的多样化,阅读时间空间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极大兴趣。在信息时代产生的网络阅读,因它具备传统阅读所无法企及的优势而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并且对传统阅读带来巨大的冲击。

目前,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老师和学生获取信息的形式更加丰富,网络以及手机等便携设备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纸质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并迅速抢占阅读市场,这些新兴媒体具有纸质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更新快、费用低、方便携带。

凡事皆有利弊,网络阅读也不可避免的有着令人担忧的一面。如:阅读信息量的增多难免会良莠不齐,有些网络语言不够规范等等。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益的网络课外阅读,并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网络课外阅读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了当前语文教学中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最近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指导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外阅读的体会。

一、网络阅读及其特点

网络阅读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阅读方式主要有在线阅读和下载之后阅读。网络阅读所带来的内容丰富与种种便利使广大读者受益匪浅,但其中存在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阅读环境的污染。网络阅读环境污染包括信息泛滥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信息重复、失实和误导;另外,网上信息的发布并无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内容也未经过严格的筛选与过滤,虚假低劣信息泛滥,一些低级趣味,色情、暴力等内容充斥,使自控能力有限的学生受到误导,甚至不能自拔,误入歧途。第二,内容浅薄,缺乏深刻性。电子媒体的快捷报道和海量信息,使之自然不能像传统读本那样,字斟句酌,严谨有加。

目前,网络上可供阅读的内容许多是重数量而不重质量,重在夺人眼球不重发人深省。观点、评论,通常只有广泛性,缺乏深刻性,缺乏令人深深为之折服的力度。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娱乐性较强,内容布局上显得琳琅满目,视觉上“乱花渐欲迷人眼”,使得阅读只是浮光掠影,一闪而过,没有永久的回味和深入的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辨能力被削弱。

二、提高学生合理运用网络媒体的能力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处在一个微妙的时期,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和窥探欲,社会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使他们并不能完全成为独立、合格的把关人,而网络媒介的发展又过早地把把关人的权责下放给了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利用好网络,就需要他们对网络媒介的传播规律、特点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的一系列优点,更好地了解世界、获取信息、吸收知识、沟通他人、放松娱乐,也要知晓网络媒介的一些局限性,应该认识到在网络上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并做到自觉地回避。

同时,清楚地辨析网络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区别,更均衡、更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为了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学生在上网之前,应预先明确自己阅读的目标和搜索信息的大概思路,不随意上目标之外的网站,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对于网络上的内容,更不能全盘接受,因为网站上内容的严谨性、准确性远远比不上传统图书。

三、如何做好网络阅读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阅读计划

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堂阅读的补充,在课外阅读中利用网络阅读可以更加自由的补充学生的阅读知识。有良好地阅读计划,不能漫无目的的去读。比如在某个阶段对老师所讲述的某些知识有所陌生,那么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寻找相关方面的知识来补充。自己的哪些知识薄弱,也可以在某段时间内制定这方面的计划,加强阅读需求,巩固欠缺的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网络阅读,充分发挥网絡阅读的积极作用。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基础,指导学生的阅读内容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是颠簸不破的教育真理,学生的整体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尽管经过了从小的语文学习有所提高,但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是相当大的。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注意不要好高骛远,也要指导学生切忌贪多嚼不烂的倾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网络书库,循序渐进的有层次地进行网络阅读,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力争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收到最好的阅读效果。同时作为课内阅读的有益补充,教师也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阅读素材,经常性地补充一些课内延伸阅读,来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三)指导学生做好阅读总结

再广泛的阅读,没有总结没有经验的吸取,那么只能是资源的浪费,时间的消磨。阅读是需要有心得体会的,网络阅读同样不会例外。所以,在文本阅读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论坛上整理阅读心得,撰写阅读体会。然后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阅读评论,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辨析,以发现自己的独特的阅读视角和阅读感受,也能弥补一些自己的不足之处,更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建英.论网络时代的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J],怀化学院学报,2008(10):158-160

[2]网络阅读:未成年人阅读的一把双刃剑.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北京市未成年人网络阅读状况课题组”.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11-2

[3]戴文红,论网络时代新阅读文化的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09(10):46-50

【作者单位:泌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网络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5:38:26
抚州市广播电视台非编制作系统网络探究
现代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7:51
基于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负效应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14:41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网络营销探讨—以故宫为例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